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阳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bin蛋白在GTS-21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调控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Erbin蛋白在GTS-21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胞壁酰二肽(MDP)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正常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S组),MDP组(M组):MDP(10μg/ml),GTS-21组(G组):MDP(10μg/ml)+α7nAChRs特异激动剂/GTS-21(50μg/ml),Erbin shRNA干扰组(R组):MDP(10μg/ml)+GTS-21(50μg/ml)+Erbin shRNA。在MDP刺激后1,6,24h时间点提取标本,每个时间点10个样本。Western检测Erbi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Erbin的免疫定位,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印迹)检测NF-κB活化,ELISA检测TNF-α、IFN-γ等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MDP刺激后,Erbin表达升高,NF-κB活性增强,TNF-α、IFN-γ水平显著增加;与M组相比,G组Erbin表达明显升高(P<0.05),NF-κB活性降低(P<0.05),TNF-α、IFN-γ水平均下降(P<0.05),与G组相比,R组Erbin表达明显下降(P<0.05),NF-κB活性增强(P<0.05),TNF-α、IFN-γ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Erbin蛋白是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MDP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关键调控蛋白,起负调控作用。
- 宋学敏胥阳王成夭李建国王焱林乐林丽梁辉
- 关键词:胆碱能抗炎通路ERBINSHRNA负调控
- 多次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评价多次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3~4月龄,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慢性脑缺血组(Is组)、右美托咪定治疗1组(DXM,组)和右美托咪定治疗2组(DXM2组)。Is组、DXM,组和DXM:组采用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大鼠慢性前脑缺血模型。DXM.组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前30min、结扎后3、12、24和48h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μg/kg,DXM,组结扎后3、12、24和48h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μg/kg。结扎后2周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大鼠取海马,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计算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Bc1-2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s组于定位航行实验第2天至第5天、DXM,组和DXM:组于实验第2天逃避潜伏期延长,IS组、DXM.组和DXM:组第1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细胞凋亡率增加,Bc1-2表达上调(P〈0.05);与Is组比较,DXM,组和DXM:组于定位航行实验第3天至第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第1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降低,Bc1-2表达上调(P〈0.05);DXM.组与DXM:组间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 何福娟王成天成淑悦彭勉胥阳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脑缺血
- 乙酰胆碱受体对胞壁酰二肽激活小鼠巨噬细胞NLR2/RIP2通路的调控作用
- 2013年
- 目的 评价乙酰胆碱受体对胞壁酰二肽(MDP)激活小鼠巨噬细胞Nod样受体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NLR2/RIP2)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RAW264.7细胞长至对数生长期时,接种于12孔培养板(细胞密度1&#215;106个/ml,2 ml/孔),108个培养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6),正常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M组加入MDP,终浓度为10 μg/ml;G组同时加入MDP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激动剂GTS-21,终浓度分别为10、50 μg/ml.分别于MDP孵育1、6、24h时取12个培养孔,取细胞悬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LR2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RIP2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M组不同时点NLR2 mRNA、RIP2、TNF-α和HMGB1的水平升高(P<0.05);与M组比较,G组不同时点NLR2 mRNA、RIP2、TNF-α和HMGB1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 乙酰胆碱受体可抑制MDP激活小鼠巨噬细胞NLR2/RIP2通路转导.
- 胥阳宋学敏王成夭李建国王焱林
- 关键词:胆碱能激动剂巨噬细胞
- 电针足三里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严重烫伤大鼠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ay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n=8):假烫伤(NC)组、烫伤(Tem)组、足三里+烫伤(ST36)组、非经非穴+烫伤(NA)组和足三里+烫伤+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建立大鼠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足三里"穴取双侧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下5mm处;烫伤后立即行(3V,2ms,3Hz)脉冲电流持续刺激12min,每8h刺激1次。烫伤后48h,经右颈总动脉取血,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PT、APTT、TT和Fb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TNF-α、IL-1β、IL-6和HMGB1的水平。结果:严重烫伤后48h,烫伤组大鼠血浆PT、APTT缩短,TT延长,Fbg升高;与烫伤组相比,电针足三里组大鼠PT、APTT延长(P<0.05),TT缩短(P<0.05),Fbg含量下降(P<0.05);同时,烫伤使大鼠血浆IL-1β、IL-6和HMGB1水平明显增高;而TNF-α并未发现明显变化;针刺足三里后血浆IL-1β、IL-6和HMGB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α-BGT的处理显著逆转针刺足三里这一效应;非经非穴组、α-BGT组PT、APTT、TT和Fbg,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HMGB1水平与"足三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明显改善严重烫伤后大鼠的凝血功能状态,降低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该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含α7亚基N型胆碱能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实现的。
- 胥阳宋学敏李建国王焱林王成夭
- 关键词:足三里凝血功能胆碱能抗炎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