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婷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胃癌
  • 5篇免疫
  • 4篇上调
  • 4篇PD-L1
  • 4篇GM-CSF
  • 3篇免疫抑制
  • 3篇T细胞
  • 2篇鼠模型
  • 2篇通路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全身
  • 2篇全身感染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肿瘤
  • 2篇细胞免疫
  • 2篇小鼠
  • 2篇小鼠模型
  • 2篇粒细胞

机构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王婷婷
  • 9篇邹全明
  • 7篇庄园
  • 5篇李文华
  • 5篇彭六生
  • 5篇陈娜
  • 5篇程平
  • 3篇吕一品
  • 2篇左钱飞
  • 2篇曾浩
  • 2篇刘开云
  • 1篇毛方圆
  • 1篇赵永亮
  • 1篇余佩武
  • 1篇廖亚玲
  • 1篇解庆华

传媒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2012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免...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胃癌中的分布、表型及其免疫抑制功能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及不同类型胃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的分布情况,并研究其表型,探讨胃癌组织培养上清诱导的条件性中性粒细胞对CD3+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4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及外周血中CD66b+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及表型,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针对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CD15原位分析不同类型胃组织石蜡切片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最后用胃癌组织培养上清诱导的条件性中性粒细胞与CD3+T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成人(P<0.01),胃癌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的频率也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正常胃组织(P<0.05);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及不同类型胃组织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可能主要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相较于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培养上清诱导的条件性中性粒细胞能显著抑制CD3+T细胞增殖(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浸润增高,其可能通过抑制CD3+T细胞增殖而促进胃癌进展。
王婷婷庄园陈娜彭六生程平李文华赵永亮余佩武邹全明
关键词:胃癌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胃癌中的分布、调控及免疫抑制功能的初步研究
中性粒细胞在宿主抗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局部组织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渗出血管,到达感染部位,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临床证据和试验结果均提示,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
王婷婷
关键词:胃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免疫抑制功能
文献传递
B淋巴细胞在胃癌中的分布、表型及与胃癌进展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B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胃癌微环境中B细胞的表型特征;探讨胃癌组织中浸润B细胞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以及胃癌组织中CD20+B细胞的频率以及B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的表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细胞在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中B细胞的数量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在胃癌患者、健康人外周血以及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CD20+B细胞的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胃癌患者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D20+B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表型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B细胞表达Ig D、Ig M、Ig G,高表达CD40、HLA-DR、HLA-ABC,低表达CD80、CD86。此外,与晚期胃癌相比,早期胃癌肿瘤组织中浸润的CD20+B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 B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浸润显著增加,其在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数目显著多于晚期胃癌患者,提示B细胞在胃癌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免疫调控作用。
李文华庄园彭六生程平吕一品毛方圆王婷婷陈娜赵永亮余佩武邹全明
关键词:胃癌B淋巴细胞肿瘤进展
胃癌中NK细胞功能失调的机制研究
背景:胃癌是全球排名第四的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建立与持续性存在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胃癌中CD8+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并介导了胃癌的不断进展和预后不良,而作为另一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即NK细...
彭六生王婷婷陈娜李文华吕一品毛方圆程平庄园邹全明
关键词:胃癌NK细胞
文献传递
GM-CSF上调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进展
目的:1.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及不同类型胃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的分布情况。2.胃癌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分析。3.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研究。4.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抑制T细胞免疫的机制研究。5.胃癌微...
王婷婷
关键词:细胞PD-L1GM-CSF通路
文献传递
GM-CSF上调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从而抑制T细胞免疫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及不同类型胃组织(胃癌、癌旁及正常胃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分布情况;胃癌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的表型分析;TAN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研究;TAN抑制T细胞免疫的机制研究。
王婷婷庄园邹全明
关键词:GM-CS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全身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MRSA全身感染小鼠模型,为MRSA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并对系统研究MRSA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在采用国际标准株MRSA-252建立OD600-CFU标准曲线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途径感染BALB/c小鼠,从感染剂量的选择、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变化、血液及多脏器的细菌定植量以及主要组织器官病理学变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时相性监测,对建立的小鼠模型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经此途径建立的小鼠模型,致死剂量为每只5.0×109CFU,亚致死剂量为每只1.0×109CFU(生存率为60%~70%)。感染后小鼠生存率下降;体重下降;血液及肝脏、脾脏和肾脏均有细菌定植,定植量在感染后第3天达到高峰;心、肝、肺和肾等主要脏器中有较明显的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小鼠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MRSA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王婷婷左钱飞刘开云廖亚玲解庆华邹全明曾浩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全身感染小鼠模型
GM-CSF上调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进展
目的:1.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及不同类型胃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的分布情况.2.胃癌中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分析.3.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研究.4.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抑制T细胞免疫的机制研究.5.胃癌微...
王婷婷
关键词:PD-L1通路
胃癌中NK细胞功能失调的机制研究
彭六生王婷婷陈娜李文华吕一品毛方圆程平庄园邹全明
关键词:胃癌NK细胞
肥大细胞在胃癌患者中分布及其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中及胃癌患者不同类型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的分布情况;研究肥大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表型及对肿瘤细胞促炎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56例患者的外周血、肿瘤组织、癌旁组织、非肿瘤正常组织的肥大细胞占CD45+总白细胞的比例,以及其在各组织中共刺激分子HLA-DR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针对肥大细胞特异性标志胰蛋白酶(tryptase)原位分析其在各组织中的浸润情况;最后通过人肥大细胞系HMC-1与胃癌细胞系BGC-823共培养,探讨肥大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分泌促炎因子TNF-ɑ的作用。结果正常人和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肥大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P>0.05),胃癌组织内肥大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和正常组织(P<0.01);相对于癌旁组织和非肿瘤正常组织,胃癌组织中浸润的肥大细胞显著低表达HLA-DR;HMC-1细胞能抑制BGC-823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TNF-α。结论肥大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特异性浸润增高,且具有一定免疫抑制表型,提示可能具有抑制胃癌肿瘤细胞促炎症作用的功能。
陈娜庄园王婷婷彭六生程平李文华赵永亮余佩武邹全明
关键词:胃癌肥大细胞肿瘤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