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慧芳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站型
  • 7篇白细胞
  • 6篇红细胞
  • 4篇血液
  • 4篇去白细胞
  • 4篇效期
  • 3篇红细胞保存
  • 3篇白细胞滤器
  • 2篇悬浮红细胞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浓缩液
  • 2篇血液制品
  • 2篇游离血红蛋白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低效价
  • 1篇电解质
  • 1篇短链脂肪酸

机构

  • 17篇甘肃省红十字...
  • 5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血液中心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洛阳市中心血...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云南昆明血液...
  • 1篇乌鲁木齐市血...

作者

  • 19篇聂慧芳
  • 6篇张玉春
  • 5篇关晓梅
  • 5篇张鹏
  • 5篇张芳
  • 4篇李国英
  • 4篇田育佼
  • 3篇谢云
  • 3篇马国宁
  • 3篇冯惟萍
  • 2篇刘宝庆
  • 1篇郭豫学
  • 1篇杨通汉
  • 1篇岳磊
  • 1篇古扎努
  • 1篇穆丽萍
  • 1篇侯相麟
  • 1篇姚富柱
  • 1篇张润玲
  • 1篇陈斌

传媒

  • 9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甘肃科技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输血19...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2
  • 1篇199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合并红细胞去除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998年
自1986年以来,本中心血浆置换病房对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用血浆置换(PE)合并红细胞去除,并辅以小剂量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简介男2例,女1例,年龄54~71岁,临床表现均有头晕,颜面、手、足...
聂慧芳周克礼刘宝庆侯相麟胡军
关键词:血浆置换真性红细胞增多
不同操作方法对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红细胞悬液溶血影响的比较
2008年
应用白细胞滤器滤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可有效降低输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过滤操作方法对过滤后红细胞悬液发生溶血有一定的影响。在红细胞悬液制备过程中增加一个加入适量气体的步骤,去白细胞过滤时,掌握好摇散因离心所致红细胞沉积的力度,采用自然倒置排气法排除滤器漏斗内空气的方法,减少红细胞在离心后遭受二次损伤的机会,可以有效地解决过滤后红细胞悬液产生溶血的问题,提高去白细胞制品的质量。
梁世艳聂慧芳唐致青薛双林
关键词:白细胞滤器红细胞悬液溶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冷冻保存配方的实验研究
近年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发展迅速,其冷冻保存效果直接影响到自体移植的最终结果。笔者以-80℃低温冰箱保存法,探讨以二甲基亚砜(DM- SO)为主的4种配方对健康人外周血自膜层中各类血细胞的冷冻效果。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聂慧芳穆丽萍刘宝庆郝建珍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冷冻
文献传递
血站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效期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血站在保存前用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制备的,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的保存效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用全密闭多联袋采集的全血,经离心法分离,去除大部分的血浆、血小板后,向红细胞内加入MAP红细胞添加剂, 混匀制成悬浮红细胞,通过...
聂慧芳张玉春薛双林张鹏李国英
文献传递
血液成分对光的吸收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本实验研究不同血液成分对240~800nm波长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①A、B、AB和O型血对光的吸收、透射规律相似;②全血、红细胞、血浆和血清在600~800nm时吸收率小于5%,而透射率达95%以上;③全血、红细胞、淋巴细胞在416.57±1.90、542.71±1.80、578.57±1.81nm,出现了典型吸收峰,血浆、血清仅在416.15±1.90nm处出现明显吸收峰.本研究为临床应用和血液光学性质等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参数.
陈祖林续正瑞聂慧芳张汝学金嗣芳
关键词:激光血液成分吸收率
血站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过程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探讨
2012年
观察制备血站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下简称:去白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FHb)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保存过程中的变化。用国产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四联袋)采集全血,按标准操作规程离心、分浆、红细胞悬浮于保存液(MAP液),并通过白细胞滤器,制成去白红细胞。随机提取400ml全血制备的去白红细胞25袋,每袋分出6份样品,置4℃冰箱保存,未过滤的悬浮红细胞同样留样做对照。于采血后1、7、14、21、28、35d,分别测f-Hb含量。d1去白红细胞f-Hb含量(71.04±8.31mg/L),高于悬浮红细胞(22.41±4.3mg/L)。
聂慧芳张玉春关晓梅梁世艳田育佼张芳马国宁李平
关键词:悬浮红细胞白细胞滤器游离血红蛋白留样保存液
血站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效期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血站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下称"去白红细胞"),在不同的保存时间段内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变化,为确定去白红细胞的保存效期,提供数据和参考依据。方法用一次性去白细胞四联血袋采集全血,按标准操作规程离心、分浆后,红细胞悬浮于MAP液中,并通过去白细胞滤器,制成去白红细胞。提取400 mL全血制备的去白红细胞21袋,每袋各留取样品管6管,置4℃冰箱保存。用未过滤的悬浮红细胞做对照。于采血后d1、d7、d14、d21、d28、d35,测2组红细胞ATP和2,3-DPG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去白红细胞与悬浮红细胞各对应天数的ATP含量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2组细胞各自d1和d35比较,去白红检验值为2 454.17±217.98,1 275.52±126.86;悬浮红检验值为2 270.83±220.99,1 190.76±86.95(P<0.05)。2组红细胞2,3-DPG含量,除d21外,其余各时间段比较均无差异。组内d1和d35比较,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去白红细胞在MAP液中保存至d35,其ATP含量(51.97%)与悬浮红细胞(52.44%)相似,均<70%。2,3-DPG含量优于悬浮红细胞。综合考虑其脆性、形态和游离血红蛋白变化等结果 ,我们推荐去白红细胞保存效期为28 d。
聂慧芳秦龑丽梁世艳关晓梅谢云田育佼张芳冯惟萍
关键词:效期
血小板浓缩液中电解质浓度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本中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C)中电解质改变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应用JSI-903钾钠氯分析仪测定PC在不同保存温度、保存方式、保存时间等条件下的电解质变化。结果①22℃振荡保存PC,保存时间72h对K+、Na+、Cl-、Ca2+浓度没有影响。②22℃振荡和静置两种方式保存PC,离子浓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4℃保存PC,Na+、Cl-、Ca2+浓度没有影响(P>0.05),K+浓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结果该PC制品在细胞代谢中的电解质变化指标完全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但应避免输注储存>72h的血小板。
聂慧芳李智芦明华张鹏岳磊李国英薛双林
血小板浓缩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血小板浓缩液和血清中的短链脂肪酸。所测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乳酸、丙酮酸和琥珀酸。血小板浓缩液中主要含有乙酸、乳酸、丙酮酸和珀琥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14、13.50、1.41和9.54。血清中含有乙酸、乳酸和丙酮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98、4.33和1.88。血清中未测到琥珀酸,血小板浓缩液中的琥珀酸可以认为主要是血小板的内容物。血小板计数与乳酸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取同体积室温保存0、24、48和72小时的血小板浓缩液进行测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增加。
包娜然卯新民聂慧芳
关键词:血小板浓缩液脂肪酸气相色谱法
血小板保存期间血小板计数和P-选择蛋白的变化被引量:8
2002年
探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保存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研究在 (2 2± 2 )℃条件下振荡和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有无差异。采用SysmexF 82 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机采血小板产品计数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定量检测机采血小板上清液中P 选择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 ,振荡与静置两种方法保存的血小板产品中血小板计数和P 选择蛋白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随保存时间延长 ,振荡和静置保存的血小板计数逐渐减少和P 选择蛋白逐渐增多 ,其中两组内的血小板计数在保存 0 - 72小时以内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保存 96 - 1 2 0小时后与保存前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振荡保存组 0 - 72小时内 ,每相邻 1天之间P 选择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 ,其余各时间段均有显著性差异 ;静置保存组 0 - 72小时内各时间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①使用CS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全密闭 5天保存袋 ,对血小板制品的有效保存期以 3天为宜 ;②在 (2 2± 2 )℃条件下 ,振荡保存的血小板在数量和质量上并不优于静置保存的血小板。
聂慧芳刘宝庆张润玲张玉春张支风袁春芳
关键词:血小板保存血小板计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