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作兴

作品数:40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肿瘤
  • 11篇晚期
  • 11篇细胞
  • 9篇疗效
  • 9篇淋巴
  • 8篇腺癌
  • 8篇化疗
  • 7篇腺肿瘤
  • 6篇胰腺
  • 6篇淋巴瘤
  • 5篇胰腺癌
  • 5篇胰腺肿瘤
  • 5篇联合化疗
  • 5篇疗法
  • 4篇乳腺
  • 4篇联合化疗治疗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近期疗效
  • 4篇抗肿瘤
  • 4篇化疗治疗

机构

  • 38篇山东省肿瘤医...
  • 9篇济南大学
  • 4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9篇牛作兴
  • 10篇刘波
  • 9篇田禾
  • 8篇李胜
  • 7篇韩淑梅
  • 5篇张锡芹
  • 4篇李长征
  • 4篇赵荣荣
  • 4篇于法常
  • 4篇盛立军
  • 4篇刘蒲香
  • 3篇宋恕平
  • 3篇杨锡贵
  • 3篇张国栋
  • 3篇郭珺
  • 2篇王明玉
  • 2篇陈黎
  • 2篇高玉环
  • 2篇李薇
  • 2篇欧阳学农

传媒

  • 11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山东医药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肿瘤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齐鲁肿瘤杂志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化学治疗体表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1993年
采用电化学疗法治疗27例体表恶性肿瘤,共包括33个瘤体,其中位于头颈部者27个,胸背部5个,足背部1个。治疗电压为6.5伏,电流70~80毫安。全组有效率57.6%,瘤体小于6cm者可达92.9%。癌性疼痛有明显缓解。治疗后创面不需应用抗生素,不发生感染,均能愈合。该疗法作为一种治癌新方法,疗效可靠,简便易行,值得重视和推广。
王哲海陈黎张保轩周登峰牛作兴张燕
关键词:电化学治疗肿瘤
重组TRAIL蛋白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吉西他滨的干预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蛋白的抗胰腺癌作用及吉西他滨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TRAIL和(或)吉西他滨处理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并分为TRAIL组、吉西他们滨组、联合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生长抑制率(I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eo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mac/DIABLO、Caspase-3表达。结果TRAIL组、吉西他滨组及联合组均出现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联合组IR、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TRAIL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SW1990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其与吉西他滨联用可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王琦王长亮崔凯牛作兴田禾周武元李胜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吉西他滨
成人原发性纵隔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13年
0引言 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相对较低,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于多种组织器官,其中90%发生于皮肤,另外10%发生于眼球的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口腔、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的黏膜,
赵荣荣韩东牛作兴刘波
关键词:纵隔黑色素瘤
PCMF与CAF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1997年
我院从1994年到1995年12月,用PCMF和CAF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48例,效果满意。PCMF方案的有效率为66.7%(16/24),其中CR为29.2%(7/24),PR为37.5%(9/24)。CAF方案的有效率为58.3%(14/24),其中CR为20.8%(5/24),PR为37.5%(9/24)。两种方案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7和8个月,两种方案相近。
刘蒲香王明玉宋丽华张锡芹牛作兴张品良李长征田禾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CAF方案
PMB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附74例报告)
1996年
我院从1992年1月~1995年12月对74例鼻咽癌(NPC)放疗后转移或复发的病人,用PMB方案联合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完全缓解(CR)29例(39.19%),部分缓解(PR)31例(41.89%),稳定(S)5例(6.94%),进展(P)7例(9.72%)。有效率(RR)为81.08%(60/74)。
刘蒲香王明玉张晓春宋丽华张锡芹牛作兴张品良李长征田禾
关键词:鼻咽癌联合化疗NPC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16例晚期肝癌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 (健择 )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相关症状的改善。方法 :吉西他滨 1 0 0 0~ 1 2 50mg m2 ,平均使用剂量 1 1 2 0mg m2 ,静脉滴注 30分钟 ,第 1 ,8天 ,顺铂 2 5mg m2 ,静脉滴注 ,第1~ 3天 ,2 1天为 1周期 ,至少完成 2周期评价。结果 :1 6例患者中无CR患者 ,PR 4例 (2 5 % ) ,MR 6例 (37 5 % ) ,SD4例 (2 5 % ) ,PD 2例 (1 2 .5 % ) ,总有效率 2 5 % ,临床获益患者 (CR +PR +MR +SD) 1 4例 ,占 87.5 %。疾病相关症状改善 (DRSI) :1、2周期化疗结束后分别为 31 .3 % (5 1 6)和 68.8% (1 1 1 6)。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 ,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中白细胞减少占周期数的 1 5 .4% ,血红蛋白减少占 1 2 .8% ,血小板减少占 2 5 .6 % ;血小板最低值中位时间为化疗第 1 5天 ,不行任何治疗中位恢复时间为 1 0天 ,无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非血液毒性轻微。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肝癌具有较好的客观有效率 ,毒副反应能耐受 ,尤其是疾病相关症状改善率高 。
盛立军宋恕平牛作兴李长征郭珺刘波
关键词:肝肿瘤晚期肝癌药物治疗吉西他滨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中Tiaml及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Tiaml及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监测肿瘤转移能力提供有效因子.结论:①区域淋巴结阳性病人原发灶nm23H<,1>表达降低,且nm23H<,1>低表达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提示nm2...
牛作兴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耐药转移性乳腺癌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为了评估吉西他滨(GEM)和卡培他滨(CAP)3周联合化疗方案在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毒性,对56例既往用过蒽环类和紫杉类的MBC患者给予GEM1000mg/m2,静脉滴入30min,d1、d8;CAP2000mg/m2,分2次口服,d1~d14,每3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评估毒性,至少用过2个周期的患者评估疗效。结果:56例患者共完成196个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数为3.5个周期。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18例,进展12例,有效率为46.4%(26/56)。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初步研究结果提示,GEM和CAP联合化疗方案在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MBC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都可耐受。
张锡芹刘志芳牛作兴田禾韩淑梅
关键词:吉西他滨卡培他滨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诊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回顾和总结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诊断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39年首次报告该病至2013-06-30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关于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病例报告和疾病分析的文献。排除标准:肺原发平滑肌瘤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和血管平滑肌瘤病。符合分析的文献34篇。结果 PBML是临床罕见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的肺部,常发生于子宫肌瘤术后。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相互交叉成束状排列的高分化平滑肌,缺乏核分裂像,特殊染色细胞质内有纵行的肌丝,肺部转移瘤可形成腺体样腔隙。缺乏特异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确诊困难,通常依靠影像学结合病理检查确诊。多数预后较好,目前尚没有标准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及激素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结论临床上遇到育龄期女性、有子宫肌瘤病史且肺内出现结节或弥漫性病变,需考虑PBML可能。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张国栋刘波于法常牛作兴
关键词: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肺肿瘤发病机制病理学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方案采用移植前化疗敏感方案,如CHOP、DICE和ESHAP,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等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处理则采用BEAC(BCNU、VP-16、Ara-C和CTX)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造血干细胞数,CD34+平均为2.7×108kg-1。移植后所有患者均恢复造血并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移植后8例CR,3例PR。先后有2例进展(复发),其中1例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24.6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84.6%。结论:AHSCT是一种有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方法,安全性好,但对于高危患者仍需探讨新的方法。
倪淑琴田禾牛作兴毕文刘新元王云张健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综合疗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