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MW级风力机变桨距机构的虚拟设计与仿真
- 2010年
- 对变桨距机构的运动进行分析,利用Pro/E软件通过零部件的三维造型、装配和运动仿真分析完成变桨距机构的虚拟设计,通过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本设计的合理性,为进一步的机构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
- 高文元孙涛王加伟王现青马小英
- 关键词:风力机变桨距仿真
- 兆瓦级风力机传动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建立了某一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对其中的传动系统建立了刚性传动模型和柔性传动模型,并通过Simulink软件仿真对比,研究分析了2种传动系统的利弊.
- 高文元王现青王加伟马小英孙涛
- 关键词:风力机仿真
- MW级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控制策略被引量:12
- 2010年
-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向变化绝对值(偏航角度)小于15°的风能捕获率问题,提出一种在不使用风向标传感器的情况下,采用陀螺仪和爬山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偏航机构,能够准确地采集到风向信号,快速调节机舱的偏转角度,使风力发电机风轮法线方向与变化的风向始终保持一致,实现最大捕获风能的控制策略。通过LabVIEW仿真软件对1.5MW的风力发电机在输入变化的风向信号时,功率和偏航电机动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使风力机的输出有效功率增加,使得机舱具有对风快,平稳的特点。
- 高文元马小英崔鹏王加伟王现青
- 关键词:爬山算法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LABVIEW
- 失速型风力机Matlab模型及仿真
- 2010年
- 采用叶素动量理论进行风力机气动力学的计算分析,建立了传动系统以及发电机部分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中计算气动载荷,利用提出的Matlab仿真模型,对某失速控制型风力发电机组进行了仿真计算。该仿真模型可以用于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优化控制。
- 高文元王现青王加伟马小英孙涛
-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模型
- 基于通用模型的中期风特性模型仿真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用通用模型对风电场风速数据进行模拟,用最小误差逼近法计算通用模型参数,并对利用通用模型估算出的风特征数据和利用实测风力数据计算出的风特征数据做了对比分析。分析得出,通用模型对风电场实测风力数据的拟合效果良好,具有实用性。
- 高文元王加伟王现青马小英
- 关键词:风力发电仿真
- 基于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耦合的检测反馈控制研究
- 风力发电,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不仅可以利用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代替常规能源来缓解能源危机,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可给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本课题来源于兰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大型...
- 王加伟
- 关键词:变桨偏航模糊控制反馈线性化
- 文献传递
- 风力资源评估参数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我国在风力机的系统动力学、微气象学问题,尤其是实际使用中的检测与监测反馈控制问题上的研究甚少。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以我国地区的风力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特性进行评估,求出该风力资源的威布尔分布参数,为提高我国大型风力机设计水平、获得更有效的核心控制策略以及风电场选址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高文元王加伟王现青马小英
- 关键词:风力资源威布尔分布
- 基于风况和风力机动态耦合的变桨距控制研究
- 2010年
- 风特性和风力机动态特性耦合关系.是指风和风力杌之间通过反馈控制使输出功率达到稳定时两者的关系,这种稳定状态以输出功率在是否在额定功率的10%之内来衡量,若是,则认为耦合关系建立。基于这种耦合关系,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模型的非线性,提出了变桨距的状态反馈非线性最优控制。将风力机组模型精确反馈线性化,避免了将线性化的工作点选取在风力机工作的最优位置而导致控制器不能正确有效工作的缺点。
- 张舜德高文元王加伟褚金
- 关键词:风力机变桨最优控制
- 基于PSCAD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偏航控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为有效进行偏航迎风控制,提高对风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偏航系统控制算法——VANE—HILL CLIMB—ING,该算法的核心内容是在大范围风向变化时采用风向标控制算法,而在小范围风向变化时则采用功率控制算法。采用PSCAD仿真软件对双馈电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算法的优越性,说明算法的原理。并通过仿真,得到转子有功功率的仿真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提高了对风精度,增加了系统的输出功率。
- 高文元马小英王现青王加伟
- 关键词:PSCAD风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