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帮荣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济宁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修复前后:膝关节参数变化的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背景: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膝前痛在临床实践中是有意义的,但没有在膝关节参数测量下证实。目的:通过分析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前后患者髌骨轴位X射线片上的相关参数,得出髌骨轴位片上对髌股关节紊乱最具临床意义的有效参数。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科收治的50例膝前痛患者,OuterbridgeⅠ-Ⅲ级患者45例在关节镜下松解外侧支持带、修整关节软骨,另5例软骨损伤OuterbridgeⅣ级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的膝关节表面置换。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外侧支持带松解后患者髌股指数、倾斜角及合适角均明显缩小(P<0.05或P<0.01),而外侧髌股角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且髌骨运动轨迹恢复到原来相对应的股骨髁中央位置,同时未观察到关节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髌骨半脱位等并发症。说明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治疗髌股外侧高压引起的膝前痛是有意义的。
- 隋金颇葛帮荣谢士成段国庆张元民赵晓伟
-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损伤髌股关节紊乱膝前痛倾斜角膝关节置换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附22例报告)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22例髋关节强直(26个髋关节)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步态基本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 隋金颇张元民葛帮荣谢士成宋富强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置换人工关节
- 自体骨植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体骨植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髋臼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髋)髋臼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分析,根据骨缺损情况进行髋臼自体骨植骨(结构性植骨、颗粒植骨)。结果 50例获平均随访24.2个月,49例髋臼植骨处愈合。术后2周Harris评分67~82分,平均79.5分;术后1年86.5~94.6分,平均91.3分。结论髋臼自体骨植于髋臼骨缺损处,可以恢复髋臼的完整性,增加髋臼的骨覆盖,提高THR术后髋臼假体的稳定性。
- 隋金颇葛帮荣张元民赵晓伟谢士成刘庆宽
- 关键词:髋臼缺损全髋关节置换术植骨自体骨
- 安全留置针与普通留置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情况比较
- 2013年
- 目的:比较安全留置针和普通留置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 0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 000例,安全留置针组使用安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普通留置针组使用普通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比较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撤芯失败率、针刺伤发生率及价格接受情况。结果:安全留置针可增加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撤芯失败率(P<0.05),减少针刺伤发生率,费用接受情况低于普通留置针(P<0.05)。结论:安全留置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效果优于普通留置针。
- 葛帮荣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留置针针刺伤
- 视频宣教在老年人肺功能测定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视频宣教在老年人肺功能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肺功能测试前观看宣教视频和操作者讲解相结合;对照组患者在肺功能测试前讲解相关知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成功率,并记录操作检查时间。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检测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宣教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肺功能检测的成功率及缩短肺功能检测时间。
- 丰丙娣葛帮荣
- 关键词:肺功能
- 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翻修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28例患者进行随访,用Harris评分法,对人工髋关节翻修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6~48(34.0±8.6)个月.27例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翻修术后发生感染,给予清创灌洗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得到控制.术前Harris评分(45.0±14.9)分,术后(89.0±10.2)分,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P=0.0042).结论 疼痛性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的翻修原因,术中应根据患者年龄、骨缺损的类型等选择不同的假体类型,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功能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 谢士成隋金颇葛帮荣
- 关键词:髋关节修复外科手术假体
- 膝关节参数在膝前疼痛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背景:膝关节参数如合适角异常对于膝前疼痛有统计学意义已在CT测量下证实,但是没有在临床手术实践中证实。目的:通过对膝前疼痛患者髌骨X射线轴位片上的合适角、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倾斜角等参数的测量,分析这些参数对膝前疼痛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不同程度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膝前痛患者50例患者的50个膝关节,测量髌骨X射线轴位片上合适角、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倾斜角参数,同时与50例无膝前痛仅存在半月板损伤的50个膝关节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髌骨X射线轴位片的合适角及髌股指数、倾斜角对于膝前疼痛有显著性差异,外侧髌股角无显著性差异。髌骨X射线轴位片的合适角、髌股指数对由髌股关节紊乱导致的膝前疼痛患者有重要的诊断治疗价值,是对髌股关节紊乱具有临床意义的有效参数。
- 隋金颇葛帮荣杨文锋段国庆张元民赵晓伟谢士成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倾斜角髌股关节紊乱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 2012年
- 血管迷走反射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术中、术后,如不能及早发现而延误治疗可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术前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术中、术后细心观察,及早发现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并精心护理是保证患者尽早脱离危险的关键。
- 葛帮荣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血管迷走反射护理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27例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7例30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一期单膝置换24例,双膝同时置换3例,均采用后方稳定性假体。结果:本组随访3月~33月,平均24月。应用HSS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23膝,良4膝,可3膝,差0膝。优良率90%。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隋金颇谢士成葛帮荣段国庆
-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