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欣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CO2驱
  • 2篇压裂
  • 2篇压裂水平井
  • 2篇应力敏感
  • 2篇油藏
  • 2篇原油
  • 2篇致密气藏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气藏
  • 2篇孔渗
  • 2篇混相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水
  • 1篇烟温
  • 1篇应力
  • 1篇应力敏感性
  • 1篇应力系数
  • 1篇致密砂岩
  • 1篇致密油藏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作者

  • 9篇王欣
  • 4篇吕成远
  • 3篇王锐
  • 2篇伦增珉
  • 2篇张睿
  • 1篇李巧鸽
  • 1篇胡伟
  • 1篇苑志华
  • 1篇余丽婴
  • 1篇郎东江
  • 1篇王友启
  • 1篇耿东攀
  • 1篇崔茂蕾
  • 1篇赵淑霞
  • 1篇王欣
  • 1篇潘伟义
  • 1篇张睿
  • 1篇杨阳
  • 1篇张栋
  • 1篇王锐

传媒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化技术与应...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应力敏感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应力敏感现象对不同井控面积下压裂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单井机理模型,引入孔隙压缩系数以及孔渗幂指数分别研究在不同井控面积情况下孔隙体积变化以及孔隙裂缝特征对压裂水平井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渗幂指数越大,在相同的孔隙压缩系数的前提下渗透率应力敏感性越强,对产量影响越大。对于井控面积大的压裂水平井,裂缝系统渗透率为影响产量主要因素,孔隙压缩系数大导致裂缝导流能力下降快,影响产量;对井控面积小的压裂水平井,生产初期渗透率为影响产量主要因素,孔隙压缩系数大对产量影响大;生产后期,地层压力为影响产量主要因素,由于压实作用气井可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
王欣张睿
关键词: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数值模拟
RICH技术在柴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柴油深度加氢脱硫(RICH)技术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100万t/a柴油加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生产标定结果表明,采用RICH技术处理催化裂化柴油或催化裂化柴油-直馏柴油混合油,柴油的十六烷值由26.2~28.0提高到36.3~41.1,硫质量分数由(270~400)×10-5降为(0.7~5.0)×10-6,密度由878.8~906.1kg/m3降为857.2~872.9kg/m3,氮质量分数由(649~1206)×10-6降为(0.2~4.0)×10-6,精制柴油收率为95.8%~96.5%。
王欣
关键词: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脱硫脱氮十六烷值
提高炉效减少排烟热损浅识
2011年
针对SZS4-1.3蒸汽锅炉在运行中,排烟温度高热损比较大,不能满足站内生活、生产用汽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引风机出口处安装了换热器,以及改变了炉膛内挡火墙的位置、高度、形状以达到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炉效为目的并节约了能源创造了经济价值。并对联合站的供暖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对在热损耗交换中进行分析、挖潜,找出了SZS4-1.3蒸汽锅炉的节能潜力。
李巧鸽李巧情王欣苑志华余丽婴耿东攀
关键词:排烟温度排烟热损失
注CO2对高温高压条件下油-地层水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2021年
目前对于CO2-原油界面张力特征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原油-CO2地层水体系相界面作用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轴对称悬滴形状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CO2饱和度对原油-地层水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原油-饱和CO2地层水与原油-地层水平衡界面张力的变化。同时,对CO2通过油-水界面从油滴中提取轻烃组分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原油-饱和CO2地层水的平衡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压力的增加,体系的溶解和扩散越来越明显;油与饱和CO2地层水之间发生介质交换,出现部分混溶现象;在该体系压力高于压力阈值17.09 MPa时,CO2溶解度增加趋势变缓,原油-饱和CO2地层水平衡界面张力降低缓慢基本保持不变。实际生产中,在低于体系阈值压力时,提高CO2含量能够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高于阈值压力后,继续增加CO2含量对体系平衡界面张力作用不大。该研究可为节约CO2驱替成本提供参考。
王欣
关键词:CO2驱采收率
水驱转CO2混相驱渗流机理及传质特征被引量:44
2018年
CO2混相驱作为三次采油技术一般在注水开发之后实施,其需要考虑水驱后残留在孔隙中的注入水对CO2混相驱的影响。基于常规PVT多次接触实验,采用带多点取样孔的长填砂管,在不同含水阶段分别开展注气驱替实验和气水交替驱实验,研究多孔介质中可动水参与下的多相多组分渗流规律以及不同含水率对油、气两相组分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率下CO2与原油仍能发生混相,CO2的注入形成了新的渗流通道,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但高含水率对油相和气相间组分传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含水率下转CO2驱会在储层中形成不同的油、气、水三相渗流和分布特征,从而影响采出程度,而气驱最终采收率主要受注气驱油效率和水驱波及体积共同作用的影响。
胡伟吕成远吕成远王锐王锐崔茂蕾
关键词:混相含水率气水交替
致密油藏孔隙结构及动用界限研究
本文以核磁共振为实验手段,研究致密砂岩流动孔喉下限。开展了水驱、CO2驱以及水驱后CO2驱等不同注入介质下动用孔隙下限实验,实验说明:水驱后进行CO2驱,油相动用孔隙下限下降了近一半,大孔隙和小孔隙中原油均可以被有效动用...
张栋吕成远伦增珉王锐王欣
关键词:CO2驱核磁共振
应力敏感效应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的影响
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致密气藏不同井控面积压裂水平井单井模型,引入了有效应力系数、孔隙压缩系数以及孔渗幂指数分别研究有效应力、孔隙体积变化和孔裂隙特征对压裂水平井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应力系数越大,孔隙...
王欣张睿
关键词: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应力敏感性应力系数
晚期注水开发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前晚期注水实验研究主要以注水时机评价为主,在注采方式上研究较少,且传统方法开展驱油效率实验过程中,出口端的计量存在气液分离和人为读数产生误差等问题。以国外某油田为研究对象,从晚期注水原油常规相态变化和驱油效率2个方面入手,开展注水时机和不同注采方式对晚期注水效果的影响研究;在常规相态变化研究的基础上,评价注水增压开发对原油相态的影响;在驱油效率实验方法上,利用在线核磁技术实时评价驱替过程中岩心含油饱和度,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衰竭开发至饱和压力的34%时,水驱采收率为16.5%;综合考虑采油速度、开发成本等因素,注水时机宜在80%泡点压力附近;对于长期衰竭开发严重脱气的区块,可采取注水增压方式开发,注水增压至80%泡点压力附近水驱效果最好。
潘伟义王友启张诗洋王欣王欣吕成远
关键词:驱油效率
挥发性油藏CO2驱动态混相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挥发性油藏地层能量充足,原始地层压力高,常规水驱开发难以实施。CO2驱以其良好的驱油特性在该类油藏中得到了应用,但由于挥发性原油气油比高,溶解气中甲烷含量高,导致CO2驱混相压力高,使得其驱油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挥发性油藏注CO2过程中的动态混相特征,并剖析衰竭开发转CO2驱界限。结果表明:挥发性油藏存在着适度衰竭转CO2驱"脱气降混"机理,即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原油中甲烷成分部分脱出,有助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降低。另外,其脱气降混程度与其原油类型和溶解气油比有关,原油越接近于凝析油,气油比越高,混相压力降低程度越大;反之,原油越接近于黑油,气油比越低,混相压力降低程度越小。结合动态混相机理,提出了挥发性油藏衰竭开发转CO2驱界限,即气油比越高,其转驱界限越低,脱气后CO2混相驱补充地层能量幅度越小;反之,转驱界限越高,补充地层能量幅度越大。
王锐吕成远伦增珉王进安赵淑霞王欣许寻
关键词:挥发性油藏CO2驱混相压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