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珊珊
-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吕宏生教授临证验案4则被引量:1
- 2016年
- 吕宏生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吕承全教授学术继承人,是河南省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曾师从全国著名肾脏病专家钱桐苏教授,业医40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对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移植排异反应等治疗亦有独到之处。兹举吕教授运用白虎汤合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开郁消胀汤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尿毒症心包积液、二仙汤加减治疗肾功能衰竭验案4则,以窥其临证治疗经验。
- 罗珊珊吕昆
- 千金二陈四妙汤治疗原发性痛风30例
- 2016年
- 目的:观察千金二陈四妙汤(千金苇茎汤、二陈汤、四妙散)治疗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治疗组给予千金二陈四妙汤治疗,急性期配合秋水仙碱1~2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证侯积分、UA积分、CR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千金二陈四妙汤健脾除湿泄浊化瘀定痛,急性期配合秋水仙碱治疗原发性痛风疗效显著。
- 周淑娟辛凯罗珊珊
- 关键词:原发性痛风
- 不同年龄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2 106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统计,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生理曲度改变的现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将2010年4月—2014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有影像资料的2 106例颈椎病患者,按年龄不同分组,并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发病情况。结果:6~15岁组、16~25岁组、26~35岁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变直及反弓)患者分别为37例(61.67%)、430例(71.67%)、1105例(76.42%),3组患者进行χ2检验得出不同年龄组之间在发病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6~15岁组与16~25岁组颈椎曲度异常发病率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104>0.0167);6~15岁与26~35岁颈椎曲度异常发病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167)。结论:青少年颈椎病发病同青少年曲度异常有直接关系,不同年龄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有明显差异(P<0.05),以26~35岁组发病率高(76.42%)。
- 周淑娟李松山辛凯罗珊珊
- 关键词:颈椎病青少年颈椎曲度影像学
- 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涤浊法”为主治疗痛风80例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运用国医大师张磊教授"涤浊法"在内的四联疗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患者均给予"涤浊法"在内的四联疗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变化情况。结果:80例痛风患者中,临床控制70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75%。80例痛风患者中1级安全性78例,2级安全性2例。80例患者治疗后SUA、SCr、ESR、CRP、FB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能明显缓解痛风患者急性期的病情,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要安全性好。
- 罗珊珊刘文礼辛凯周淑娟
- 关键词:国医大师痛风四联疗法
- 婆罗双树样基因4、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及激活素A表达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合并关节畸形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mRNA、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mRNA和激活素A(Activin-A)表达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合并关节畸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RA患者为RA组,另选择同期于门诊体检的10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RA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ctivin-A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SALL4、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RA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RA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合并关节畸形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预测RA合并关节畸形的价值。结果RA组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活动度重度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疾病活动度中度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受累关节数目≥10个、滑膜炎持续时间≥6周、关节畸形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分别高于受累关节数目<10个、滑膜炎持续时间<6周、无关节畸形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血清SALL4 mRNA、OLFM4 mRNA相对表达量及Activi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活动重度及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水平升高是RA合并关节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Activin-A、SALL4 mRNA、OLFM4 mRNA预测RA合并关节畸形的截断值分别为15.06 pg·L^(-1)、3.412、3.80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0.693、0.756,SALL4 mRNA、OLFM4 mRNA、Activin-A联合预测RA合并关节畸形的曲线
- 李珊珊罗珊珊陈丽王菲李金凤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激活素A关节畸形
- 健康教育指导在风湿病患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对风湿病患者施以健康教育指导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分析208例风湿病患者,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104例施以常规干预者纳入对照组,104例施以常规干预+健康教育指导者纳入研究组,对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明显较好(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好(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远离诱因、坚持用药、坚持锻炼、积极心态)评分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后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风湿病患者施以健康教育指导效果较好,应用意义重大,在病情控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更为突出,建议推广。
- 周世霞罗珊珊
- 关键词:风湿病健康教育指导
- 中国医学史课程实践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中国医学史作为中医类专业的入门课,由于理论知识多、实践环节缺乏,传统教学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中医思维体系构建困难等,运用实践体验式教学法,广泛利用社会中医药文化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及课程相关资源,合理设计实践环节及训练项目,强化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认知与思维体系的构建培养,以确保学生在中医入门阶段形成对中医学的系统、科学认识,树立良好中医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 刘文礼梁润英罗珊珊徐江雁
- 关键词:教学法中国医学史教学改革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被引量:3
- 2009年
- 罗珊珊程根阳吕宏生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系统损害首发症状
- 淫羊藿苷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ox-LDL)诱导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建立ox-LDL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OD值显著升高(P<0.01),证明LDL可促进VSMC增殖;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浓度的ICA均可抑制LDL所诱导的VSMC增殖(P<0.01);经ICA处理24 h、48 h、72 h后,VSMC总蛋白含量均低于LDL组,提示ICA对VSMC增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淫羊藿苷拮抗ox-LDL诱导的兔VSMC增殖,促进其凋亡。
- 徐向宇罗珊珊张霞沈晓君
- 关键词:淫羊藿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
- 张磊教授诊治痛风经验被引量:19
- 2016年
- 痛风发病的内在原因为脾肺肾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津液代谢紊乱,恣食肥甘厚味或外感湿邪是痛风的重要致病条件,湿浊痹阻"不通"是发病的病理关键,"不荣"是疾病发展的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是湿浊郁闭化生热毒所致"湿热痹",张磊教授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原则,结合60余年临床经验积累及探索,创立涤浊法:从"上、中、下三焦,肺、脾、肾三脏"调节津液代谢紊乱,组合经方二陈汤、千金苇茎汤、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收到良好疗效,不仅较快缓解疼痛,在降低血清尿酸的同时,改善血糖血脂等代谢综合征。
- 周淑娟罗珊珊卢海松
- 关键词:痛风中医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