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云龙

作品数:12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六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毒
  • 3篇衰竭
  • 3篇通气
  • 2篇有机磷
  • 2篇有机磷中毒
  • 2篇预后
  • 2篇真菌感染
  • 2篇重度有机磷中...
  • 2篇重症
  • 2篇磷中毒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衰竭
  • 2篇病死率
  • 1篇胆碱酯酶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衰竭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衰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省六安市...
  • 3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翁云龙
  • 4篇沈勇
  • 2篇白友为
  • 2篇刘宝
  • 2篇黄鑫
  • 1篇杨云
  • 1篇杨云

传媒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5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抢救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翁云龙白友为
关键词:血液透析抢救重度酒精中毒呼吸衰竭
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难易度低和风险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动脉氧分压早期改善缓慢,远期无明显差别。结论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翁云龙沈勇黄鑫
关键词:呼吸机左心衰竭呼吸衰竭
ICU患者肺部感染真菌分析与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感染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真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六安医院ICU就诊的17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病原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操作,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于MicroScan Wai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规定的标准。结果 172例患者痰液标本共分离真菌218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40.37%和21.10%;218株真菌除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率<90.00%外,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7.25%、98.62%和92.66%。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可优先选择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
沈勇刘宝翁云龙肖齐俊杨云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耐药性
含氯消毒液应用于开放式吸痰连接管保护的效果观察
丁融融汪浩杨云翁云龙
应用HA型灌流器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HA型灌流器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对照组(n=2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HA型灌流器灌流(H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阿托品总量降低(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辅助以HP,可提高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翁云龙白友为
关键词:重度有机磷中毒阿托品胆碱酯酶
机械通气患者过度镇静与临床预后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 分析过度镇静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1月入住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14例行机械通气成人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各项生理学参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等.主要临床结局为ICU病死率.按照患者入院48 h镇静剂使用情况,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分为-5~-4分定义为深度镇静,计算患者深度镇静的发生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不良预后是否与过度镇静相关.结果 共214例患者入选,ICU总体病死率为36.92%(79/214);深度镇静组114例,轻度镇静组100例.与存活组(135例)比较,死亡组(79例)患者年龄更大(岁:60.41±18.68比53.30±19.05,t=-2.653,P=0.009),APACHEⅡ评分更高(分:19.20±2.98比17.50±3.15, t=-3.904,P〈0.001),深度镇静患者比例更高〔60.8%(48/79)比38.5%(52/135),χ^2=9.903,P=0.002〕,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更大(mg:62.8±12.4比34.7±7.5,t=2.055,P=0.043).与轻度镇静组比较,深度镇静组患者无合并症的比较更高〔22.0%(22/100)比10.5%(12/114),χ^2=5.248,P=0.022〕,病死率更高〔48.0%(48/100)比27.2%(31/114),χ^2=9.903,P=0.002〕.多变量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1.020,95%可信区间(95%CI)=1.004~1.037,P=0.016〕、高APACHEⅡ评分(OR=1.182,95%CI=1.070~1.305,P=0.001)及深度镇静(OR=2.882,95%CI=1.543~5.382,P=0.001)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深度镇静会增加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
翁云龙
关键词:危重症机械通气病死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葡聚糖检测对早期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价值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早期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价值。方法 (1)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2例患者,其中确诊IPFI组、普通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各32例,共96例,此外入院时有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但早期未确诊IPFI者76例作进一步研究,每日连续真菌检测直至明确是否为IPFI,进而分诊断组、排除组。全部对象均予支气管肺泡灌洗,留取BALF及血浆进行G试验(BG抗原检测),对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来检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两种标本检测方法诊断IPFI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1)BALF G试验水平:IPFI组明显高于单纯肺炎组和非感染组。(2)76例未确诊病例在随后的5 d检查中7例确诊IPFI,22例临床诊断,29例剔除,18例排除真菌感染。(3)诊断组BALF、血浆BG水平均显著高于排除组,BALF BG浓度为149.5 ng·L-1时对应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87,血浆BG浓度为81 ng·L-1时对应的约登指数值最大,为0.81。(4)诊断组BALF BG峰值浓度出现时间早于血浆,同时诊断的特异性高于血浆。结论 (1)BALF中BG的含量较血浆中升高更明显,且BALF G试验在区分单纯肺炎和IPFI方面更具有参考价值。(2)BALF G试验特异度、敏感度均明显高于血浆G试验,且峰值出现早于血浆,具有更早、更准确、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3)BALF G试验的最佳诊断临界值是149.5 ng·L-1,其诊断IPFI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沈勇刘宝翁云龙肖齐俊黄鑫
脓毒症患者血浆乳酸水平轻度升高与病死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既往的研究表明,乳酸水平高于2mmol/L与预后不良相关,但目前还不清楚当乳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升高对预后的影响。本研究拟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乳酸水平的差异,从而明确乳酸相对增高与死亡率的关系,同时寻找提示预后不良的最佳乳酸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107例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血乳酸水平均波动在0.5—2.0mmol/L范围。首先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与死亡2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明确两者乳酸水平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用ROC曲线寻找预测患者死亡率的最佳乳酸值,进一步根据该值将患者分为高、低乳酸血症2组,再比较2组患者死亡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07例患者中32例死亡75例存活。存活组患者血浆乳酸平均值为(0.8347±0.2310)mmol/L,而死亡组为(1.2188±0.3881),t=14.377,P〈0.001,乳酸水平大于1.15mmol/L时预测患者死亡率的敏感性为59.4%,特异性为90.7%(AUC=0.79,P〈0.001,95%CI=0.687~0.893)。高乳酸血症组患者26例,死亡19例,低乳酸血症患者81例,死亡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入院时患者乳酸水平即使轻度升高(1.16—2.00mmoL/L)也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增高相关。当乳酸水平大于1.15mmol/L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翁云龙
关键词:脓毒症乳酸病死率ROC曲线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价值以及影响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因素。方法对照组30例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NPPV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氧分压、p H值、脑钠肽(BNP)及反映预后的指标。结果 NPPV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p H值、BNP均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明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时间及住ICU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另外,p H值<7.20将显著影响NPPV治疗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可以明显改善低氧血症、心功能等,应尽早在患者发生明显酸中毒前开始治疗。
翁云龙沈勇
关键词:心功能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酸中毒
老年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性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老年性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寻找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性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在谵妄的发生率、CURB-65评分及血肌酐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谵妄与高CURB-65评分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患者之间基础疾病状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老年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而言,谵妄与CURB-65高分值是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翁云龙
关键词: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谵妄CURB-65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