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晋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学成
  • 6篇化学成分
  • 4篇花木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正交
  • 2篇正交实验
  • 2篇合成工艺
  • 1篇大叶
  • 1篇药理
  • 1篇药理模型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 1篇乙酯
  • 1篇色谱
  • 1篇内生真菌
  • 1篇柱色谱
  • 1篇嘧啶
  • 1篇羟基
  • 1篇羟基嘧啶
  • 1篇活性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东北育才学校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医院

作者

  • 8篇田晋
  • 4篇吉腾飞
  • 4篇苏亚伦
  • 2篇杨建波
  • 2篇马洁
  • 2篇王爱国
  • 2篇杨桂秋
  • 2篇彭立刚
  • 1篇杨啊晶
  • 1篇王彦改
  • 1篇王伟
  • 1篇韩燕

传媒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中药材
  • 1篇化工中间体
  • 1篇第九届全国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万花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对菊科蚂蚱腿子属植物万花木(Myripnois dioica Bunge)地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硅胶、凝胶、Flash色谱和反相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借助UV,IR,H-NMR、C-NMR和MS等波谱技术...
田晋冯文娟苏亚伦吉腾飞
文献传递
4,6-二氯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以甲酰胺、丙二酸二甲酯为原料首先合成4,6-二羟基嘧啶,收率为59.73%,然后与POCl3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OCl3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用这3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n(4,6-二羟基嘧啶)∶n(POCl3)=1∶6,收率为72.52%。2步反应总收率为43.31%,产物经红外光谱鉴定,结构正确.
杨桂秋彭立刚田晋韩燕
关键词:合成工艺正交实验
多蕊蛇菰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多蕊蛇菰(Balaophora polyandraGriff.)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制备薄层和凝胶Toyopearl HW-40C进行反复色谱分离;采用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多蕊蛇菰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1)、鞣花酸(2)、阿魏酸(3)、咖啡酸(4)、对羟基桂皮酸(5)、1,3-二-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β-D-吡喃葡萄糖(6)、1-O-(E)-咖啡酰基-3-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7)、2-O-(E)-咖啡酰基-1-O-对-(E)-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彦改田晋马洁王爱国杨建波吉腾飞苏亚伦
关键词:化学成分
万花木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万花木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制备薄层,对万花木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反复色谱分离;采用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万花木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6-烯-19-羧基贝壳杉烷(1),16α,17-二羟基贝壳杉烷(2),16-烯-19,20-贝壳杉烷型内酯(3),16-烯-6,19-贝壳杉烷型内酯(4),3β,19-二羟基-16-烯贝壳杉烷(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徐芳赵军田晋苏亚伦吉腾飞
关键词:化学成分
万花木内生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从菊科植物万花木(Myripnois bioica Bunge)中分得的内生真菌WHM38的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凝胶Toyopearl HW-40...
王爱国田晋马洁杨建波苏亚伦王伟吉腾飞
关键词:内生真菌乙酸乙酯化学成分硅胶柱色谱
文献传递
4,6-二羟基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4,6-二羟基嘧啶是合成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的一个重要中间体。以丙二酸二甲酯和甲酰胺为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甲酰胺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用这三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由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h,n(丙二酸二甲酯):n(甲酰胺)=1:3.5,收率达59.73%。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宜行,产物经红外光光谱鉴定,证明结构正确。
杨桂秋彭立刚田晋
关键词:合成工艺正交实验
大叶匙羹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草药是我国医药学的宝库,也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从中挖掘类型多样、结构新颖独特的活性化合物,以及为化学合成和创新药物提供先导化合物,本论文对采自云南勐仑县的特有植物大叶匙羹藤茎枝采用活性指导分离的思想对其化...
田晋
关键词:活性筛选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万花木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对菊科蚂蚱腿子属植物万花木(Myripnois dioica Bunge)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硅胶柱层析对万花木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反复色谱分离,从中分得15个化合物,并采用谱学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阿魏酸(1)、木栓酮(2)、木栓醇(3)、1-无羁萜烯-3-酮(4)、3-乙酰基齐墩果酸(5)、1-无羁萜烯-3-醇(6)、3α-乙酰基木栓醇(7)、槲皮素(8)、5,7,3′,4′-四羟基黄烷酮(9)、花旗松素(10)、ixerin A(11)、14-oxomelampolide(12)、ainsliaside B(13)、β-谷甾醇(14)和β-胡萝卜苷(1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田晋王伟杨啊晶王彦改杨建波苏亚伦吉腾飞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