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莎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烟雾病
  • 2篇抑素
  • 2篇造影
  • 2篇内皮
  • 2篇内皮抑素
  • 2篇关节
  • 2篇X线
  • 2篇MRI
  • 2篇病变
  • 1篇心病
  • 1篇性病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移植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运动性
  • 1篇早期病变

机构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王立莎
  • 3篇李光
  • 3篇朱磊
  • 3篇张悦
  • 2篇王勇
  • 1篇刘敏
  • 1篇陈书艾
  • 1篇张雷
  • 1篇李中信
  • 1篇贾漪涛
  • 1篇刘焦枝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CT和M...
  • 1篇襄阳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成人烟雾病颅内出血部位及原因的MSCTA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成人烟雾病(MMD)颅内出血的部位及原因。方法:搜集30例年龄>30岁的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及MSCTA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脑叶出血6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15例,脑室内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MSCTA表现为①本组患者颈内动脉分叉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20例,单侧10例;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25例,单侧3例;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7例,单侧3例;双侧颞浅动脉狭窄2例,单侧3例。②脑底动脉环、基底节区及病变血管周围异常增生血管网形成28例。③侧支代偿供血:大脑后动脉扩张形成软脑膜吻合支代偿22例;前交通动脉增粗,由健侧代偿供血10例;眼动脉扩张5例;颈外动脉分支动脉扩张形成穿膜支与颅内软脑膜动脉吻合8例。④合并脑动脉瘤形成11例。⑤脑出血与侧支循环的关系:15例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及5例脑室出血患者均见异常增生血管网;6例脑叶出血患者见软脑膜侧支代偿丰富,其中1例枕叶出血与大脑后动脉瘤破裂有关。结论:MMD出血以丘脑、基底节区及脑室出血多见。异常增生血管、扩张的侧支代偿动脉及动脉瘤破裂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王立莎朱磊张悦李光王勇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出血血管造影
成年型烟雾病多层螺旋CT造影分级及侧支循环分布41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探讨成人型烟雾病(MMD)分级及侧支循环的分布模式。方法 收集4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A资料,依照Suzuki 6级分级标准评估患者的血管级别,对应分析患者的侧支循环分布。结果 41例烟雾病患者中,烟雾病早期(SuzukiⅠ~Ⅱ级)患者11例(26.8%),主要表现为大脑前-软脑膜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中-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动脉侧支循环;中期(SuzukiⅢ~Ⅳ级)患者25例(61.0%),主要表现为异常烟雾状血管网形成及脉络膜前动脉扩张、延长,后交通动脉开放、扩张、延长-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和/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和/或大脑中动脉,脉络膜后动脉-胼周后动脉-大脑前动脉侧支循环;晚期(SuzukiⅤ~Ⅵ级)患者5例(12.2%),主要表现为大脑后动脉-软脑膜动脉-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眼动脉、颞浅动脉、脑膜中动脉与大脑前、中动脉终末皮质支沟通,上颌动脉与颅底皮质支沟通,枕动脉与枕叶皮质支沟通。结论 MSCTA能够准确地评价烟雾病侧支循环的分布模式,其中以SuzukiⅢ~Ⅳ级患者比例较高,而颈外动脉向颅内代偿出现在烟雾病中、晚期居多。
王立莎朱磊张悦
关键词:烟雾病侧支循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
高场MR在运动性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对30例体育运动后出现膝关节损伤症状的患者进行1.5T磁共振扫描,部分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对所得的MR图像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中,骨挫伤者18例,MRI表现为股骨髁、胫骨髁、髌骨于T2W1序列上见斑片样高信号影;半月板损伤者25例,其中I-II度损伤18例,III度损伤7例;膝关节韧带损伤者20例;关节软骨面毛糙、变薄者5例;膝关节腔及周围滑膜囊内见积液征象者20例。结论高场磁共振成像能准确地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做出诊断。
王立莎李光张悦夏娜
关键词: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磁共振成像
应用CT诊断冠心病引起脑组织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CT诊断冠心病引起脑组织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选取的100例冠心病引起脑组织病变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其中老年组54例,非老年组46例,采用CT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两组的CT特点和所出现的临床表现。结果:CT检查显示局限性低密度区改变、豆状核边界不清、大脑中动脉区改变和双侧额极低密度改变等病灶非常明确,具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非老年组患者CT检查显示的单侧脑组织病灶明显多于老年组,显示的多脑组织病灶则明显较老年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患者的构音障碍、偏瘫和意识障碍等明显较非老年组多见,而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头晕和头痛等症状明显少于非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CT扫描检查对于冠心病引起脑组织病变的患者的诊断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价值,与临床表现结合可对患者做出明确诊断。
王立莎
关键词:CT诊断冠心病
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恩度)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将人结肠癌SW620细胞株接种于BALB/C-nu雄性裸鼠,建立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恩度组。结果(1)恩度组和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1/10)和80%(8/10)(P〈0.01)。(2)恩度组肿瘤淋巴管密度(7.17±0.75)明显低于对照组(14.83±0.98)(P〈0.05)。(3)恩度在体内和体外均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的表达。结论重组人内皮抑素通过降低结肠癌移植瘤VEGF-C,-D的表达而抑制淋巴管的生成,降低肿瘤向淋巴结的转移几率。
李中信贾漪涛刘敏陈书艾王立莎张雷
关键词:内皮抑素淋巴管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三种影像学特点及敏感性比较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X线平片、CT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敏感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诊治的23例患者的X线平片、MRI及螺旋CT的影像资料,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和敏感性。结果三种不同影像学检测方法相比,MRI检测率最高。结论 X线平片早期诊断效果较差,MRI与螺旋CT相比,可清晰显示骶骼关节病变情况,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起到了明确诊断的作用,且检出率评估高于CT扫描。
李光刘焦枝王勇王立莎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MRI
内皮抑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生长影响的体外研究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发生了血行或淋巴转移。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转移不仅与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有关,还与肿瘤内血管、淋巴管的新生密切相关。大量资料表明,在...
王立莎
关键词:内皮抑素人结肠癌肝细胞生长因子抗血管生成
文献传递
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MRI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MRI对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观察和记录良恶性病变病灶形态和边缘情况及强化和受累情况,并统计良恶性病变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结果 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46例,恶性病变者34例,MR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90.48%,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5.00%。恶性乳腺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毛刺、结节或肿块样强化及周围组织受累方面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乳腺病变MRI早期增强率、最大增强率及相对最大增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影像学特征差异明显,尤其是恶性病变增强率明显较高,故MR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王立莎李光张悦
关键词:乳腺病变良恶性MRI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检查对于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5年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是一种反应机体内生化代谢特点的功能型显像技术,对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1]。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技术的发展,使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近3年来,作者通过对13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应用PET/CT检查后的表现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体结果如下。
朱磊王立莎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消化系统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