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飞 作品数:21 被引量:1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简化变电站导线仿真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化变电站导线仿真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得变电站导线材料弹性模量、股线直径及根数;计算变电站导线最大截面惯性矩及最小截面惯性矩;判断变电站导线是否为扩径导线,若是,则变电站导线内径不变,根据最大截面惯... 信珂 王乐天 李颖瑾 黄萍 陈博 王军飞 谢云岩 王慧慧 咸秀超 姜晓辉 薛嘉辰 魏旭章 李观阳 李秉政550kV GIS设备抗低温措施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GIS设备以其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结合±800 kV锡盟换流站中550 kV GIS设备选型,针对换流站站址区域的极限低温(-42.4℃),对国内4家GIS厂家的设备参数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50 kV GIS设备的抗低温措施,并归纳总结GIS最重要的电气元件断路器的伴热带功率计算方法,保证低温条件下GIS的安全可靠运行。 王军飞 姜晨曦 张黎 郝洪震 龙淼关键词:KV GIS 一种带导光管系统的屋顶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导光管系统的屋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地下变电站采光能力差、几乎没有采光的问题,能够实现对地下变电站的采光,达到节能环保、延长照明设备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带导光管系统的屋顶结构,包括... 杨战光 李颖瑾 王军飞 张光明 赵斌 龙淼 张黎 魏旭章 李观阳 潘霄 冯宝玥文献传递 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感应电压电流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感应电压电流预测方法及系统,获取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参数,至少包括:输送容量、线路长度、土壤电阻率和杆塔间距;根据获取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参数以及预训练的岭回归模型,得到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值;其... 王乐天 李颖瑾 张黎 黄萍 翟彬 龙淼 周志勇 陈博 王军飞 咸秀超 赵斌 姜晓辉 孙志冰 李观阳 薛嘉辰 刘振 姜伟豪滚球法在换流站防雷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直流输电工程以其自身线路损耗小、造价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换流站各部分不同的防雷标准,结合±660 kV宁东直流输电工程中青岛换流站的防雷保护计算,总结归纳了滚球法的定义和各种情况下保护范围的计算公式,尤其通过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得出三角形避雷线保护范围的计算公式,完善了避雷线在换流站防雷保护中的应用。 王军飞 李颖瑾 孙丰利关键词:换流站 防雷 滚球法 一种含GIL结构的GIS变电站VFTO水平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运变电站改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GIL结构的GIS变电站VFTO水平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GIS变电站中的设备参数结合GIL结构的导体和外壳尺寸,建立变电站计算模型;选取电弧弧道电阻;选定仿真步长,... 姜晓晖 黄萍 周志勇 陈博 李颖瑾 王军飞 王乐天 谢云岩 赵斌 龙淼 魏旭章 王宣霖 李观阳 孙志冰 李秉政基于模态分析的多并网逆变器谐波谐振判定方法及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多并网逆变器谐波谐振判定方法及系统,其属于多并网逆变器谐波谐振判定技术领域,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多并网逆变器等效模型获得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基于所述系统节点导纳矩阵,采用模态分析法获得系统模态... 李颖瑾 王军飞 李晓庆 薛嘉辰 王涛 王乐天 李秉政 赵斌 王宣霖 姜晓晖 魏旭章 张黎 龙淼 芦海波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风电场的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近年来,风力发电以其自身清洁性、可再生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目前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型式,分别介绍MCR型、TCR型和SVG型三种动态无功补偿方式的原理,并且通过占地面积、响应速度、损耗、噪声及后期维护等性能指标来论述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特点。对比表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造价不断降低,SVG在风电场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毛戈 王文莉 王军飞 李宁关键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场 无功补偿方式 TCR型 可再生性 占地面积 阻容负载整流电路的谐波分析 2009年 建立了阻容负载整流电路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对阻容负载整流电路产生的谐波进行了定量计算,通过推导直流侧电流的计算公式,最终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得出各次谐波含量计算公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中的电力系统模块SimPower Systems Blockset建立了该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阻容负载整流电路的谐波污染非常严重。 王军飞 孙丰利 李丽关键词:谐波 阻容负载 MATLAB 基于CDEGS和ANSYS的直流接地极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UHVDC工程建设之前,相关设计单位运用CDEGS进行了大地电位升的模拟仿真计算,工程投运后,接地极入地电流对极址附近变电站变压器的影响很大,其原因与极址大地电阻率模型建立不准确和地表电位分布计算不够精确有关。分析了直流输电接地极对周围地表电位造成的影响,并对直流输电接地极电流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导。参考陕北换流站接地极工程中陕北接地极大地电磁测深(MT)法实测大地分层电阻率数据,建立的6层大地土壤模型,应用CDEGS软件和ANSYS软件,分别计算了接地极方圆0~100 km范围内大地电位升分布,重点对2种方案计算结果中0~50 km范围的大地电位分布结果进行了比对,计算结果表明,ANSYS计算结果数值上均略小于CDEGS计算结果,相差约0.6 V。2种方案计算结果均可对现场单极运行调试提供参考。 王乐天 陈博 王军飞 郝洪震 马成廉 赵书健 孙黎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接地极 CDEGS ANS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