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珠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13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生态
  • 4篇生态效益
  • 4篇退耕
  • 4篇退耕还林
  • 3篇生态效益评价
  • 2篇指标体系
  • 2篇毛竹
  • 2篇层次分析
  • 2篇层次分析法
  • 1篇盐生植物
  • 1篇遥感
  • 1篇育苗
  • 1篇育苗造林
  • 1篇造林
  • 1篇植物
  • 1篇三峡库区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资源
  • 1篇社会补偿
  • 1篇生态安全

机构

  • 9篇湖北省林业科...
  • 6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海南省林业局

作者

  • 11篇王珠娜
  • 5篇余雪标
  • 5篇史玉虎
  • 4篇潘磊
  • 3篇陈双田
  • 2篇袁传武
  • 2篇王晓光
  • 2篇陈磊夫
  • 2篇吴翠
  • 2篇熊德礼
  • 1篇熊晓姣
  • 1篇张凤枝
  • 1篇陈仁利
  • 1篇陈秋波
  • 1篇崔鸿侠
  • 1篇戴均华
  • 1篇张家来
  • 1篇李玲
  • 1篇章建斌
  • 1篇郑兰英

传媒

  • 4篇湖北林业科技
  • 3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热带林业

年份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效益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为揭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对环境的改善程度,促进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以三峡库区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定位观测的基础上,对秭归县8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并在不考虑土壤类型和坡度变化的前提下,对全县2000年退耕还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对遏制水土流失有明显的作用,与坡耕地相比,退耕还林后地表径流量平均减少75.25%.85.21%。土壤侵蚀量减少1676.08-1876.66t/(km^2·a),减少幅度为85.4%-95.6%;2)退耕还林工程每年防止土壤流失量为5.49万t,减少河流泥沙淤积量为1.27万t,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全N、全P、全K流失量分别为652、32、82和871t。
王珠娜王晓光史玉虎潘磊余雪标唐章国
关键词: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效益三峡库区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评价工程建设成效,是国家投资效益核算的主要内容。如何对其效益进行评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背景和目的,应用系统学的基本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其简明等原则构建了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王晓光王珠娜余雪标史玉虎潘磊唐章国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原理与模型结构及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在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原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3方面阐述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模型结构,对国内外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应用进行评述,对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袁传武柯尊胜陈双田吴翠王珠娜崔鸿侠
关键词: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盐生植物大米草在我国滩涂种植的利弊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大米草(SpartinaanglicaCEHubbard)有保滩护岸、促淤造陆、防治污染等作用,但它的急速扩散和传播也会堵塞航道,诱发赤潮,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等。本文概述了大米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引种历史,综合分析其大面积种植后对我国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议加强对大米草的生物防治和综合利用研究。
王珠娜陈秋波余雪标
关键词:大米草盐生植物生态效益
海南岛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海南岛热带林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阐述海南岛热带林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研究进展,介绍海南岛热带林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特点,结合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陈磊夫余雪标黄金城王珠娜陈仁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热带森林
鄂西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从生态安全涵义理解出发,以鄂西三峡库区为例,建立了包括气候条件、林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库区生态安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4个(区)县中,夷陵区生态安全整体情况较好,巴东县和兴山县一般。库区在水土保持、林种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生态安全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构建鄂西三峡库区安全的生态系统,保障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袁传武王珠娜史玉虎唐万鹏唐志平
关键词:区域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鄂西三峡库区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7年
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从退耕还林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退耕还林的内涵及开展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国内外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与方法,总结了退耕还林(草)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王珠娜潘磊余雪标史玉虎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
湖北毛竹适宜气候区分区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选择16个与毛竹生长、分布有关的气候因子对湖北省76县(市)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3.25%.以其中的年降水量、年积温、年蒸发量、7月温度、4-10月降水量、年均温度、1月温度、纬度8个因子为主导因子,构建各样品(县市)的得分方程,绘制散点图.根据散点的群聚性,结合毛竹在湖北省的生长分布现状以及与行政区划的一致性,按照毛竹水平区划的全国标准,通过R型最短距离聚类法将湖北省分为:毛竹最适宜区Ⅰ、毛竹适宜区Ⅱ、毛竹较适宜区Ⅲ、毛竹零星分布区Ⅳ、高山毛竹引种区Ⅴ.
陈双田熊德礼王珠娜杨前孝
关键词:毛竹气象因子主成分分析聚类区划
层次分析法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07年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构建评价指标是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根据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主要影响因子,在设定多层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以确定影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指标体系19个指标中,所占比重最大的5个指标依次为:土壤的侵蚀模数、地表径流量、土壤容重、枯落物层厚度和林草的覆盖率等。
王珠娜史玉虎潘磊陈磊夫高新涛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毛竹实生苗培育与效益分析
2008年
陈双田熊德礼王珠娜张凤枝郑兰英
关键词:实生苗培育毛竹竹林面积育苗造林实生苗造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