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厚勤

作品数:33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合金
  • 10篇电子束
  • 10篇电子束焊
  • 10篇电子束焊接
  • 7篇接头
  • 4篇钎焊
  • 3篇钛合金
  • 3篇力学性能
  • 3篇抗拉
  • 3篇抗拉强度
  • 3篇焊缝
  • 3篇焊接头
  • 3篇变压
  • 3篇变压器
  • 3篇力学性
  • 2篇导体
  • 2篇电子束焊接头
  • 2篇阳极
  • 2篇异种材料
  • 2篇阴极

机构

  • 33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沈阳飞机工业...
  • 1篇吉林铁道职业...
  • 1篇中车青岛四方...

作者

  • 33篇王厚勤
  • 19篇张秉刚
  • 17篇冯吉才
  • 8篇曹健
  • 7篇王廷
  • 4篇韩柯
  • 4篇崔红军
  • 3篇张九海
  • 3篇陈国庆
  • 2篇李赫
  • 2篇于涛
  • 1篇张丽霞
  • 1篇曲延滨
  • 1篇彭飞
  • 1篇熊海峰
  • 1篇亓钧雷
  • 1篇刘艳梅
  • 1篇宋蕙慧
  • 1篇李晓鹏
  • 1篇李晓鹏

传媒

  • 6篇焊接学报
  • 3篇焊接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铸造技术
  • 1篇焊接技术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预先真空封焊的真空钎焊方法
一种预先真空封焊的真空钎焊方法,它涉及一种真空钎焊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真空钎焊方法工件温度均匀性差、生产效率低和焊接易挥发材料时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一、固定待钎焊零件:将待钎焊零件置于金属容器内,然后盖上密...
张秉刚王厚勤陈国庆王廷冯吉才
文献传递
采用(Ti/Ni/Cu)_f多层箔钎焊C/C复合材料与TiAl合金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Ti/Ni/Cu)f多层箔状钎料进行C/C复合材料与TiAl合金的钎焊,实现了良好的界面结合,保证了接头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首先在Ti/Ni界面处接触反应形成低熔共晶液相,Cu元素的溶解促进了钎料的完全熔化和扩散,接头组织一般为C/C/TiC/Al2(Cu,Ni)Ti3C/Ti(Cu,Ni)+Al(Cu,Ni)2Ti/Al(Cu,Ni)Ti+Ti3Al/TiAl,Ti(Cu,Ni)基体相和球状弥散分布的Al(Cu,Ni)2Ti相是钎缝的主要组成部分。当钎焊温度较低或者保温时间较短时,由于钎缝中生成了大量的脆性Ti2Ni相,降低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当钎焊温度较高或保温时间较长时,C/C复合材料母材界面处开裂,且TiC层从母材脱落,也削弱了接头的抗剪强度。当钎焊温度为980℃,保温时间为10 min时,C/C复合材料与TiAl合金的接头室温抗剪强度达到最大值18 MPa,600℃时接头的高温抗剪强度达到22 MPa。
曹健贺宗晶亓钧雷王厚勤冯吉才
关键词:复合钎料C/C复合材料TIAL合金钎焊
高铌TiAl/Ti600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与性能被引量:7
2017年
对高铌TiAl/Ti600合金进行了电子束焊接试验以便对高温钛合金与高铌TiAl合金高质焊接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焊接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铌TiAl/Ti600接头极易产生裂纹缺陷.接头焊缝主要形成细针状α2-Ti3Al相及α-Ti相,而高铌TiAl侧热影响区呈现板条状及等轴组织形貌,Ti600侧热影响区为针状α'相.接头焊缝区硬度最大,达到586 HV,Ti600侧向高铌TiAl侧过渡过程中硬度逐渐增大,由焊缝到两侧热影响区硬度过渡梯度较大.高铌TiAl/Ti600电子束焊接头室温抗拉强度可达516 MPa,且接头断裂于偏高铌TiAl侧焊缝区,断裂性质为典型的脆性解理断裂,呈现穿晶断裂特征.
王厚勤韩柯张秉刚李宇轩
关键词:TI600合金高铌TIAL合金电子束焊接
高熵合金在焊接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2022年
高熵合金由于其新颖的设计理念及特殊性能,成为材料科学领域内新的研究热点。目前高熵合金的研究与应用还主要局限在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方面,随着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涉及高熵合金在焊接领域的研究。本文从高熵合金同种材料的焊接、高熵合金和异种材料之间的焊接以及高熵合金作为填充材料进行异种材料之间的焊接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重点分析焊接方法、高熵合金组分、焊接初始状态及焊接参数等因素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特别在高熵合金作为填充材料时,利用高熵效应和迟滞扩散效应进行的界面调控尤为重要;对不同制备方法下的高熵合金涂层进行细致分析,介绍熔覆工艺、添加微量元素以及后热处理的影响,着重对比激光熔覆工艺下高熵合金涂层的耐磨性;通过对高熵合金在焊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总结,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尚未建立高熵合金体系和焊接工艺间的对应标准及阐明缺陷的形成机理;并对未来高熵合金在焊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秉刚于涛王厚勤韩柯
关键词:高熵合金涂层
H62黄铜与1O#钢电磁阀体的高频感应钎焊
采用Ag45GuZnSn钎料对H62黄铜与10#钢高频感应钎焊,并对接头界面组织和接头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g45CuZnSn钎料在空气中加钎剂高频感应钎焊的方法可以实现H62黄铜与10#钢电磁阀体的钎焊....
王厚勤曹健崔红军张九海
关键词:接头性能H62黄铜高频感应钎焊接头组织抗拉强度
文献传递
软金属层包覆H62黄铜构件的精密扩散连接
2009年
采用扩散焊接方法对H62黄铜及其精密波导构件进行连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在黄铜表面镀覆Ag、Au等软金属中间层,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进行扩散连接,能够获得优质的接头,构件焊后变形率小于0.2%。并且采用镀层可以有效避免焊接过程中Zn的挥发,对设备不会造成有害影响。界面结合率随连接温度及连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但焊后变形率也随连接温度及连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需要根据构件的制造要求寻找合适的工艺规范。对镀Ag(Au)构件而言最佳连接工艺为:连接温度550℃,保温时间30(20)min,连接压力1 MPa。
崔红军曹健王厚勤冯吉才张九海钱国统
关键词:H62黄铜变形率
60mm厚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疲劳性能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大厚度钛合金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开展了60 mm厚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EBW)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对EBW接头和母材的疲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接头疲劳性能的均匀性,绘制S-N曲线对比分析母材与接头的疲劳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疲劳试样断口以解明断裂路径.结果表明,EBW接头疲劳性能测试断裂多发生在母材,少数断裂在热影响区,接头疲劳性能沿熔深方向由上至下逐步降低,电子束焊接接头比母材高出10%,接头疲劳试验断口可分为疲劳源区、裂纹稳定扩展区和瞬断区3个典型区域,裂纹起源于试件表面边缘处.
王厚勤张秉刚王廷闻雅冯吉才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大厚度TC4钛合金
热源角度对6A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成形及气孔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对轨道交通铝合金型材进行焊接研究,从焊接成形、气孔缺陷和熔池行为等方面研究了热源与焊接方向的夹角对于焊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激光与焊接方向的夹角可使熔深、熔宽降低,当激光夹角从82.5°增加至110°时,熔深下降了50%,熔宽下降了25%,增大热源角度有利于焊缝中气孔逸出,当激光角度由82.5°增大至97.5°时,焊缝气孔率由3%下降至0%,增大电弧角度也有利于减少气孔。不同热源角度下熔滴过渡方式均为射滴过渡,增大激光和电弧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会促使熔池变长。Fluent模拟结果说明热源夹角影响能量传播,增大激光角度会减弱能量向深度方向的传播,增大电弧角度会扩大其加热范围,进而增加熔池长度,提升熔池存在时间,有利于气孔排除。
韩晓辉张志毅马国龙吴来军宋晓国王厚勤王厚勤
关键词:激光技术高速列车铝合金型材激光-MIG复合焊
软金属层包覆H62黄铜构件的精密连接
采用扩散焊接方法对H62黄铜及其精密波导构件进行连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在黄铜表面镀Ag、Au等软金属中间层,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进行扩散连接,能够获得优质的接头,构件焊后变形事小于0.2%...
崔红军曹健王厚勤冯吉才张九海
关键词:连接温度
文献传递
地面微重力下材料熔炼和焊接实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实现微重力下材料熔炼方法和焊接方法
地面微重力下材料熔炼和焊接实验装置及基于该装置实现微重力下材料熔炼方法和焊接方法,涉及一种微重力地面实验装置;为了解决现有微重力装置,因存在空气阻力和存在外力介入,产生了并非真正意义的微重力环境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它包括真...
张秉刚王厚勤王廷陈国庆冯吉才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