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艺辛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珠江三角洲PRD05孔的高分辨率介形类记录与晚第四纪古环境重建被引量:28
- 2008年
- 对珠江三角洲西江河口附近PRD05孔(113°11′02″E,22°31′24″N)的岩性和介形类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受海平面变化和河流作用的影响,研究区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次环境变化。26600aBP以前为河流环境,底部为河道沙砾沉积,随后水动力条件减弱,发育河漫滩沉积。26600—13400aBP前期发育泛滥平原相沉积,后期受末次冰期的影响,本区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泛滥平原相沉积的上部风化成杂色黏土。珠江口地区冰后期海侵应开始于约13400aBP。13400—9000aBP为海侵初期,本区形成沼泽相沉积。9000—4850aBP为全新世大海侵时期,本区为持续的河口海湾环境,发育以海相—半咸水型为主的介形类动物群,发生了3次小规模的海平面波动,导致水体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介形类动物群的组成和丰度。最大海侵发生于7500—7140aBP之间,PRD05孔主要介形类属种的丰度在这一阶段达到全新世最大值。4850aBP以来为持续海退期,河流作用增强,本区逐渐转变为上三角洲平原环境。
- 刘春莲Franz T Fursich董艺辛车晓光陈亮庄畅
-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介形类高分辨率晚第四纪古环境
- 三水盆地古近系(土布)心组黑色页岩中黄铁矿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8
- 2006年
- 黄铁矿是富有机质沉积的特征矿物。根据TOC/S、TOC/DOP、S/Fe关系以及S-TOC-Fe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对三水盆地古近系土布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中沉积黄铁矿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土布心组红岗段黑色页岩的黄铁矿有成岩黄铁矿和同生黄铁矿两种成因组分。红岗段下部(亚段A)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底部水体以弱氧化条件为主,硫酸盐还原作用发生于沉积物/水界面以下,黄铁矿为成岩成因,其形成主要受有机质的限制。红岗段中上部(亚段B和C)的沉积条件变化频繁,其有机碳含量变化幅度大。富有机质(TOC>4%)岩层形成于缺氧的底部水体条件下。水体中可含H2S,碎屑铁矿物在埋藏之前即与之在水体中反应形成同生黄铁矿。这一过程不受有机质的限制,而是受活性铁与H2S接触时间的限制。同时,由于大量淡水输入导致硫酸盐浓度的降低,从而对硫化物形成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低有机质(TOC<4%)样品,黄铁矿由同生和成岩组分组成。其中以成岩黄铁矿为主,其形成过程主要受有机质限制,而同生黄铁矿受铁矿物与H2S接触时间的限制。
- 刘春莲董艺辛车平Franz T Fürsich石贵勇陈亮严伟术
- 关键词:黑色页岩古近系三水盆地
- 珠江三角洲中部晚第四纪微体动物群对海平面变化的生态响应研究
- 晚第四纪之研究对地球的未来环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沿海地区,环境变化尤其是海平面的波动变化不断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因直接受到海平面升降的影响,河口三角洲地区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地处亚热带、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的珠江三角洲是...
- 董艺辛
-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地球化学海平面变化生态响应沉积学
- 文献传递
- 微体动物化石古水深重建的替代性指标--聚类分析
- 董艺辛刘春莲曲日涛吴土荣赵飞
- 关键词:有孔虫介形类古水深聚类分析
- 晚第四纪热带边缘海微体古生物群与季风气候的演变特征
- 南海南部属典型的热带边缘海,位于西太平洋-东印度洋暖池区内,是南海与东亚夏季风的爆发源地。本项研究通过对该海区不同区域的沉积柱状样进行高分辨率的综合地层年代学与古环境替代性指标分析,建立了晚更新世以来热带边缘海的高分辨率...
- 陈木宏向荣刘建国张兰兰董艺辛
-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
- 文献传递
- 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微体动物群生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晚第四纪之研究对地球的未来环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沿海地区,环境变化尤其是海平面的波动变化不断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处于沿海地区的河口三角洲,由于直接受到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因此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此处的沉积物为研究提供了...
- 董艺辛
- 关键词:晚第四纪珠江三角洲有孔虫介形类古生态学
- 文献传递
- 广东三水盆地古近系(土布)心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指示的氧化还原条件被引量:2
- 2006年
- 古近系心组红岗段是广东三水盆地的主要生油层,以一套黑—灰黑色页岩沉积为主,其富含有机质、纹层理发育良好的岩层与相对贫有机质、含微体生物化石的微扰动层交替出现。根据纹层状页岩与生物扰动页岩的C-S-Fe关系以及对氧化还原条件敏感的痕量元素(Mo、U、V、Co、Ni、Pb和Cu)地球化学记录,对这两种不同岩相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水体氧化还原条件进行了分析。纹层状页岩的TOC、S含量和DOPT值均较高,TOC-S、TOC-DOPT显示较弱的相关性;而生物扰动页岩的TOC、S含量和DOPT值相对较低,TOC-S、TOC-DOPT相关性显著。痕量元素在两种岩相中的分布也有差别,各元素在纹层状页岩中的丰度均高于生物扰动页岩,尤其是Mo和U具有较高的丰度水平、且在不同岩相中显示明显差别。黑色页岩中的C-S-Fe关系和痕量元素(特别是Mo和U)分布反映了心组红岗段沉积时期湖盆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生物扰动页岩沉积期间,底部水体主要为氧化环境,间歇性出现贫氧条件,硫酸盐还原作用发生于沉积物/水界面及其以下沉积物中。纹层状页岩形成于缺氧的底部水体条件下,水体和沉积物中均可含H2S,为有机质保存以及对氧化还原条件敏感的痕量元素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 刘春莲石贵勇秦红董艺辛车平陈亮严伟术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氧化还原条件黑色页岩古近系三水盆地
- 珠江三角洲中部大鳌平原晚第四纪古生物记录及环境演化被引量:12
- 2012年
-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主要的三角洲之一,人口密集,在未来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此该地区的海平面变化研究尤为重要。有孔虫、介形类等微体动物是半咸水中最重要的生物类群,对海平面变化非常敏感,虽然已有许多涉及研究区微体化石的研究,但该地区微体化石定量分析还未开展,详细的古环境演化过程亦有待阐明。本文利用取自珠江三角洲中部大鳌子平原的5个钻孔的岩芯进行分析,对其中PRD05和PRD04钻孔进行详细的微体动物群定量分析和宏体动物群分析,结合各钻孔沉积学及磁化率特征及其他3个钻孔测年样品的微体、宏体动物群分析,讨论了珠江三角洲中部的环境演化过程。微体动物根据已有水深分布资料,划为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近岸和远岸两种类型,借以讨论海平面变化。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中部晚第四纪的古环境由钻孔中从下到上7个层位的划分体现为3个沉积阶段:1)低地沉积阶段(14340cal.aB.P.前),包括基岩及其风化层(层位A),末次冰期前和期间的河流沉积环境(层位B);2)全新世海侵阶段(14340~2860cal.aB.P.),包括障壁后沉积(层位C,14340~6480cal.aB.P.)和河口湾沉积(层位D,6480~2860cal.aB.P.);3)高地沉积阶段(2860cal.aB.P.至今),包括砂坝环境(层位E,2860~230cal.aB.P.)和三角洲平原沉积(层位F,230cal.aB.P.至今)。其中全新世海侵阶段的河口湾沉积,主要由微体动物群特征反映了更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化,包括全新世伊始的快速海侵(D1亚层);海侵速率降低(D2亚层);海平面显著上升(D3亚层);海平面范围最大(D4亚层),海平面最高(约5700cal.aB.P.);海平面快速降低(D5亚层);小规模海平面波动(D6亚层)。
- 董艺辛刘春莲陈木宏曲日涛吴土荣赵飞
-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有孔虫介形类
- 珠江三角洲微体生物群的环境意义
- 珠江三角洲是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在珠江口湾内堆积而成的复合三角洲,自晚更新世开始形成.微体生物是珠江河口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记录中的重要组分,是重建第四纪环境变化极为有效的指标.本文样品取自PD孔岩心,钻孔位于珠江三角洲...
- 董艺辛刘春莲杨小强陈亮严伟术庄畅
- 关键词:微体生物群有孔虫介形类晚第四纪珠江三角洲环境演化
- 文献传递
- 珠江三角洲PD孔沉积物的碳氮记录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3
- 2006年
- 对位于广州番禺东涌镇PD孔的三角洲沉积物进行了有机碳、陆源有机碳和碳氮比值分析,结合微体古生物和^14C年代资料,将岩心划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23.88~21.71kaBP)有机碳、陆源有机碳含量递增,存在大量有孔虫和介形虫,反映海侵作用逐渐减弱;阶段Ⅱ(21.71~3.79kaBP)是一层花斑黏土,有机质含量极低,指示风化作用强烈;阶段Ⅲ(3.79~2.88kaBP)碳氮比值、陆源和内源有机碳比值的变化在平衡状态波动,指示海平面上升的海陆过渡环境}阶段Ⅳ(2.88kaBP以来)陆源有机碳比重和碳氮比值较高,主要为受河流作用控制的陆相沉积,气候温暖湿润,陆源碎屑丰富。
- 高芳蕾杨小强董艺辛梁秋花周文娟
- 关键词:有机碳晚更新世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