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作东

作品数:28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老年
  • 7篇细胞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5篇缺血
  • 4篇短暂性
  • 4篇短暂性脑缺血
  • 4篇短暂性脑缺血...
  • 4篇脑缺血
  • 4篇脑缺血发作
  • 4篇巨噬细胞
  • 4篇老年短暂性脑...
  • 3篇血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综合征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骨质疏松症
  • 3篇病患

机构

  • 28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沈阳市第六人...

作者

  • 28篇潘作东
  • 14篇何平
  • 11篇杨艳敏
  • 8篇李乃静
  • 6篇李慧
  • 5篇彭扬
  • 4篇刘英敏
  • 3篇李莉
  • 3篇张咏言
  • 3篇李书琴
  • 3篇吴宝刚
  • 3篇田力
  • 3篇韩萍
  • 2篇张毅
  • 2篇崔少千
  • 2篇卢雁
  • 2篇张锦
  • 2篇王佳贺
  • 2篇何冰
  • 2篇白雪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辽宁药物与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疏康冲剂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观察中药骨疏康冲剂 (简称骨疏康 )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及机理。方法 :随机选择骨密度 (BMD)低于同性别峰值骨量 1个标准差且不伴合并症 ,未经防治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197例 ;其中女性 176例 ,自然绝经 1年以上 ;男性 2 1例 ,70岁以上。女性按本人自愿分为 3组 ,观察组 10 1例 ,口服骨疏康 ,每次 1袋 ( 12 g) ,每日 3次 ,并服用碳酸钙 ,每次 30 0mg ,每日 2次 ,连续 6个月 ;单钙组 2 3例 ,单服等量钙剂 ;空白对照组 (简称空白组 ) 52例 ,不服药物 ,用以观察骨量自然下降情况 ;男性均为观察组 ,服药同女性观察组。各组用药前、治疗 6个月后检测L2~ 4 BMD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 (女、男 )治疗 6个月后BMD下降减缓 ,且较治疗前有增加 ,女性观察组有效率为 91 1% ,平均BMD增加 3 1% ;男性观察组有效率为 95 2 % ,平均BMD增加 3 9% ;单钙组及空白组BMD均下降 ( 1 8% )。观察组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TRAP)明显下降 ,雌二醇、睾酮明显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单钙组治疗后TRAP下降 ,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骨疏康有增加性 (雌、雄 )激素、抑制骨吸收 ,减缓骨量丢失 ,增加BMD的作用 ,能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本药还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
李书琴裴著果刘英敏刚丕寰潘丽丽蒋淑媛曲陆荣潘作东张云岐崔少千李莉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性激素中医药疗法骨疏康冲剂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浓度变化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68例——EDM组,非老年糖尿病58例——NEDM组)及88例健康对照者(老年对照46例——EC组,非老年对照42例——NEC组)的血压、血清瘦素、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EC组血清瘦素水平较NEC组降低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EDM与NEDM组和E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尿酸在EC、NEDM、EDM组与瘦素独立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无降低趋势且与老年健康对照者差异无显著性,血清瘦素与尿酸水平不依赖于其他因素独立相关,说明血清瘦素与血尿酸一样可能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彭扬李慧杨艳敏潘作东何平
关键词:瘦素尿酸2型糖尿病老年代谢综合征
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杆菌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生物被膜(BF)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改进的平板培养法建立肺炎克雷伯杆菌BF模型,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AmpC酶。结果:浮游肺炎克雷伯杆菌单产AmpC酶,单产ESBLs酶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为2.5%(1/40)、20.0%(8/40)、2.5%(1/40);BF肺炎克雷伯杆菌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为20.0%(8/40)、45.0%(18/40)、22.5%(9/40)。对浮游组和BF组的检出率两两分别进行χ2检验,BF组各酶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浮游组各酶的检出率(P<0.05)。产酶BF肺炎克雷伯杆菌对8种抗生素(除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外)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BF的形成和产生ESBL及AmpC酶的协同作用是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乃静李岩潘作东何平李胜岐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生物被膜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
文迪雅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潘作东刘英敏
关键词:文迪雅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对静脉输注脂肪乳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造成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多不饱和脂肪酸)+肝素(NC)7h,并在输注的最后2h,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实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观察脂肪酸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GU)和肝葡萄糖生成(HGP)能力的影响,及罗格列酮3mg/kg·d-1或二甲双胍300mg/kg·d-1提前灌胃的保护作用。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结果在基础输注状态,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FFA增加0.5~1.7倍(P<0.01),血糖轻度增高(P<0.01),胰岛素增加0.8倍、脂联素则有所下降(P<0.01)。在高胰岛素钳夹实验中,脂肪乳组比生理盐水组FFA增加了2~3倍(P<0.01);HGP增加了1·2倍(P<0.01);但低于基础状态的FFA。生理盐水组GU比其相应基础状态增加了3.3倍(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GU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稳态输入胰岛素水平相同,维持相同的稳态血糖所需的GIR,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GIR明显下降达51.3%(P<0.01)。与脂肪乳组比较,二甲双胍组GIR增加了58.9%(P<0.01)。罗格列酮组GIR增加了149.6%(P<0.01),且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浆脂肪酸短期升高能引起大鼠肝脏和外周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可显著改善血浆脂肪酸短期升高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潘作东卢雁何冰张咏言韩萍
关键词:脂肪酸胰岛素抵抗
降糖冲剂Ⅰ号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
糖尿病是一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上升趋势,预计2000年国内糖尿病人数将超过2000万,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花费逐年增高.所以,寻找一种更有效的降糖药物已成为医药界普遍重视的问题之一....
潘作东
关键词:实验性糖尿病四氧嘧啶糖尿病
文献传递
葡萄糖及胰岛素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BⅠ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和(或)胰岛素处理U937巨噬细胞,研究其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SR) BⅠ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生理水平胰岛素促进巨噬细胞SR-BⅠ蛋白表达,而胰岛素浓度达到100μU/ml以上时,SR-BⅠ表达反而下降。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对SR-BⅠ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葡萄糖与胰岛素水平同时升高对巨噬细胞SR-BⅠ明显的下调作用也许与代谢综合征同时存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发展迅速有关。
彭扬张锦李慧李莉孟馨杨艳敏潘作东何平
关键词:葡萄糖胰岛素巨噬细胞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的变化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 (IHD)发病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IH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IHD组血尿酸为 (46 2 38± 17 34) μmol/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370 2 4± 16 4 8) μmol/L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血尿酸增高与IHD发病密切相关 。
何平李乃静潘作东吴宝刚李立新
关键词:血尿酸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损害
IFNγ联合TRAIL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IFNγ(γ-干扰素)对TRAI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MS-KCNR(KCNR)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IFNγ作用前后KCNR细胞Caspase8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IFNγ、TRAIL、IFNγ+TRAIL及IFNγ+Caspase8抑制剂(zIETD-FMK)+TRAIL对KCNR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应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8相对活性。结果KCNR细胞不表达Caspase8,IFNγ作用48h后的KCNR细胞Caspase8表达明显增加;KCNR细胞对TRAIL不敏感,IFNγ诱导表达Caspase8的KCNR细胞对TRAIL敏感;IFNγ+TRAIL组Caspase8相对活性明显高于TRAIL组及抑制剂组;zI-ETD-FMK能阻断Caspase8的活化而抑制TRAIL对KCNR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IFNγ通过诱导Caspase8表达而逆转KCNR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耐受。
杨艳敏佟海侠潘作东吴宝刚胡莹张锦华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脱噬作用
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生物被膜菌与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及生物被膜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61例72~102岁老年膀胱造瘘患者的导管,导管拔出后运用超声震荡使导管表面生物被膜完全脱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管壁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情况;对导管内定置细菌进行培养鉴定并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结果膀胱造瘘管培养的致病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34.4%)、铜绿假单胞菌(23.0%)、粪肠球菌(18.0%)、阴沟肠杆菌(16.4%)、表皮葡萄球菌(6.6%)、肺炎克雷白杆菌(3.3%)等,生物被膜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浮游菌(P<0.05)。结论生物被膜的形成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老年膀胱造瘘患者难治性尿路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李乃静白雪潘作东何平
关键词:膀胱造瘘生物被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