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慧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印迹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印迹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转录
  • 2篇晚期
  • 2篇酶链反应
  • 2篇局部晚期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化疗
  • 2篇合酶
  • 2篇放疗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机构

  • 4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陈曦
  • 4篇蒋慧
  • 4篇王旭东
  • 4篇张光林
  • 2篇占红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P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复制蛋白A1(RPA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0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PA1 mRNA及蛋白的半定量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肝细胞肝癌患者中RPA1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RPA1 mRNA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635±0.228 vs.0.448±0.186,P<0.05)。RPA1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876±0.205 vs 0.727±0.153,P<0.0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 mRNA的表达在临床分期Ⅰ+Ⅱ组低于Ⅲ+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71±0.190 vs.0.744±0.184,P<0.0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蛋白的表达在临床分期为Ⅰ+Ⅱ组低于Ⅲ+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2±0.155 vs.0.965±0.188,P<0.0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肝癌组织分级、是否有乙肝表面抗原、淋巴转移、门脉癌栓等临床病理特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张光林占红王旭东蒋慧陈曦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蛋白质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肝癌组织RPA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肝癌组织中RPA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0份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PA1 mRNA及蛋白的半定量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RPA1 mRNA、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在肝癌组织中,RPA1 mRNA、蛋白的表达在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肝癌组织中,RP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肝癌组织分级,是否有乙肝表面抗原,有无淋巴转移及门脉癌栓等临床病理参数中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RP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其与肝癌发生有关。
张光林王旭东占红蒋慧陈曦
关键词:肝肿瘤蛋白质印迹
调强放疗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培美曲赛+顺铂( PC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P组52例,E组48例。 P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PC方案同步化疗,E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依托泊苷+顺铂( EP方案)同步化疗。两组放疗期间同步化疗2个周期,共完成化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90例( P组46例、E组44例)按计划完成治疗,10例( P组6例、E组4例)未完成第4次化疗。 P组总有效率81.8%,E组60.8%,两组比较P<0.05。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 P组、E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63.6%、58.6%,2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1%、52.1%,2年无区域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5.4%和45.6%,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40.9%、41.3%;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以Ⅰ~Ⅱ级为主,只有少数达Ⅲ级,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临床可耐受。
张光林王旭东蒋慧陈曦
关键词:腺癌培美曲赛调强放疗同步放化疗
^(18)F-FDGPET-CT引导下同期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引导下同期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A、B、C组,A组在CT引导下行均匀剂量调强放射治疗,B组在CT引导下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C组在18F-FDG PET-CT引导下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3组放疗第1、4周同步采用TP或FP方案进行化疗,放疗结束后1个月均行原方案辅助化疗3~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其近期疗效、早期放射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9.1%,B组为100%,C组为100%;B、C组总有效率与A组比较,P均<0.05。A、B、C组2 a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3%、95.5%、100%,2 a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3.3%、90.9%、100%;C组2 a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与A组比较,P均<0.05。3组早期放射反应比较,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引导下同期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安全、有效。
张光林王旭东蒋慧陈曦
关键词:鼻咽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