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益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医
  • 5篇护理
  • 3篇中药
  • 2篇穴位
  • 2篇医护
  • 2篇中风
  • 2篇痰湿
  • 2篇痰湿质
  • 2篇中药熏
  • 2篇中医护理
  • 2篇护理管理
  • 2篇护士
  • 1篇多功能保健
  • 1篇穴位按摩
  • 1篇穴位按摩治疗
  • 1篇穴位贴敷
  • 1篇穴位贴敷治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压

机构

  • 15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中山火炬职业...

作者

  • 15篇王益平
  • 8篇冯莉
  • 7篇李素莲
  • 4篇姚菲
  • 4篇杨雪
  • 4篇李润
  • 3篇代艳
  • 2篇周仲芳
  • 2篇李同莲
  • 2篇左晓波
  • 2篇周洁
  • 2篇易露
  • 1篇代志敏
  • 1篇左小波
  • 1篇戢美英
  • 1篇蒲敏
  • 1篇李素连
  • 1篇金宗英
  • 1篇李五生
  • 1篇林碧蓉

传媒

  • 5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河南中医
  • 2篇四川中医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下...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方法与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训模式,推动中医护理专业的发展。方法:成立规范化培训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规范培训内容、时间、方式、考核内容等。结果:通过培训,规培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结论:中医医院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不仅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中医医院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真正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王益平李润李素莲姚菲易露
关键词:护士
痰湿质高脂血症患者中医体质辨体施护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对健康体检筛查出的痰湿质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体施护干预,探讨辨体施护后体质改善情况及血脂的前后变化。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门诊体检中痰湿体质患者232例,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血脂检查,进一步筛查出高脂血症者141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体施护,分别于干预3、6、9个月时再次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检测血脂指标,比较研究对象不同干预时段痰湿体质积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体质干预疗效。结果完成研究资料收集128例,与干预前相比,干预3、6、9个月的痰湿体质积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所下降[(57.73±15.06)分比(52.62±15.16)、(42.95±15.84)、(35.02±16.37)分],Z=-5.979、-9.001、-8.233,t=23.446;[(2.39±1.59)mmol/L 比(2.11±1.28)、(1.75±0.98)、(1.42±0.76)mmol/L],Z=-5.909,t=9.379、8.344、10.308;[(5.40±1.44)mmol/L比(5.18±1.14)、(4.70±0.86)、(4.36±0.67)mmol/L],t=5.623、12.703、8.863、12.205;[(3.41±1.74)mmol/L比(3.10±1.48)、(2.72±1.16)、(2.34±0.90)mmol/L],t=9.329,Z=-7.555、-6.876、-8.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中医体质辨体施护可有效改善痰湿质高脂血症患者的体质积分及血脂水平。
代艳王益平李素莲周仲芳冯莉
关键词:高脂血症痰湿质体质辨识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模式与应用效果,培养适应中医医院护理工作需要的人才,推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发展。方法:成立培训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案,编写培训教材。从2008年至2011年,对西医院校应届毕业的20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2年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化培训。结果:通过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护理人员不仅掌握了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而且能够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有利于中医医院护理队伍的建设和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能真正实现中医医院"西医不落后,中医要领先"的发展目标。
王益平李素莲李润姚菲易露林碧蓉
关键词:护士
卒中单元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脑卒中大都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致残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家庭和社会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使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得到及时、规范、合理的治疗与康复,有学者提出卒中单元的概念,提倡多学科合作,从急性期到康复期采用联合治疗康复手段,以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我院心脑内科2008年成为国家“十一五”项目脑卒中防治中心技术协作组以来,建立了脑卒中护理单元,改变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卒中单元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多途径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培养中医护理专科护士,把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运用到我院心脑病科病房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王益平冯莉戢美英杨雪左小波
关键词: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脑血管病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6例COPD患者,依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采用涤痰通腑、益气活血类中药保留灌肠,测定患肺功能,并用生存质量表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结果:中药保留灌肠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有一定的改善(P<0.05),生存质量各评分与中药保留灌肠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改善肺功能,维护胃功能,提高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王益平李素连姚菲罗英李春燕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中药保留灌肠生活质量
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3年
目的:在盆底肌训练法的基础上应用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对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2例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治疗,研究组采取盆底肌训练法加中药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取盆底肌训练法加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对惠有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
王益平冯莉左晓波
情志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再出血的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中医七情致病理论通过调理情志对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出血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突出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进行相应情志护理干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头颅CT、血压、血糖、心率和呼吸频率,评估脑出血的情况以及脑出血急性期与血压、血糖、心率、呼吸频率的相关性。观察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血糖、心率、呼吸频率在治疗过程中稳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显著减少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发生率,主要是通过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稳定患者血压、血糖、心率和呼吸频率,提示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对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有一定的影响。
王益平林碧容冯莉杨雪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
一种外挂式可拆卸治疗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外挂式可拆卸治疗盘,包括矩形托盘、消毒瓶架、废弃物盒,矩形托盘顶面一个长边和两个短边设置有外凸的盘沿,消毒瓶架、废弃物盒与矩形托盘的长边盘沿可拆卸连接,消毒瓶架顶面开设放置消毒瓶的槽孔,废弃物盒顶面开口...
王益平代艳李素莲李润李同莲冯莉姚菲张明凤
文献传递
中药熏洗对直肠癌术后肛门坠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直肠癌术后肛门坠胀的影响。方法:将90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有肛门坠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1:5000高锰酸钾液2000ml坐浴,每日2次,连用15d;治疗组应用中药熏洗配以熏洗护理措施,每日2次,15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5-HT)﹑组胺(HA)﹑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5-HT﹑HA和PGE2水平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熏洗配以熏洗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血浆炎性介质的释放及循环水平,显著改善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的肛门坠胀,安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金宗英王益平李五生邓淑霞
关键词:中药熏洗直肠癌肛门坠胀炎性介质临床疗效
中药熏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肢体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肢体痉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穴位按摩可有效地缓解肢体的高肌张力、改善肢体痉挛状态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冯莉王益平周洁
关键词:中风痉挛性瘫痪中药熏蒸穴位按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