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筱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小儿
  • 5篇动脉
  • 4篇儿童
  • 3篇心肌
  • 3篇免疫
  • 3篇介入
  • 3篇川崎
  • 3篇川崎病
  • 2篇动脉导管
  • 2篇端脑
  • 2篇心肌炎
  • 2篇肾损
  • 2篇肾损害
  • 2篇同工酶
  • 2篇紫癜
  • 2篇紫癜肾
  • 2篇利钠
  • 2篇利钠肽
  • 2篇脑利钠肽
  • 2篇脑利钠肽前体

机构

  • 19篇临沂市人民医...
  • 4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篇潘筱
  • 9篇孙胜涛
  • 7篇张庆彪
  • 5篇刘文龙
  • 5篇马云霞
  • 4篇徐益群
  • 3篇王懿林
  • 3篇李银凤
  • 2篇石军
  • 2篇赵洪祥
  • 1篇李梅
  • 1篇王一林
  • 1篇马爱勤
  • 1篇薄辉
  • 1篇颜晓菊
  • 1篇刘红
  • 1篇姜淑荣
  • 1篇徐同芬
  • 1篇李水清
  • 1篇阳冠明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肾康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保肾康对尿微量白蛋白 (mALB)、尿转铁蛋白 (TRF)、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影响与预防紫癜性肾炎的价值。方法  88例过敏性紫癜分为一般治疗组和保肾康治疗组 ,定期观察尿上述四项蛋白与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治疗 3个月时 ,对照组与治疗组尿mALB、TRF、β2 M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1)。治疗 6个月时对照组与治疗组尿mALB、TRF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1)。治疗 3、6个月时尿常规异常人数具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保肾康可缩短尿mALB、TRF、β2 MG升高的时间 。
徐益群王懿林石军潘筱
关键词:保肾康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尿微量蛋白尿转铁蛋白
CRP、ESR及NT-proBNP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内二病区收治的84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评估CAL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CAL组(17例)和无CAL组(67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RP、ESR、NT-proBNP等的差异。结果在84例川崎病患儿中,有17例发生CAL,占20.2%;67例未发生CAL,占79.8%。两组患儿的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杨梅舌、手足硬肿临床表现分布,以及白细胞计数、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的皮疹发生率、发热时间及CRP和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t=-2.813、t=-2.540、Z=-4.570,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水平CRP和NT-proBNP为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RP:OR=1.020,95%CI:1.000~1.040,P=0.047;NT-proBNP:OR=1.001,95%CI:1.000~1.001,P=0.018)。CRP、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860;其界值分别为65.9mg/L和595.1pg/mL;敏感度分别为52.9%和100.0%;特异度分别为22.4%和68.6%。结论CRP、NT-proBNP是CAL的独立危险因素,且NT-proBNP可以更有效地预测CAL的发生。
薛秋雨潘筱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C-反应蛋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对比经导管介入与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与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对比2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经导管介入治疗的PDA 患儿175例(导管介入组),年龄3个月~14岁,使用介入器材除弹簧圈外,均为国产封堵器。与同期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外科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患儿157例(小切口组,年龄5个月 ~14岁,使用的封堵器与导管介入组相同)比较,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导管介入组175例患儿中,介入成功171例,技术总成功率为97.71% ,无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7% ;经胸小切口组157例患儿中,封堵成功137例,技术总成功率87.26% ,死亡1例,出现并发症2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8 % 。导管介入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小切口组(χ^2=8.05,P 〈0.01);导管介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χ^2=13.48,P 〈0.01);且导管介入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0.021±0.007)L比(0.088±0.027)L、(36.81 ± 7.19)min比(88.65 ±27.92)min、(4.16 ±0.45)d比(10.68 ±2.38)d、(27943.6±2754.1)元比(35037.4±8659.2)元],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3、22.19、33.44、18.47,P均〈0.01)。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PDA并发症少,疗效高,明显优于经胸小切口封堵术,是小儿PDA首选的治疗方法。
潘筱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小切口
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免疫功能变化研究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维生素A水平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在该院儿科门诊确诊的7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7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对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和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和可疑SVAD儿童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儿童CD3^+绝对数、CD4+绝对数和百分数、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D8+绝对数和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白细胞分化抗原百分数为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外周血INF-γ和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和IL-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并存在有较高的SVAD和可疑SVAD发生率。同时伴有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或降低,表现为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失衡。
潘筱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
急性良性肌炎误诊病毒性心肌炎26例临床分析
2022年
2021年1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了26例急性良性肌炎(acute benign myositis,ABM)患儿,在当地乡镇卫生院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急来我院住院治疗,现将26例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分析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收治26例急性良性肌炎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值。结果 26例患儿均有发热,双侧小腿疼痛、不愿行走、腓肠肌握痛,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明显升高,下肢疼痛恢复时间(2.65±1.76)天,治疗1周后复查CK有24例恢复正常,CKMB有23例恢复至正常。结论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由于CK和CKMB明显升高,容易误诊为重症心肌炎,建议化验心肌酶时同时化验肌钙蛋白T或I,同时完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孙胜涛潘筱马云霞张庆彪刘文龙
关键词:急性良性肌炎病毒性心肌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儿童
一氧化氮对胎兔动脉导管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体系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H2S、NO对早产胎兔动脉导管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探索动脉导管开放与关闭的病理生理机制、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全面认识动脉导管的开放与关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孕21d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及三个处理组,处理组待孕龄23d和25d时分别腹腔注射以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前体-硝普钠,待孕龄26d时解剖孕兔取胎兔,胎兔心脏取血1mL后立即解剖胎兔取动脉导管组织,进行实验。结果随着注射硝普钠浓度的增加,胎兔血浆中硫化氢含量、动脉导管组织CSEmRNA表达量均逐渐随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相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兔血浆中有H2S存在,早产兔动脉导管组织中存在CSEmRNA表达;给孕兔注射不同剂量硝普钠(在一定范围内)对早产兔动脉导管中H2S/CSE体系具有浓度依赖性促进作用。
潘筱刘文龙高芹玲
关键词:动脉导管一氧化氮硫化氢
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内科二病区2017年3-12月住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50例,缺损范围3~10mm。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h、24h、3d、5d抽取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CKMB水平。结果患儿术前cTnT及CK-MB均处于正常范围,二者数值高峰均出现于术后6h,CK-MB、cTnT分别于术后24h、5d恢复正常;CK-MB、cTnT水平在术后6h呈正相关,患儿不同时间点血清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介入封堵治疗可引起血清cTnT及CK-MB水平升高并引起心肌可逆性微损伤;在评估介入治疗造成的心肌损伤中,单纯CK-MB水平的小范围变化并不能做出确切诊断。
李明柱孙胜涛刘文龙张庆彪高芹玲马云霞刘海滨潘筱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我院于2008~2018年10年间小儿心脏科确诊的14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同期选择轻型心肌炎患儿14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数值。结果暴发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NT-proBNP与暴发性心肌炎恢复期、轻型心肌炎组、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心肌炎组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可以作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的指标。
孙胜涛李银凤马云霞高芹玲张庆彪刘文龙刘海滨潘筱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儿童
婴儿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其与麻疹IgG抗体浓度的关系。方法采取对婴儿照料者进行24h膳食回顾调查和2日膳食记录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入选婴儿连续72 h进食的食物及数量。采用NCCW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维生素A的平均摄入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浓度,ELISA法测定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入选婴儿仅19.7%维生素A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80%;维生素A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7.2%;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可疑SVAD及正常对照者之间麻疹IgG抗体平均几何均数滴度倒数(GMRT)对数值有统计学差异(F=33.77,P=0.000),血清维生素A浓度与麻疹IgG抗体GMRT存在正相关(r=0.560,P=0.000)。结论血清维生素A可能与麻疹IgG抗体有效保护水平的维持有一定关系。
马爱勤潘筱李光彩季永芳石庆香汪之顼沈遥
关键词:婴儿维生素A麻疹疫苗免疫应答
儿童卵圆孔未闭介入治疗21例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儿童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表现及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卵圆孔未闭接受介入治疗的21例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结果21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右心室内径、右心房左右径及右心房前后径较介入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9例偏头痛患儿有7例症状消失,6例胸闷心悸患儿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介入治疗儿童卵圆孔未闭的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操作技术易于推广,值得临床推荐。
孙胜涛李银凤马云霞高芹玲张庆彪刘文龙刘海滨潘筱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介入治疗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