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尚强

作品数:49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骨折
  • 11篇关节
  • 10篇内固定
  • 8篇疗效
  • 7篇膝关节
  • 7篇固定器
  • 6篇腰椎
  • 6篇生物力学
  • 6篇手术
  • 6篇内固定器
  • 6篇脊柱
  • 6篇固定术
  • 5篇疗效分析
  • 4篇有限元
  • 4篇生物力学评价
  • 4篇脊柱内
  • 4篇股骨
  • 4篇灌洗
  • 3篇性关节炎
  • 3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39篇吉林医药学院...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一七...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 47篇穆尚强
  • 34篇梅继文
  • 29篇王宇
  • 20篇黄锐
  • 15篇王宏伟
  • 9篇李坤
  • 8篇孙爽
  • 8篇高峰
  • 6篇卫磊
  • 6篇袁志
  • 6篇胡守力
  • 6篇刘建敏
  • 6篇王辉
  • 5篇黄哲元
  • 5篇高峰
  • 4篇孙海光
  • 4篇姜波
  • 3篇张洪涛
  • 3篇王军辉
  • 2篇王芳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生物磁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SS型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GSS型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GSS型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82例。结果 82例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的42%和56%恢复到术后的89%和9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5.3°矫正到术后平均3.1°;术后随访8~24个月,8例完全性瘫痪患者中4例有1~2级恢复,66例不完全性瘫痪患者有1~3级恢复。结论 GSS型内固定系统可满意复位伤椎,且固定确切牢固,能有效起到脊髓减压的作用,疗效满意。
王宏伟孙爽穆尚强梅继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可膨胀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轻度退变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可膨胀椎间融合器(EVIFC)和第4、5腰椎的有限元模型,分析EVIFC植入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EVIFC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健康成年男性腰椎CT扫描数据建立正常第4、5腰椎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模拟腰4-5椎间盘轻度退变,在三维模型上植入EVIFC。在屈伸、侧弯和旋转的载荷下,分析腰椎模型置入EVIFC前后的稳定性、椎间盘压力、终板压力及小关节载荷变化。结果:EVIFC的置入减少了退变节段终板、髓核和小关节的应力。屈伸时,腰4-5椎体退变模型的终板及髓核平均压力分别是6.162 0和0.201 6 MPa,小关节载荷是32.8N;植入EVIFC后其数值分别是3.526、0.107 MPa和8.5N。侧弯及旋转载荷结果一致。对于邻近的腰椎节段,与退变模型比较,植入EVIFC后,腰4-5终板和髓核应力值均有所减小,但其相邻节段纤维环的应力值均有所增加。结论:EVIFC对退变腰椎能起到良好的稳定效果,可满足人体生物力学需求,是一种适宜的新型腰椎融合器。
王宇穆尚强梅继文孙爽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外固定支架和缆线渐进牵拉装置的设计及其动物实验的初步研究
2010年
目的 介绍自行研究设计的治疗膝关节僵直的外固定支架和缆线渐进牵拉装置(PSD),探讨其用于动物实验的疗效.方法 PSD包括3个部分:大腿双边平面外固定支架、小腿双边平面外固定支架和缆线系统.3只成年左膝关节僵直山羊采用PSD(4次/d,每次紧缩2~4 mm)进行左膝关节的逐步牵拉3周.3周后拆除山羊左下肢PSD.分别记录术前、拆除PSD当天、拆除PSD 1周后左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数.结果 3只山羊术前、拆除PSD当天及拆除PSD 1周后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分别为9.0°±3.6°、112.2°±17.7°和110.1°±15.5°.PSD治疗3周后左膝关节屈曲度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矫正103.2°.结论 PSD用于实验山羊左膝关节僵直牵拉效果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哲元袁志穆尚强卫磊刘建敏李鹏斌阚成双李岩于忠英张伟
关键词:外固定器膝关节动物实验
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对一种新型无需传统锁钉的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将6对新鲜人股骨尸体标本分为两组,均制备股骨中段横行骨折模型,分别用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和国产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使断端间保留1.5cm的裂隙。分别对其进行轴向压缩载荷、水平扭转及三点弯曲等生物力学测试,并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的抗短缩刚度、抗旋转刚度及抗弯曲刚度均略小于传统交锁髓内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端膨胀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相当,具有较强抗压、抗弯、抗旋性能,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穆尚强袁志张磊邹昌旭刘建敏杨谦梓黄哲元卫磊
关键词:股骨骨折髓内钉生物力学
可调式充气弹力夹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充气弹力夹板,它主要由夹板、包裹气囊、手动气囊和压力表组成,夹板设置在包裹气囊的一侧面上,手动气囊和压力表分别通过软管与包裹气囊相连通,软管上设置有阀门,包裹气囊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骨折部位...
王宏伟梅继文苏明春王辉王军辉穆尚强
文献传递
Ⅲ型Pilon胫骨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种治疗方法对Ⅲ型Pilon胫骨骨折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对29例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分别用三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的愈合效果。结果:29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zur评定标准,功能优良率分别为Ⅲa组优良率75.0%;Ⅲb组优良率80.0%;Ⅲc组优良率71.4%;Ⅲb组优良率最高。结论:对于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选择适宜手术时机,对Ⅲa型、Ⅲb型和Ⅲc型骨折采用不同方法,因地制宜,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疗效均满意。
穆尚强孙爽梅继文王宇
关键词:PILON骨折胫骨骨折内固定
抗感染活性骨与自体骨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对比研究抗感染活性骨(ARBX)与自体骨治疗四肢长骨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通过病例回顾研究,比较ARBX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结果两组随访95例,随访时间平均4年6个月。ARBX植骨29例,其中26例完全愈合,3例未愈合,骨性愈合率为89.7%;自体髂骨植骨66例,其中60例完全愈合,6例未愈合,骨性愈合率为90.9%。结论ARBX植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相当;ARBX具有良好的骨传导、骨诱导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植骨材料。
刘建敏袁志刘建胡蕴玉穆尚强卫磊李丹
关键词:骨不连植骨自体骨异种骨
22例Tile-B型骨盆骨折的治疗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B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Tile分型,在38例骨盆骨折患者选择出22例B型骨折,其中B1型12例,B2型6例,B3型4例。分别采用外固定架、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对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恢复骨盆环的稳定。结果:本组2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0.2个月,根据Cole[1]提出的骨盆骨折效果评分表进行功能评价,本组优21例,良1例,优良率为95.45%。结论:依据具体情况,B型骨盆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均能够恢复骨盆的解剖结构,重建骨盆的稳定性。
王宏伟穆尚强孙爽王宇
关键词:骨盆骨折
新型弹性脊柱内固定器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分析自主研发的新型"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器术后的应力分布。建立"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器术后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压缩、前屈、后伸、侧屈、旋转载荷下的受力特点。"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系统各构件于压缩状态应力小于其它各状态载荷,受力峰值均位于"X"形连接棒上。"X"形弹性内固定器能分担螺钉应力,可减少术后应力集中的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脊柱内固定装置。
王宇梅继文穆尚强高峰黄锐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器生物力学有限元
膨胀锁定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一种新型无需传统锁钉的膨胀锁定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将6对新鲜股骨标本均分为2组,造成股骨中段横行骨折,分别用膨胀锁定髓内钉和国产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使断端间保留1.5 cm的裂隙.分别对其进行轴向压缩载荷、水平扭转及三点弯曲等生物力学测试,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膨胀锁定髓内钉的抗短缩刚度、抗旋转刚度及抗弯曲刚度略小于交锁髓内钉,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膨胀锁定髓内钉具有较强抗压、抗弯、抗旋转性能,符合生物学固定的要求,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穆尚强张磊刘建敏黄哲元卫磊袁志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钉生物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