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兴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晚期颈部淋巴转移癌(附35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与微波热疗联合治疗晚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随即分成2组,行单纯放疗组35例和放疗加微波热疗组35例,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放疗组CR31.4%(11/35),放疗加热疗组CR51.4%(18/35),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疗组CR+PR65.7%(23/35),放疗加热疗组CR+PR88.6%(31/35),经统计学分析,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热疗对放疗有协同增敏作用,二者配合对颈部较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任清宇赵可煜刘福莲王振兴于静敏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微波治疗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奥沙利铂130mg/m2,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3h,第1天;卡培他滨2500mg/m2,2次/d,第1~14天,21d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30例患者入组,均可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CR1例,PIK18例,SD8例,PD3例,CR+PR19例(63.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外周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症,均相对较轻。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任清宇赵可煜刘福莲王振兴于静敏
- 关键词: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学疗法胃肿瘤
- 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紫杉醇分别联合草酸铂和5一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60例胃癌患者均经探查术后或胃镜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为A组(草酸铂联合紫杉醇组)30例,B组(5-Fu联合紫杉醇组)30例,所有病例全身化疗2~6个周期,平均2.8个周期。结果:A组治疗晚期胃癌30例,有2例获得CR,13例获得PR,总有效率RR为50.0%。5-FU联合紫杉醇有2例获得CR,114例获得PR,总有效率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Ⅲ度不良反应紫杉醇联合草酸铂组比5一FU联合紫杉醇组周围神经炎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稍高,对于二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还应长期随访和加大病历数量,疗效两组效果都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可煜任清宇刘福莲王振兴于静敏
- 关键词:胃癌紫杉醇草酸铂5-FU
-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中晚期NSCLC患者,将接受射频消融联合GP方案化疗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射频消融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生命质量指标等。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D_3^+、CD_4^+和CD_4^+/CD_8^+ 水平显著升高,CD_8^+ 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D_3^+、CD_4^+和CD_4^+/CD_8^+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_8^+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指标上升,对照组IgG、IgM、IgA指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角色、躯体、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等指标均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疲劳、便秘、腹泻、睡眠障碍、疼痛等指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8%(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EGFR-TKI靶向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中晚期NSCLC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 李山岭王杰陈素芳王振兴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射频消融术
- 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TC(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接受TC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接受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55.56%(15/27)]高于对照组[25.93%(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CEA水平,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李山岭王杰陈素芳王振兴
- 关键词:尼妥珠单抗紫杉醇卡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