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111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脑卒中偏瘫的针灸治疗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2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及心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残损及残疾水平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显著高于对照组61.9%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治疗组上下肢体运动评定(FM A)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且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偏袒患者的疗效,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 蒋金鹏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灸疗效分析
- 脑卒中偏瘫早期介入康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正规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初发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为康复组(56例)和对照组(34例)。康复组在发病3个月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发病3个月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采用Brunnstrom偏瘫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runnstrom偏瘫分级标准评分无统计学意义(x2=0.074,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康复组的Brunnstrom偏瘫分级标准评分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9.32,P<0.01)。结论:在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孙丽蒋金鹏车媛刘兰
- 中风后抑郁症细胞凋亡及逍遥散加减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肝郁脾虚型中风后抑郁症(PS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逍遥散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61例PSD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以逍遥散加减为主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等级评分,与40例健康志愿者作比较。结果:肝郁脾虚型PSD组治疗前淋巴细胞凋亡率、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逍遥散加减治疗后肝郁脾虚型PS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郁脾虚型PSD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肝郁脾虚型PSD的发病过程存在着细胞凋亡,而且逍遥散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 蒋金鹏车媛刘洪武
-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症细胞凋亡逍遥散
- 超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5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并分别在卒中后7 d、30 d和90 d,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或抑郁水平,统计相关指标。结果:卒中后7 d、30 d和90 d对照组PSD、重度PSD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卒中后30 d、90 d对照组自杀倾向高于观察组,卒中后90 d对照组新发、PSD转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2,x2=13.74;P<0.05)。结论:PSD可发生于卒中后各个时间段,多数可自行转归;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降低PSD发生风险。
- 车媛张云蒋金鹏
-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康复护理
- 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3
- 2015年
- 目的:评价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镜像疗法,采用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运动研究测试(ARAT)及改良Barthel指数(BMI)评定量表,分别评价患者总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以YD-5500生物反馈治疗仪测量桡侧腕伸肌表面肌电数值。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MA、ARAT、MBI评定以及肌电信号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MA、ARAT、MBI评定以及肌电信号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t=4.55,t=5.84,t=9.14;P<0.05)。结论: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确实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 蒋金鹏刘洪武王志双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 传统中医针灸结合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 :研究针灸结合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
- 蒋金鹏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疗法按摩疗法
-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肌痉挛康复护理的方法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对98例PVS患者采取治疗与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运动、针刺疗法及按摩等康复护理方式,采用国际通用修订的MAS分级法对患者痉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经相关治疗和康复护理后,患者上、下肢的肌张力明显改善(x2=17.04,x2=14.04;P<0.01)。结论:良肢位的摆放及肢体运动康复护理训练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只需康复护理人员掌握训练方法和技巧,则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肌肉痉挛的发生,减少PVS患者痛苦。
- 车媛蒋金鹏曹樱花
- 关键词:康复护理持续性植物状态痉挛肌张力
- 平衡针灸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80例被引量:55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平衡针灸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选用平衡穴位肩痛穴 (BP LE6 )、颈痛穴 (BP UE9) ;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 平衡针灸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针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平衡针灸是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 王文远田波刘岚张莉芳窦中梅蒋金鹏齐迎春
- 关键词:平衡针灸颈源性肩周炎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