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锋

作品数:39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化学工程
  • 13篇兵器科学与技...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发射药
  • 10篇物理化学
  • 9篇弹道
  • 9篇内弹道
  • 6篇弹道性能
  • 6篇钝感
  • 6篇应用化学
  • 6篇燃烧
  • 6篇燃烧性能
  • 6篇内弹道性能
  • 6篇火药
  • 5篇装药
  • 4篇单孔
  • 4篇钝感剂
  • 4篇偏孔
  • 4篇小品
  • 4篇包覆
  • 4篇尺寸设计
  • 3篇透过率
  • 3篇力学性能

机构

  • 39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39篇王锋
  • 27篇刘少武
  • 20篇于慧芳
  • 18篇姚月娟
  • 16篇魏伦
  • 15篇张远波
  • 15篇郑双
  • 14篇王琼林
  • 12篇刘波
  • 12篇李达
  • 9篇韩冰
  • 7篇马方生
  • 5篇仪建华
  • 5篇许毅
  • 5篇魏学涛
  • 5篇孙志华
  • 5篇王长健
  • 5篇秦钊
  • 4篇刘国涛
  • 4篇李梓超

传媒

  • 10篇含能材料
  • 8篇火炸药学报
  • 2篇火工品
  • 1篇爆破器材
  • 1篇化学推进剂与...
  • 1篇四川兵工学报
  • 1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计测技术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有机硅降蚀剂在小口径武器装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在不影响小口径武器装药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烧蚀,开展了新型有机硅降蚀剂的应用研究。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和5.8 mm内弹道试验,对比测试了新型有机硅降蚀剂装药与801#降蚀剂装药的静态燃烧性能和内弹道性能;采用烧蚀管试验以及氧弹法对比测试了烧蚀性和燃烧完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加入5‰新型有机硅降蚀剂的装药与采用相同量801#降蚀剂的装药相比,前者烧蚀量降低了13.8%,具有明显的降烧蚀效果。采用新型有机硅降蚀剂装药性能稳定、燃烧完全性好,是一种适用于轻武器、具有低烧蚀特性的发射药装药。
郑双刘波刘少武王锋张远波于慧芳韩冰李达
关键词:物理化学装药
一种小品号七孔发射药模具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品号7孔发射药模具设计方法,适用于火药制造中的7孔模具设计。本发明针对目前火药制造中采用的7孔成型模具设计尺寸与火药产品药型尺寸差异大、成型过程中由于针径太小而造成火药偏孔问题,发明了一种小品号单孔火药...
郑双赵颖魏学涛魏伦于慧芳王锋张远波刘少武马方生姚月娟
文献传递
四孔发射药的静态和动态燃烧性能研究
2022年
为提高轻武器发射药燃烧渐增性和内弹道性能,采用四孔多孔发射药药型,开展了四孔发射药的静态和动态燃烧性能研究。采用密闭爆发器进行静态燃烧测试,在5.8mm弹道枪上进行了动态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未钝感的情况下,四孔发射药的燃烧渐增性优于球扁药和单孔发射药。对比四孔发射药,球扁发射药和单孔发射药的弹丸初速分别减小了17m/s和40m/s,烟雾透过率分别降低了18%和15%。静态和动态燃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四孔发射药比球扁发射药和单孔发射药有更好的燃烧渐增性和内弹道性能。
李梓超姚月娟徐真珍于慧芳苟永亮马方生闫炜魏伦王锋刘波郑双李强刘少武王琼林王舒
关键词:物理化学钝感剂
NG加入量对改性单基药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
采用显微红外光谱、密闭爆发器和14.5mm模拟弹道炮试验,研究了NG加入量对改性单基药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NG加入量的改性单基药的燃烧p-t曲线、L-B曲线特征,得出了NG加入量对改性单基药的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研...
姚月娟刘少武王琼林李达于慧芳王锋
关键词:硝化甘油单基药燃烧性能
文献传递
改善单基发射药内弹道性能的途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改善单基药的内弹道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效提高弹丸初速的途径,以6/7单基发射药为基础,采用浸渍-钝感两步法工艺,制备了不同钝感厚度的改性单基发射药,分析了改性单基发射药的能量水平、燃气生成规律、温度系数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并以30mm火炮为武器平台,进行了内弹道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内弹道试验验证,通过提高单基发射药能量、控制燃气生成规律以及降低温度系数等途径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弹丸初速,与基础单基发射药相比,制得的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MSP-6/7-1、MSP-6/7-2在不增加膛内最高压力的基础上,能够使得弹丸炮口初速分别提高4.27%、5.41%。
李达刘少武刘波于慧芳王锋
关键词:发射药初速内弹道试验
一种钝感发射药包覆层厚度无损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钝感发射药包覆层厚度无损检测方法:步骤一、获得钝感发射药药柱的二维DR数据;步骤二、获得药柱的CT切面图;对获得的CT切面图进行表面处理和对比度调节;步骤三、从XY方向的所有CT切面图中选取一张或两张CT...
徐敏朱勇赵娟王锋宁艳利周文静刘可
文献传递
高能钝感发射药在炮射导弹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通过理论分析、发射药选择、钝感药制备和弹道性能测试,研究了炮射导弹用高分子钝感GR发射药装药。结果表明:高分子钝感GR发射药用作炮射导弹发射药装药具有膛压低、初速高、炮口烟雾小等显著优点。新装药主要采用了GR发射药(一种含黑索今的高能发射药)、高氧含量的高分子钝感剂及其钝感工艺等新材料和新工艺。
王琼林刘少武谭惠民王锋杨建梁勇汪家斌余斌
关键词:炮射导弹内弹道性能钝感剂
程序控制燃烧发射药的概念和原理被引量:10
2009年
从提高发射药燃烧渐增性和提高发射装药总能量角度,提出了一种新概念发射药及装药——程序控制燃烧发射药及装药。通过总结和归纳大量密闭爆发器和内弹道试验结果,得到了3个经验公式。根据经验公式可推断出高初速发射装药应同时具备高能量和高燃烧渐增特性,验证了程序控制燃烧发射药概念原理上的正确性。
王琼林刘少武张远波于慧芳姚月娟王锋朱阳春郭峰魏伦
关键词:发射药内弹道性能
溶剂抽取工艺制备改性单基发射药的燃烧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进一步改善改性单基药的燃烧性能,对弧厚为0.55 mm的单基药单5/7进行增能、钝感处理,制备了1#、2#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2#样品则在1#样品增能与钝感的工艺基础上增加了溶剂抽取工艺。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1#、2#样品的表面形貌,用标准容器法测试了其堆积密度,通过密闭爆发器研究了1#、2#样品的定容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经过溶剂抽取工艺制备的2#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其表面更加致密,堆积密度从0.888 g.cm-3提高到0.920 g.cm-3;其初始燃烧稳定,燃烧分裂时间点为7.0 ms,滞后于1#样品(6.0 ms);燃烧结束时间为8.0 ms,迟于1#样品(7.2 ms),燃烧渐增性有所提高。
李达刘少武于慧芳刘波韩冰姚月娟魏伦王锋
关键词:应用化学堆积密度燃烧性能
改性单基发射药温度系数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浸渍-钝感-包覆"工艺,制得了改性单基发射药。采用密闭爆发器和857-30 mm制式弹道炮研究了该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和内弹道性能。分析了改性单基发射药的结构。结果发现,与制式单基发射药相比较,改性单基发射药无论是常温还是高低温,初速至少提高5%。所制得的改性单基发射药在857-30 mm制式弹道炮上具有低温度系数的特点,这是由端面封堵拉链状结构的形成及药体表面变软引起的。
刘少武刘波王琼林王锋于慧芳李达
关键词:物理化学内弹道性能温度系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