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燕
- 作品数:24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铜(Ⅱ)存在下β-内酰胺环抗菌素的吸附溶出伏安法研究
- 1992年
- 本文以青霉素G.K为例,用汞膜电极研究了在铜(Ⅱ)存在下含β-内酰胺环抗菌素的吸附溶出伏安行为,认为其电极过程为先化学反应而后吸附富集再进行电化学溶出的过程.同时,还对这类抗菌素的水解条件及降解产物的稳定性作了研究,确定了最适条件.在柠檬酸—磷酸二氢钠(pH2-7)介质中,青霉素的水解产物青霉素酸的浓度在1.0×10^(-9)~5.0×10^(-6)mol.L^(-1)范围内与溶出峰电流均有良好的线性,富集10min,检测限低至1.0×10^(-10)mol.L^(-1).
- 孙长林王建燕胡■伟俞荫郑启廷
- 关键词:铜吸附溶出伏安法抗菌素
- N-异丙基-N′-叔丁基硫脲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
- 王建燕孙长林
- 关键词:农药中间体
- 环境因子对菲在黄河口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为研究多环芳烃从河口到近海的环境归趋行为与生态风险,考察了沉积物质量浓度、溶解性有机质、温度、盐度4种典型环境因子对菲在黄河口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比较了黄河口与近海两种沉积物对菲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质量浓度越低,单位质量颗粒物的菲吸附量越高;共存的溶解性有机质对菲的吸附具有增促作用,且腐殖酸比黄腐酸的作用更显著;温度的升高不利于菲的吸附,而盐度的增加有利于菲的吸附。菲在沉积物上的吸附是分配作用与表面吸附两种行为的耦合,其中黄河口沉积物以表面吸附为主,而近海沉积物以分配作用为主。近海沉积物菲吸附量显著高于黄河口沉积物菲吸附量。基于此,菲从河口到近海的迁移过程中,更易于在沉积物表面发生吸附沉降,从而可能降低水相中的生态危害,但对近海底栖生物具有潜在的健康生态风险。
- 王建燕王萍李秋梅李淑芳张高生陈静
- 关键词:黄河口沉积物环境因子
- 硒(Ⅳ)—邻苯二胺配合物体系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研究了硒(Ⅳ)—邻苯二胺配合物的单扫描极谱行为,发现在Britton—Robinson(pH28),介质中,在溶液中生成的苤硒脑在滴汞电极上于—0.17v处产生一敏锐的配合物吸附波,同时确定了配合物的形成及其测定条件,并就其电极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最适条件下,硒(Ⅳ)浓度在3.0×10^()-s~4.0×10^(-6)mol·dm^(-3)范围内与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的检测限为1.5×10^(-s)mol·dm^(-3)。
- 孙长林王建燕胡伟王彦钟
- 关键词:硒极谱法邻苯二胺配合物
- 稀土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研究(Ⅲ)--有机络合剂的结构因素与增感效应间的关系被引量:10
- 1987年
- 本文在空气-乙炔焰中探讨了络合剂的类型,络合剂分子中键合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相对位置,有无共轭体系及其大小,在成络过程中能否形成螯合环,以及有无磺酸基等络合剂的结构因素对镱增感效应的规律和机理。
- 吴德怀周执明王建燕刘明霞
- 关键词:增感效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共轭体系磺酸基稀土元素
- 天然水及头发中痕量锌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乙二胺介质(pH11.2)中锌的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方法,确立了最适条件。锌浓度在1.0×10^(-7)、5.0×10^(-6)mol·dm^(-3)之间与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低达5.0×10^(-8)mol·dm^(-3)。该法无需前处理即可直接测定多种天然水中痕量锌,头发样品中的锌经常规硝化处理后也能方便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6%,结果令人满意。本文认为,此法用于建立水样中痕量锌测定的标准方法是可行的。
- 孙长林王建燕胡伟周建勇
- 关键词:示波极谱法痕量分析天然水
- 半微分吸附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啤酒中痕量半胱氨酸被引量:8
- 1990年
- 本文以汞膜电极研究了在铜(Ⅱ)存在下,痕量半胱氨酸的半微分吸附伏安溶出行为。发现在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pH3.0)中,半胱氨酸浓度在3.0×10^(-9)~1.0×10^(-6)mol/L范围内与其溶出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富集10min,检测限为5.0×10^(-10)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4%。本法无需前处理即可直接测定啤酒中痕量半胱氨酸,结果满意。
- 孙长林胡伟王建燕包其富楼定汉
- 关键词:半胱氨酸啤酒伏安法
- 硒(Ⅳ)-邻苯二胺配合体系的吸附溶出伏安法研究
- 孙长林王建燕李学斌
- 关键词:硒配位体汞膜电极吸附伏安法邻苯二胺
- 铜铁试剂存在下痕量铟的吸附溶出伏安法研究
- 1989年
- 本文以汞膜电极于NH_4Cl介质(pH5.0)中,研究了钢铁试剂存在下,痕量铟的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行为,并探讨了吸附机理。发现在较负电位下(-1.5V)子富集后,所得阴极溶出峰更敏锐。铟浓度在1.0×10^(-10)~5.0×10^(-7)mol·dm^(-3)间有良好的线性,富集15min,检测限为4.0×10^(-11)mol·dm^(-3)。方法标准偏差及变动系数分别为0.064和8.4%。
- 孙长林王建燕丁琦君杨邑
- 关键词:铟吸附溶出伏安法痕量分析
- 硒的汞膜电极示差脉冲吸附伏安法被引量:10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在Britton-Robinson溶液(pH=2.1)中,硒(Ⅳ)-邻苯二胺体系的示差脉冲吸附伏安行为,讨论了电极过程。由硒-邻苯二胺体系产生的吸附还原峰可检测低至5.0×10^(10)mol/L的硒。硒浓度在1.0×10^(-9)~1.0×10^(-6)mol/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可用于发样中痕量硒的测定。
- 孙长林王建燕李学斌尹华金文睿
- 关键词:硒吸附伏安法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