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璩龙林

璩龙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贞节
  • 7篇贞节观
  • 4篇小说
  • 3篇通俗小说
  • 3篇文学
  • 2篇明清
  • 2篇明清通俗小说
  • 2篇母题
  • 2篇经权
  • 2篇经权思想
  • 2篇何绍基
  • 2篇《野叟曝言》
  • 1篇代文
  • 1篇道德
  • 1篇动态化
  • 1篇性欲
  • 1篇学史
  • 1篇意蕴
  • 1篇冤家
  • 1篇政治

机构

  • 9篇东北财经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3篇璩龙林
  • 1篇谢谦

传媒

  • 3篇新闻传播
  • 2篇现代语文(上...
  • 1篇东南学术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求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汉江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野叟曝言》的儒学经权思想及其文学功能被引量:1
2012年
经权思想是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理论之一,颇为历代思想家关注,但文学文本中的经权思想则鲜有前哲和时贤留意。清代夏敬渠的长篇白话小说《野叟曝言》蕴含的经权思想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忠孝观念、男女关系和易容幻术等诸多方面。经权思想对小说起到双重干预作用,既在叙事中起到一定的心理调节和道德冲突化解作用,同时也消弱了小说的艺术性和情感特征。通过分析,可以管窥民间文化对儒学传统观念的接受、过滤以及变形,对儒学研究和民间文化心理研究不无裨益。
璩龙林
关键词:《野叟曝言》经权思想儒学民间文化
《野叟曝言》的儒家经权思想与贞节观书写
2020年
文章以《野叟曝言》为中心,探讨理学家崇情黜欲的情欲观与“却色”姿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讨论贞节观与经权思想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小说作者和主要人物经常以经权思想为“情”放行,给本属“不贞”“不节”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作出合乎儒家伦理的解释,从而缓和小说人物的内在伦理紧张,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同时也释放了作者的欲情甚至某些变态色欲可能面临的伦理压力。
璩龙林
关键词:《野叟曝言》贞节观经权思想
论明代的思潮环境对通俗小说贞节观书写的影响
2015年
贞节观念的强化在明代逐渐达到一个宗教化的程度,在通俗小说中自然也有大量而集中的表现,探寻外部思潮环境的影响,可归纳如下:政治高压下所带来的士气摧折与道德严苛,商品经济繁荣刺激下纵欲之风升级,频繁的海外活动催化下的南风相竞,这些都给明代通俗小说贞节观的书写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璩龙林
关键词:通俗小说贞节观
何绍基诗论与书论相关性研究
本文是以何绍基诗论与书论的相关性为中心的专题研究。   何绍基是清代声名最著的书法家,也是道、咸时期宋诗派的大诗人,相应地,他的诗歌理论和书法批评亦独树一帜。本文试图以他的诗论和书论为中心,同时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及诗歌和...
璩龙林
以同情理解之笔 传岭南三家风神——评王富鹏著《岭南三大家研究》
2009年
近年来,“岭南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岭南文化的发展史上,明末清初是其迅速崛起的时期。而其崛起的标志即是这一时期大批诗人的出现.并在全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这批诗人当中,成就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等三人。
璩龙林
关键词:岭南三大家情理风神岭南文化明末清初屈大均
《四库全书总目》视野中的晚明小品文被引量:6
2013年
上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以来,晚明小品文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颇多人的青睐。不过,乾隆年间四库馆臣视野中的晚明小品文,却有纤佻、芜杂、伪袭和浅陋等诸多严重积习,与时人的眼光判若霄壤。时代精神舛隔,士习学风异趣,是造成四库馆臣如此激烈批评的原因和背景,总体而言四库馆臣的批评虽然激烈但不失中肯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省思。
璩龙林谢谦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晚明小品文中国古代文学
论《欢喜冤家》的贞节观书写新倾向
2016年
成书于明代崇祯年间的短篇小说集《欢喜冤家》,在贞节观书写方面,虽有儒家思想传统所带来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出了与其不一样的新倾向,着力描写了女子的性体验和性快乐。在此基础上,还对守节与否作了变通理解,从而带有晚明思潮的特色和自身独有的思想观念,体现了男性中心文化机制下的女性话语色彩。
璩龙林
关键词:《欢喜冤家》贞节观
明清通俗小说的果报思想与贞节观书写
2016年
考察明清通俗小说贞节观书写中的叙事母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因果报应,它反映了古人对贞节观的重视和劝谕态度。其大体可分成惩戒和劝谕两个书写方向:通过惩淫诛奸的恶报来达到警醒读者的目的和通过劝贞奖节的善报来鼓吹贞节观念,以前一情形书写更为普遍。除此以外,也有对贞节果报的背离和自我救赎,这体现了小说作者对现实人性认识的深刻程度。贞节观念和果报思想的密切关系,乃中国古老的鬼魂报应观念形成的民族集体意识与儒释道三教共通的禁色戒淫思想结合的产物,从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分析,它暗合了道德和报偿的内在联系。
璩龙林
关键词:通俗小说果报贞节观母题救赎
何绍基著作著录情况辨正
2013年
何绍基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著名诗人和学者,著述颇丰,然其著作迄无精确的统计,在研究何绍基和清代书法的不少重要论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误收情况。本文不揣谫陋,对此加以匡正,以求去伪存真。
璩龙林
关键词:何绍基著作著录辨正
政治、道德、性欲与贞节:《姑妄言》贞节观书写的多层意蕴被引量:1
2014年
明清两代,贞节观念强化,在通俗小说中因多种因素的渗透而有大量复杂的表现,清代前期长篇小说《姑妄言》即一显例。该书以近百万字的篇幅,从政治、道德和性欲等多个层面对贞节观作了详细而深入的书写,道德与性欲的冲突,政治与色情的混融,成为全书描写的着力之处。而在道德溃败、人性混乱的淫乱背景下,作者借钱贵和钟情这一对主人公,烘托出一片"贞情的绿洲"。这种多层意蕴的冲突与混融,体现了传统贞节观的变调和晚明色情小说持续性的影响。
璩龙林
关键词:《姑妄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