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越 作品数:17 被引量:8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在老年患者胃肠系统中的安全性研究——附346例胃镜检查结果 随着阿司匹林(ASA)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关注。目前尚缺乏由胃镜证实的ASA相关胃肠粘膜损伤确切发生率的研究报道。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体检胃镜结果,探讨长期服用AS... 王欣越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小剂量阿司匹林 胃肠系统 粘膜损伤 文献传递 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为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60岁及以上老年体检人群186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颈动脉B型超声检测,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作为评价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2,用以评价体内维生素D状态,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clMT的关系。结果186例老年体检人群血清总25一OHVitD浓度为22.76(18.17~28.23)μg/L,参考区间(2.5%~97.5%百分位数)9.74~40.33μg/L;男性血清总25-OH VitD水平[23.78(19.00~28.81)μg/L]显著高于女性[20.98(17.24~26.52)μg/L](Z=-2.059,P=0.040)。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cIMT〉1.0mm)的血清总25-OH Vit D水平[20.77(16.87~27.03)μg/L3明显低于对照组[24.61(20.18~29.31)μg/L](Z=-2.832,P=0.005)。非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0HVitD水平与cIMT呈显著负相关(r=-0.178,P=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25-OHVitD水平降低和性别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血清25-OHVitD最高四分位水平人群发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是最低四分位水平的22.1%(OR=0.221,95%CI:0.07640.642)。结论血清25—OH VitD水平降低可能会增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王思明 王欣越 董军 王默 李红霞 杨睿悦 王抒 陈文祥 季福绥关键词:维生素D 动脉粥样硬化 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直径2.8mm及以上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效果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 探讨紫杉醇涂层球囊(PCB)治疗直径≥2.8 mm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医院应用PCB行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5例(冠状动脉原发病变238处).根据病变参考血管直径,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参考血管直径≥2.8 mm,85例患者,90处病变)和小血管病变组(参考血管直径<2.8 mm,130例患者,148处病变).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介入治疗和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 (1)大血管病变组平均年龄小于小血管病变组[(60.1±11.1)岁比(65.0±10.6)岁,P<0.01],合并糖尿病比率低于小血管病变组[24.7% (21/85)比43.1%(56/130),P<0.01].(2)大血管病变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35.5% (30/85)比53.6%(67/130),P<0.05]和复杂病变[B2或C病变,34.4%(31/90)比50.0%(74/148),P<0.05]比率均低于小血管病变组.(3)在预扩张阶段,大血管病变组单用普通球囊的比率低于小血管病变组[58.9%(53/90)比76.4%(113/148),P<0.01],而联合使用非顺应性球囊的比率高于小血管病变组[20.0%(18/90)比3.4%(5/148),P<0.01].大血管病变组PCB直径/参考血管直径小于小血管病变组(0.87±0.12比0.96±0.15,P<0.01),PCB释放时间短于小血管病变组[(41.5±9.5)s比(45.1±9.1)s,P<0.01].大血管病变组和小血管病变组各有1例病变行补救性支架置入术,操作成功率分别为98.9%(89/90)和99.3%(147/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小血管病变组1例患者在术后第4天因靶病变急性血栓形成行靶病变血运重建,大血管病变组住院期间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42例患者(共53处病变,其中大血管病变组27处病变,小血管病变组26处病变)在术后( 于雪 季福绥 许锋 张闻多 王欣越 芦丹 徐彤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动态变化,并探究PCSK9血浆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正常冠脉患者50例(正常冠脉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50例(稳定型冠心病组)、因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63例(心肌梗死组),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1天、第3天、第5~7天PCSK9血浆水平,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天内的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入院发生率等进行随访。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心血管疾病家族、吸烟史与正常冠脉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冠脉组和稳定型冠心病组患者相比,心肌梗死组患者第1天、第3天和第5~7天血浆的PCSK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心肌梗死组患者第1天、第3天和第5~7天之间PCSK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再入院和心绞痛发作与第1天、第3天和第5~7天PCSK9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PCSK9水平明显升高,PCSK9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及出院1个月内再入院和心绞痛发作无相关性。 张闻多 张永勇 于雪 王欣越 杨晨光 李彭 季福绥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调脂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策略选择 被引量:2 2016年 调脂治疗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基本措施,他汀类药物仍是目前调脂治疗的基石。但他汀类药物不适用于治疗所有血脂异常类型。本文通过分析联合药物治疗的适用人群,归纳了临床上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联合方案及用于改善混合型血脂异常的联合方案,进一步探讨了联合使用降脂药物的疑虑与前景,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可供选择的联合方案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王欣越关键词:调脂药 肺动脉栓塞合并跨卵圆孔血栓二例 被引量:3 2008年 钟优 何青 方保民 王欣越 李靖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心脏超声心动图 血栓 侧股骨颈骨折 右向左分流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检查方法在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0年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早于形态学改变,可以促进病变的发展并引发后续临床并发症。随着人们对内皮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一系列评估内皮功能的方法应运而生。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测定是非侵入性检测内皮功能的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在临床上对观察早期病变、判断治疗效果、量化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预后均有较大价值,因而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领域。 王欣越 何青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舒张反应 血流介导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临床并发症 非侵入性检测 胺碘酮静脉滴注引起休克2例 被引量:6 2009年 2例女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静脉滴注胺碘酮出现休克。例1为47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输入约70ml时,患者出现胸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至59/32mmHg,HR116次/min。停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多巴胺10mg,20min后患者血压逐渐恢复至100/70mmHg,HR110次/min。例2为62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输注2min后,患者出现口唇发麻、胸闷、气短、头胀。停用胺碘酮,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之后患者症状加重,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至50/0mmHg,HR140~170次/min。先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mg和多巴胺10mg,并用多巴胺20mg加入100ml0.9%氯化纳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血压逐渐恢复至90/50mmHg,HR为118~160次/min,症状缓解。 高历男 赵迎 王欣越 史爱欣 孙福成关键词:胺碘酮 休克 老年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糜烂性食管道炎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老年人糜烂性食管道炎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干部门诊进行体检的65岁及以上患者的胃镜资料,排除上消化道手术史、恶性肿瘤、肝硬化和严重心功能不全史,304例患者人选。其中连续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6个月以上的患者共164例为阿司匹林组,其余14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名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消化科医生共同分析胃镜结果,确定是否存在糜烂性食管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道裂孔疝。结果糜烂性食管道炎在阿司匹林组的检出率36.0%(59/164)与对照组34.3%(48/140)相似(X^2-0.09,P〉O.05),且两组78.5%(84/107)为轻度病变。胃溃疡在阿司匹林组的检出率13.4%(22/164)高于对照组7.1%(10/1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增加糜烂性食管道炎的患病率,但有增加胃溃疡的趋势。老年人内镜下糜烂性食管道炎多见,但多数为轻度黏膜病变。 于雪 王欣越 邹彤 唐国栋 蓝明 王薇 施红 刘德平关键词:阿司匹林 食管炎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在老年患者胃肠系统中的安全性研究 随着阿司匹林(ASA)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消化道不良反应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关注。目前尚缺乏由胃镜证实的ASA相关胃肠粘膜损伤确切发生率的研究报道。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体检胃镜结果,探讨长期服用ASA在老年胃... 王欣越关键词:小剂量阿司匹林 质子泵抑制剂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