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凌宇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手术
  • 2篇再造术
  • 2篇乳房
  • 2篇乳房再造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皮瓣
  • 2篇缺损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1篇带蒂
  • 1篇胸大肌
  • 1篇胸大肌后间隙
  • 1篇修复缺损
  • 1篇支架置入
  • 1篇置入
  • 1篇乳房缺损
  • 1篇乳房再造术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栾杰
  • 6篇王凌宇
  • 5篇刘晨
  • 5篇穆大力
  • 5篇牛兆河
  • 4篇王盛
  • 4篇穆兰花
  • 3篇尤建军
  • 3篇郑一华
  • 2篇宣立学
  • 2篇李魏
  • 2篇张保宁
  • 1篇赵春英
  • 1篇史庭春
  • 1篇张仁吉
  • 1篇王先明
  • 1篇荣永婴
  • 1篇范飞
  • 1篇李巍

传媒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uper-charged带蒂TRAM皮瓣乳房再造一例
2007年
患者女,43岁。8年前,因左乳肿物曾行纤维腺瘤切除术,术后4年,因左乳瘢痕增大变硬行左侧乳房切除术,病理示黏液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未行放射及化疗。检查:一般状况好,无手术禁忌证。患侧乳房缺损,无锁骨下凹陷,腋前襞丰满,胸大肌发育正常。对侧乳房基本正常,体积不大。入院诊断:手术后左侧乳房缺失。治疗过程:患者在全麻下行Super-charged TRAM皮瓣左侧乳房再造术。术中形成以右侧为肌蒂的TRAM皮瓣,同时尽可能长地留取右侧腹壁下动静脉系统备用,左侧腹壁下动静脉予以结扎。
郑一华穆兰花栾杰穆大力刘晨王凌宇牛兆河
关键词: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带蒂乳房缺损手术禁忌证
乳腺肿瘤术后即刻修复与重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减少女性乳腺肿瘤术后局部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2003年以来,我们多中心课题组通力合作,对2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术后即刻修复与再造(其中良性肿瘤6例,囊性肉瘤1例,乳腺癌16例),分别采用水平双蒂巨乳缩小方法、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乳房假体植入、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手术前后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比较住院时间及费用;观察对辅助治疗及复发的影响。结果:23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修复,除1例术后吻合口出现静脉栓塞外,余皮瓣全部成活,形态满意。随访2~18个月,无腹部薄弱或腹壁疝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显示较强的自信,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结论:乳腺肿瘤术后即刻修复与再造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适应症为良性乳腺肿瘤及有强烈乳房再造要求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Ⅲ期以上乳腺癌患者,可权衡病人的全身状况,不是绝对禁忌症。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方法进行乳房再造。
穆兰花栾杰李魏郑一华穆大力刘晨王凌宇牛兆河王盛尤建军张保宁宣立学荣永婴王先明赵春英李贵轩
关键词:乳腺肿瘤手术
保乳术后乳房部分缺损的修复被引量:8
2006年
穆兰花栾杰李魏王盛郑一华刘晨穆大力王凌宇牛兆河尤建军张保宁宣立学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乳手术修复缺损
隆乳术后体像障碍致双上肢活动障碍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刘晨栾杰牛兆河王盛穆大力王凌宇李巍
关键词:隆乳术后双上肢体像障碍胸大肌后间隙进行性加重
应用腹部皮瓣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的处理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皮瓣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5年2月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24例,共处理供区并发症7例。结果:本组出现供区并发症者7例,经积极处理后均得到治愈,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主要为伤口脂肪液化、切口边缘皮肤部分坏死及腹壁膨隆,经过相应处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穆大力栾杰穆兰花范飞尤建军王盛刘晨牛兆河王凌宇
关键词:腹部皮瓣乳房再造并发症
个性化人工耳支架置入体的数字化制备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具有患者外耳形态特点的个性化人工耳廓置入体,并探讨其应用于外耳再造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重构患者耳廓三维立体模型,设计支撑结构、引流结构,生成耳支架的数字模型,采用数控快速成形设备,医用级聚氨酯为材料,以热熔喷丝工艺制备耳支架,并进行了疲劳性能和弹性模量的测试。同时,将多孔聚氨酯人工耳支架置入大鼠皮下,分别于置入后第1、2、4、8、12周观察再造外耳的外形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制备的聚氨酯人工耳支架与原型耳外形高度一致,其抗疲劳性明显优于聚乙烯,具备优良的弹性。再造耳外形逼真、细节清晰;2周后周围组织长人置入体孔隙,与多孔聚氨酯的网孔形成较为紧密的粘附,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牢固,4周时有包膜结构形成;12周时外形保持良好,硬度略有增加。病理切片显示4周后可形成完整的包膜结构,未见淋巴细胞浸润。结论三维重构与快速成形技术制备的聚氨酯人工耳支架,具备原型外耳的轮廓和特征,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和良好的弹性,可为替代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栾杰史庭春张仁吉王凌宇
关键词:成像耳廓再造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