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对伊斯兰国际影响的客观认识——《伊斯兰与国际政治》介评被引量:1
- 2004年
- 胡继平
- 关键词:伊斯兰国际政治中东政治
- 日本国家的发展方向及其影响
- 当前,日本正处于政治、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也是外交安全战略重新定位的关键时期.这种转型和重新定位,受各种因素影响,使日本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存在若干不确定性,并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及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构建.本文介绍了中日外交与...
- 胡继平
- 关键词:外交关系
- 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与日本涉台立场变化被引量:14
- 2005年
- 胡继平
- 关键词:立场外交部长国防部长联合声明台湾海峡国联
- 历史和解与中日关系的发展被引量:1
- 2006年
-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 胡继平
- 关键词:中日关系历史认识靖国神社日本首相政治关系参拜
- 稳定中日关系必须克服四大障碍被引量:1
- 2014年
- 中日既是东亚两大强国,也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双边关系的稳定对维护地区及全球和平、增进两国人民福祉的意义,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但中日邦交正常化40余年来,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可谓越来越差,其原因在于双边关系的障碍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克服。
- 胡继平
- 关键词:稳定性中日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经济体人民
- 正视靖国神社问题背后的中日历史认识差异被引量:1
- 2014年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3年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遭到中国、韩国、美国、俄罗斯、欧盟等方面的官方抗议或批判,也遭到日本国内政界、舆论界的强烈批评。日本国内的反应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共同社12月28、29日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安倍参拜后的内阁支持率仍达55.2%。
- 胡继平
- 关键词:参拜靖国神社正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 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起点: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被引量:6
- 2022年
- 中日两国即将迎来邦交正常化50周年。50年来,中日两国努力寻求共识,增进理解互信,在贸易投资、技术交流、文化互鉴、环保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但围绕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及台湾问题等仍摩擦不断。中日关系发展的掣肘和症结何在,如何构建更为积极的中日关系?值此重要节点,回顾、梳理过去50年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从中汲取面向未来的智慧启迪,不忘邦交正常化的初心,从长远着眼,加强战略对话,以政治引领双边关系发展,在合作中增进共同利益,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不但有关两国人民福祉和地区发展,也是影响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国际论坛》编辑部邀请国内知名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历史、影响因素与挑战、中日海洋问题、日本对华认知、两国环保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现将相关内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 杨伯江胡继平胡令远黄大慧丁红卫
- 关键词:中日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对日外交环保合作
- 东北亚变局中的两个重点问题被引量:2
- 2020年
-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北亚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领土争端、历史和解难题、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和对立等,起因可以追溯到近代的中国清王朝衰落、西方列强掠夺、日本对外侵略殖民。目前这一地区也在酝酿着历史性的变化。当前主要有两个重点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朝鲜半岛局势在经历了两年的缓和之后,面临又一个关键时刻。朝鲜走向拥核,原因和过程非常复杂,很难简单说是哪一方的责任。
- 胡继平
- 关键词:领土争端朝鲜半岛局势
- 从新防卫大纲看日本安全战略的调整方向被引量:9
- 2005年
- 胡继平
- 关键词:《防卫计划大纲》国防建设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