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全 作品数:8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安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 1991年 本实验以H~#为淬灭指标,用液闪及井型NaI(Tl)晶体探测仪器,一次完成对~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並观察了不同程度淬灭、不同的核素活度和活度比值对校正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淬灭条件下(H~#<227),低强度范围内,校正误差均在10%以内,旦该方法操作简单、迅速、可靠,基本上可以满足实际测量的要求。 原瑜 曹治平 王德全 贾鹏翔关键词:氢 碳 碘 同位素 亚硒酸钠细胞遗传毒及阈浓度 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选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非程序DNA合成(UDS)两个指标进行了亚硒酸钠诱发细胞遗传毒试验。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亚硒酸钠均诱发了SCE和UDS阳性结果,提示其具有细胞遗传毒效应。此效应的阈浓度为6.48×10^(-7)mol/L。 顾康生 苟振义 王德全 刘巧芳 韩燕关键词:亚硒酸钠 淋巴细胞 大鼠游离血硒及心肌硒动力学研究 1990年 本实验以放射性^(75)Se-亚硒酸钠示踪方法和离体大鼠心肌组织切片温育及灌流方法,观察了大鼠游离血硒与血清硒、服硒剂量的数量关系,比较了心肌组织对血清硒和游离血硒的摄取过程,计算了给硒后不同时刻的心肌硒代谢速率及掺入量,以及硒浓度对掺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血硒与心肌硒代谢关系十分密切;血清硒的游离结合比值有可能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硒代谢指标;游离血硒可能是研究硒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 李泂 张树声 王德全关键词:克山病 硒 药物动力学 亚硒酸钠对人血淋巴细胞合成DNA的影响 被引量:6 1991年 微量法培养人外周新鲜全血和 PHA 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用~3H-TdR 参入 DNA 合成观测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转化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亚硒酸钠(1.18×10-~7mol)促进细胞的增殖,细胞 DNA 合成比对照组平均增高43.5%,而高浓度亚硒酸钠(1.18×10-~5mol)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 DNA 合成比对照组平均降低93.3%。本实验除表明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细胞增殖的上述双相作用外,还用回归作图法求得此双相作用的临界亚硒酸钠浓度为1.0×10-~6mol。 苟振义 刘巧芳 韩燕 王德全关键词:亚硒酸钠 淋巴细胞 鼠^(75)Se—亚硒酸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给大、小白鼠注射^(75)Se-亚硒酸钠,研究了硒的药物动力学变化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在大、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不同给药途径无明显影响;硒经胃吸收良好,体内分布以肝肾最高,其次为血液、肺、脾、胃肠、心脏等。机体摄入多量以至中毒量硒以后,各组织通过延缓吸收、增加排泄来缓解硒浓度,过量未排泄的硒则进入血细胞内储存。给低硒动物硒制剂后,各组织通过加快吸收,延缓排泄而有效地保留硒。本实验阐明了硒的代谢动力学规律,为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姚正生 廖达江 张树声 钱传荣 王德全 徐光禄 王世臣关键词:亚硒酸钠 药物动力学 亚硒酸钠对小鼠脾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通过1次和多次给小鼠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以~3H-TdR掺入脾细胞DNA为指标,同时进行全血硒浓度测定,观察了补硒对小鼠体内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以及与血硒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亚硒酸钠对脾细胞DNA合成呈双相作用,低剂量促进其合成,高剂量则产生毒性抑制作用,毒性作用短暂、可逆,与1次大剂量有关。②多次给硒,最终血硒浓度与毒性作用之间不呈正相关。③补硒的单次剂量和方式影响稳态血硒浓度水平。 顾康生 苟振义 王德全关键词:亚硒酸钠 脾细胞 克山病 DNA 不同硒化合物对淋巴细胞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观察了不同浓度(10^(-8)~10^(-4)mol/L)的亚硒酸钠、硒酸钠和硒蛋氨酸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ATP含量及GSH—px活性的影响,以比较3种硒化合物的毒性。结果表明3种硒化合物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均有双相效应,在10^(-4)mol/L时亚硒酸钠抑制率高于硒酸钠和硒蛋氨酸(P<0.0001),ATP含量随硒浓度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3种化合物的毒性顺序为:亚硒酸钠>硒酸钠>硒蛋氨酸。在实验浓度范围内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原瑜 贾鹏翔 王德全关键词:硒 淋巴细胞 RNA 学分制浅析 被引量:4 2000年 学分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等方面 ,但与包括学年制在内的其他教学管理制度一样 ,既有优势 ,也存在不足。我国各医学院校的发展很不平衡 ,而且在招生、毕业生就业、课程建设、思想教育、生活管理、学生人数等诸方面均不同于西方医学教育管理模式。因此 ,有关学分制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不应强求一致 ,既要鼓励有条件的院校进行改革试点 ,又要支持其他院校积极创造条件 ,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 郭桦 王德全 李军关键词:学分制 教学管理制度 院校 生活管理 学年制 教育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