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鹏飞

作品数:2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疫苗
  • 8篇病毒
  • 7篇流感
  • 7篇流感病毒
  • 6篇减毒活疫苗
  • 5篇稳定性
  • 5篇裂解疫苗
  • 4篇流感疫苗
  • 4篇免疫
  • 4篇传代
  • 3篇血凝
  • 3篇血凝素
  • 3篇乙型
  • 3篇水痘
  • 3篇流感病毒裂解...
  • 3篇基因特征
  • 2篇乙型脑炎
  • 2篇乙型脑炎减毒...
  • 2篇神经氨酸酶
  • 2篇水痘病

机构

  • 17篇上海生物制品...
  • 7篇上海生物制品...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24篇程鹏飞
  • 7篇刘朝阳
  • 6篇马雷钧
  • 6篇郁佳俊
  • 5篇徐闻青
  • 4篇吴金妍
  • 4篇马相虎
  • 3篇陈志慧
  • 3篇王树巧
  • 2篇孟佳帆
  • 2篇金于兰
  • 2篇应贤平
  • 2篇沈谊清
  • 2篇王亮
  • 2篇秦洁
  • 2篇仲伟鉴
  • 2篇殷月娣
  • 2篇闫现伟
  • 2篇吴腾捷
  • 2篇陈艳红

传媒

  • 12篇中国生物制品...
  • 6篇国际生物制品...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08
  • 5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细胞百日咳工艺中(PO_4)^(3-)影响DTaP免疫效力分析
2001年
用 0 0 2mol/L磷酸盐缓冲液和不用磷酸盐缓冲液透析生产无细胞百日咳 (aP) ,按《2 0 0 0年版生物制品规程》制备和检定氢氧化铝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DTaP)。发现用磷酸盐缓冲液和不用磷酸盐缓冲液透析生产aP组成DTaP免疫效力差异非常显著 ,后者 10 0 % (10 / 10 )合格 ,前者合格率只有 2 7% (3/ 11) ,用钼兰法测定DTaP中PO4 3 -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后者的PO4 3 -浓度只是前者的 1/ 10。PO4 3 -依次影响白喉、破伤风。
程鹏飞周桂宝张斌王伟郑丽华许婷玲沈立蒙王梨平
关键词: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免疫效价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Oka株水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将日本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会 (BIKEN)提供的Oka水痘病毒第 2 8代减毒株 ,通过MRC - 5人二倍体细胞连续传递 10代 ,建立主代及工作代毒种批 ,并对其后的 32代 ,34代 ,36代及 38代病毒按WHO规程进行全面检定 ,证实其生物学特性相似 ,免疫原性良好 。
王宪明殷月娣徐建军程鹏飞周月梅吕国贞王树巧陈志慧
关键词:水痘病毒生物学特性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临床试验及产业化开发
徐闻青陈志慧朱为金于兰王树巧程鹏飞王兵秦洁周刚张芹李毓华
响应WHO倡导的“全球儿童疫苗计划”,在具备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种单价疫苗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自选课题进一步开发联合疫苗。并于2005年申请获准为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临床试验及...
关键词:
关键词:腮腺炎麻疹疫苗风疹
卡介菌不同代次制备的疫苗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由卡介菌上海D2株工作种子批连续传代至不同代次的菌种制备的疫苗的质量差异。方法选取自工作种子批(11-007)传代至6、9、12代的单批培养物制备的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采用多重PCR法鉴定特异性缺失区RD1;对原液的单位产能、半成品的沉降率、成品的效力及热稳定性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9、12代菌种培养物制备的卡介苗成品缺失RD1区,具有卡介菌特征;各代次制备的疫苗单位产能、沉降率、动物效力、热稳定性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疫苗动物效力、热稳定性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企业注册标准。结论工作种子批连续传代至不同代次的卡介菌制备的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均缺失RD1区,具有卡介菌的特征,关键质量指标安全、有效、一致。
程鹏飞刘朝阳景辉张亦超陈艳红马相虎
关键词:卡介苗传代一致性稳定性
水痘减毒活疫苗无明胶稳定剂的筛选和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制不含明胶的新型稳定剂,以提高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以现行水痘减毒活疫苗稳定剂配方为基础,去除明胶,配制4种不同的新型稳定剂(B、C、D、E配方).用无明胶稳定剂制备水痘减毒活疫苗,并将制备的无明胶稳定剂疫苗(B、C、D、E疫苗)与现行的含明胶稳定剂疫苗(作为对照的A疫苗)进行比较,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方.结果 疫苗成品于37℃放置7d后,A、B、C、D、E疫苗的相关质量指标均符合《水痘减毒活疫苗注册标准》的要求,病毒滴度分别为3.6、3.5、3.3、3.3、3.3 lgPFU/0.5 ml,但C、D、E疫苗的病毒滴度已降至临界值.疫苗成品于2~8℃放置24个月后,A、B、C、D、E疫苗的病毒滴度分别为3.4、3.4、3.2、3.0、2.8 lgPFU/0.5 ml,其中C、D、E疫苗的病毒滴度已低于规定的标准(3.3 lgPFU/0.5 ml),仅B疫苗的相关质量标准符合规定的要求,且与A疫苗(对照)没有差异.结论 去除明胶的B配方稳定剂对水痘病毒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马相虎沈谊清杨月莲陈哲文程鹏飞王亮
关键词:水痘减毒活疫苗稳定性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2014年
目的 观察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 分别选择52名(8月龄~50岁)和607名(8月龄~12岁)健康志愿者进行Ⅰ和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组每人接种1次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乙脑减毒活疫苗(0.5 ml),对照组接种同样剂量的已上市乙脑减毒活疫苗.两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和中和抗体阳转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接种后有5.91%的人体温升高,对照组为7.96%,两组的体温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17,P=0.338).试验组Ⅰ期试验局部反应率为1.92%,Ⅲ期试验为0.25%,对照组Ⅲ期试验局部反应率为0.50%,两组的局部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553).Ⅲ期免疫原性试验中,试验组的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为89.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29.69;而对照组分别为74.59%和1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708,P=0.001;t=4.281,P=0.001).结论 本研究的试验性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吴金妍徐闻青程鹏飞王琰储艳柴文清
关键词:安全性免疫原性
乙型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NYMC BX-51B主要抗原的基因特征及传代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了解2013年流感疫苗生产用乙型病毒株NYMC BX-51B主要抗原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基因特征,并研究该疫苗株的传代稳定性.方法 对制备的乙型流感病毒株主种子批、工作种子批及收获液病毒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特性检定.采用逆转录-PCR法从主种子批、工作种子批及疫苗病毒收获液中扩增HA及NA基因片段,并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对7株不同年份的乙型疫苗株及野毒株的HA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绘制氨基酸种系发生树.结果 该毒株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的抗原性与WHO2013年推荐的毒株一致,种子批和收获液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均符合我国2010年版药典标准.HA基因序列长度为1 755 bp,编码584个氨基酸;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01 bp,编码466个氨基酸.各代次流感病毒HA和NA的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相同,与GenBank发布的序列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2013年乙型疫苗株的HA氨基酸序列与2010和2012年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4.3%和98.4%.结论 2013年乙型流感疫苗株NYMCBX-51B主要抗原基因传代稳定,一般生物学特性符合我国药典要求.2013年疫苗株的HA氨基酸序列与2010年相比进化距离较远.
刘朝阳程鹏飞闫现伟郁佳俊毛树宝
关键词:流感疫苗流感病毒B型神经氨酸酶
乙酰丙酮比色法在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游离甲醛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 验证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游离甲醛含量的可行性,并确认该法测定游离甲醛含量优于品红亚硫酸法. 方法 对乙酰丙酮比色法进行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线性、耐用性验证,并将该法与品红亚硫酸法进行比较.结果 乙酰丙酮比色法的标准曲线具有可靠性,甲醛回收率为100.3%~100.9%,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49%.该法的精密度和专属性良好,实验间和实验内RSD均<5.0%,甲醛加样回收率均>99.0%.与品红亚硫酸法相比,该法的线性更好,偏差更小.结论 乙酰丙酮比色法可用于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游离甲醛含量测定.
方曼莉马雷钧郁佳俊封向明沈坚程鹏飞
关键词:比色法甲醛流感疫苗
病毒性疫苗渗透压摩尔浓度的质量控制
2013年
目的 通过检测6种病毒性疫苗成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比较不同疫苗检测均值的差异,并观察同种疫苗检测值的批间稳定性,为增加病毒性疫苗质量控制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冰点下降法检测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对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变异系数.以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测均值作为对照,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假设检验,比较各疫苗检测均值的差异.结果 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与对照相比,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66,P>0.05);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及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与对照相比,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01).同种疫苗批间渗透压摩尔浓度较为稳定,变异系数均<3%,变化幅度能控制在90%~110%均值范围内.结论 6种病毒性疫苗渗透压摩尔浓度存在一定差异,但同种疫苗检测值批间稳定性较好,因此,应根据不同疫苗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分别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程鹏飞马雷钧陈英娇马相虎
关键词:病毒疫苗
流感疫苗株H3N2(NYMCX-223A)主要抗原基因特征与传代稳定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2013年流感疫苗生产用甲型H3N2(NYMCX-223A)毒株主要抗原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特征,并检测该疫苗株主种子批、工作种子批及疫苗病毒收获液的传代稳定性。方法对制备的H3N2疫苗株的主种子批、工作种子批及疫苗病毒收获液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特性检测;采用RT-PCR法从主种子批、工作种子批及疫苗病毒收获液中扩增HA及NA基因片段,并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应用MEGA 5.05软件对7株不同年份的H3N2亚型疫苗株的HA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绘制基因种系发生树。结果 H3N2疫苗株的主种子批、工作种子批抗原性与2013年度WHO推荐毒株相一致,其他生物学特性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标准;主要抗原HA基因序列长度为1 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10 bp,编码469个氨基酸,各代次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一致,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同源性为100%。2013年与2012年H3N2疫苗株HA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7.5%。2013年与2012年H3N2疫苗株具有较远的进化距离,与同源性结果相对应。结论 2013年甲型H3N2(NYMCX-223A)流感疫苗株主要抗原基因传代稳定,一般生物学特性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2013年与2012年H3N2疫苗株序列差异较大。
程鹏飞刘朝阳闫现伟
关键词: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