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新春

作品数:12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酰半胱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3篇NAC
  • 3篇IL-27
  • 2篇衰竭
  • 2篇双水平
  • 2篇双水平气道
  • 2篇双水平气道正...
  • 2篇气道
  • 2篇气道正压
  • 2篇噻托溴铵
  • 2篇羟脯氨酸
  • 2篇纤维化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呼吸衰竭
  • 2篇肺纤维
  • 2篇肺纤维化
  • 2篇氨酸
  • 2篇N-乙酰

机构

  • 11篇内江市第二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四川中医药高...
  • 1篇内江市中医医...

作者

  • 12篇胡新春
  • 7篇邓超英
  • 6篇孙杰
  • 5篇李昌波
  • 4篇杨劼
  • 2篇刘翱
  • 1篇段艮芳
  • 1篇朱艳
  • 1篇邓超英
  • 1篇张淑霞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四川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乙酰半胱氨酸与IL-27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研究IL-27与N-乙酰半光氨酸(NAC)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影响;方法经小鼠支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建立模型后,分为正常组(A组)、博莱霉素模型(BLM)组(B组)、BLM+IL-27组(C组)、BLM+NAC组(D组),各组分别于7、14、28 d处死小鼠5只,取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行肺组织肺泡炎、肺纤维化评分、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并对比;结果7 d肺泡炎评分:A组(1.00±0.00),B组(3.47±0.23),C组(2.17±0.13),D组(2.89±0.29);14 d肺泡炎评分:A组(1.00±0.00),B组(2.94±0.31),C组(1.92±0.16),D组(2.48±0.19);28 d肺泡炎评分:A组(1.00±0.00),B组(1.97±0.19),C组(1.38±0.18),D组(1.65±0.17)。7 d肺纤维化评分:A组(1.00±0.00),B组(1.82±0.22),C组(1.21±0.13),D组(1.51±0.26);14 d肺纤维化评分:A组(1.00±0.00),B组(2.64±0.32),C组(1.95±0.15),D组(2.13±0.16);28 d肺纤维化评分:A组(1.00±0.00),B组(3.48±0.14),C组(2.17±0.17),D组(2.96±0.18);7 d肺组织羟脯胺酸含量:A组(143.19±4.09),B组(281.83±8.31),C组(207.81±5.29),D组(231.49±3.97);14 d肺组织羟脯胺酸含量:A组(147.81±8.91),B组(317.63±6.30),C组(253.86±4.91),D组(289.73±5.09);14 d肺组织羟脯胺酸含量:A组(141.82±7.28),B组(381.97±5.49),C组(303.81±4.92),D组(358.29±7.38);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C、IL-27均有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进程的作用,但IL-27干预组小鼠肺泡炎评分、肺肺纤维化评分、羟脯胺酸含量均低于NAC干预组。故IL-27抑制肺纤维化进程的疗效优于NAC。
胡新春李昌波孙杰邓超英肖华毅刘翱
关键词:肺纤维化IL-27羟脯氨酸
BiPAP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BiPAP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氧疗、药物等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6h,判断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h后,治疗组在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PH无改善,而治疗组PH显著改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PaO2上升和PaCO2下降,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鼻面罩BIPAP通气适合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在改善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胡新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双水平气道正压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3年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记录两组患者吸人药物前、吸入药物6周和12周的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并记录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周和12周,实验组FEV1、FVC、IC、6MW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实验组为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莺度COPD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劼胡新春邓超英孙杰
关键词: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N-乙酰半胱氨酸与IL-27干预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IL-27与N-乙酰半光氨酸(NAC)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影响;方法:经小鼠支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建立模型后,分为正常组(A组)、BLM组(B组)、BLM+IL-27组(B组)、BLM+NAC组(...
胡新春李昌波邓超英肖华毅刘翱
关键词:羟脯氨酸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57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n=79)和对照组(n=78),对照组患者在平喘、解痉、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联合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衰竭症状、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89.87%(71/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57/7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心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动脉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圣·乔治医院呼吸问卷(SGRQ)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Bi-PAP联合舒利迭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孙杰李昌波汪煜胡新春代柳
关键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舒利迭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分析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8月收治的183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率为97.81%。抗菌药物品种共33种,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最多。按照用药频度(DDDs)排序,舒巴坦钠/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和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居于前三位。抗菌药物用药方式主要为二联用药,其次是单种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应用最少。共报告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7%。抽查病例中161例患者有病原学检测记录,检测率为87.98%。其中3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16.39%。结论该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总体合理,但在用药方式、用药起点、细菌培养阳性率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管理。
胡新春邓超英
关键词:抗菌药物呼吸内科
细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估细管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6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行细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行传统的粗导管闭式引流,观察治愈率、置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管周疼痛、感染、皮下气肿、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与置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周疼痛、管周感染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细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胡新春段艮芳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细管引流持续负压吸引
粘性放线菌败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病例资料 患者温XX,男,58岁,已婚,居民,因"畏寒发热伴右侧腰痛半天"于 2016年05月31日20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半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及寒战,后出现发热,体温未监测,伴头晕、流涕、咽痛,轻度干咳,右侧腰部间歇性胀痛及双膝关节酸软、隐痛,无放射痛及牵扯痛,无明显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无心慌心悸,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于家中自行服用药物(具体不详),后自觉体温下降.入院前1小时前,患者再次出现寒战后发热,自觉体温明显升高,急来我院急诊科就医,体温42.0℃,门诊以"发热待诊"收入呼吸内科.既往史及个人史:既往体检发现右侧肾结石,具体描述不清;10余年前我院体检发现"乙肝",因患者无相关症状,未行相关治疗,患者出生及工作于本地,无疫情接触史,无非洲工作史,有长期大量吸烟史.
李昌波胡新春杨劼邓超英张淑霞
关键词:粘性放线菌文献复习败血症畏寒发热体温下降尿路刺激症状
自发荧光电子气管镜肺活检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组织中单一、边界清楚、影像不透明、结节直径≤30mm、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所包绕,且无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等表现的肺部结节。SPN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研究发现正常人群普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发病率为0.2%,发病率较高。目前相关文献报道SPN的恶性比率不尽相同,从5%~69%不等,也有文献报道,SPN大部分为良性病变,小部分为恶性肿瘤,其中以腺癌为主,恶性程度高,绝大部分为早期肿瘤。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肿瘤性疾病。
胡新春李昌波孙杰邓超英刘翱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肺活检
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比索洛尔对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肌功能相关指标、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9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在基础治疗上吸入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口服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呼吸肌相关指标、运动耐力及用药安全性;随访12个月,记录急性发作次数、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呼吸肌功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脑钠肽、吸气时间比例和急性期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最大吸气压力、最大呼气压力、呼吸浅快指数和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心力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比索洛尔用于COPD稳定期治疗能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呼吸肌耐力和运动耐力。
胡新春邓超英杨劼朱艳孙杰
关键词:比索洛尔心室功能呼吸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