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钜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EM水电解IrRu基一体化氧阳极性能研究
- 许军元刘高阳蒋钜明王新东
- 一种粉体材料电导率与膜电极阻抗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一种粉体材料电导率与膜电极阻抗的装置及方法,可满足两种测量模式。对于粉体材料电导率测量模式:将制备的粉体压块被测样置于被测样小室,组装模具进行测试,分别获得粉体的电子阻抗和总阻抗,结合阻抗并联公式获得质子阻抗,计算...
- 王新东刘高阳许军元刘桂成蒋钜明王一拓彭冰霜
- 文献传递
-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用阳极气体扩散层
- 2013年
- 采用刷涂法在钛网基体上制备扩散层,结合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水电解池中的交流阻抗及极化曲线测试,探讨浆料中PVDF、PTFE和锑掺杂二氧化锡(ATO)配比对阳极扩散层厚度、阻值、孔隙率、疏水性和单体电池性能的影响。PVDF与PTFE添加量的增加,使阳极扩散层的厚度增加、阻值增大、孔隙率下降及疏水性增强;PVDF对阻值、孔隙率的影响更大。合理的m(ATO)∶m(PVDF)∶m(PTFE)为15∶1∶2,在常压、80℃下,电流密度为1 A/cm2时,槽压仅为1.59 V。
- 刘高阳蒋钜明王新东
- 关键词:水电解
- 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担载IrO_2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 2014年
- 在非氯盐体系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粉体材料,分析锑掺杂浓度、前驱体pH值和前驱体煅烧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采用优化的Adams法,以纳米ATO粉体为载体,制备担载型析氧催化剂二氧化锒(IrO_2)/ATO,并进行XRD分析、电化学阻抗及极化曲线测试。制备ATO粉体电导率最大时(0.581 S/cm)的条件为:Sb掺杂浓度10%,pH值为3.5,煅烧温度为600℃。采用IrO_2/ATO催化剂的单体电池,在800mA/cm^2、80℃时,所需槽电压仅为1.40V。
- 刘高阳许军元蒋钜明王新东
- 关键词:水电解
- 热分解法制备SPE电解池一体化氧阳极被引量:2
- 2014年
- 以氯铱酸为前驱体,钛网为支撑体,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一体化IrO2/Ti氧阳极,热压法制备膜电极组件(MEA)。用SEM、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极化曲线及单体电解池测试,研究煅烧温度对氧阳极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在300℃、350℃及400℃煅烧制备的氧阳极,表面以裂缝为主,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裂纹的宽度减小,孔隙率增加;在450℃、500℃煅烧制备的氧阳极,表面裂纹基本消失,同时生成致密的催化剂簇。400℃煅烧制备的氧阳极的析氧催化活性最好,在50℃、500 mA/cm2时,单体电解池可稳定运行203 h。
- 蒋钜明刘高阳许军元王新东
- 关键词:热分解氧化铱
- 一种粉体材料电导率与膜电极阻抗的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一种粉体材料电导率与膜电极阻抗的测试装置,可满足两种测量模式。对于粉体材料电导率测量模式:将制备的粉体压块被测样置于被测样小室,组装模具进行测试,分别获得粉体的电子阻抗和总阻抗,结合阻抗并联公式获得质子阻抗,计...
- 王新东刘高阳许军元刘桂成蒋钜明王一拓彭冰霜
- 文献传递
- PEM水电解池运行参数研究
- 刘高阳许军元蒋钜明王新东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在0.4 V的恒电位模式下进行了90 h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稳定性测试,电池性能衰减率为94.63%。采用三电极技术对电极电位进行实时监测。随着电流密度的减小,阴极过电位减小、阳极过电位增加,电池性能的衰减主要来自阳极性能的损失。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及等效电路,对MEA性能的衰减机理进行了解析,并从MEA关键材料的结构变化进行了验证。MEA微结构的变化,导致电池内阻增大了3.19倍,主要表现为阳极扩散层的剥离及微孔层中碳粉的脱落;阳极催化层结构的瓦解导致阳极电化学反应的法拉第阻抗显著增大。
- 刘桂成姜颖蒋钜明王新东
- 关键词:稳定性交流阻抗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高效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高效膜电极组件结构和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膜电极采用质子交换膜为电解质膜,阴阳极催化剂分别采用铂钌黑和铂黑催化剂,分散剂为异丙醇和二次蒸馏水。在其制...
- 王新东刘桂成王萌王一拓周红伟刘高阳姜颖蒋钜明吴旭苹彭冰霜
- 文献传递
-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析氧电催化复合材料合成、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WE)制氢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视为未来全球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优先选择.析氧电催化剂是PEMWE制氢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其表面的析氧反应(OER)可逆性差、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为了提高析氧过程反应动力学,需要研制高效的电催化剂.本文从材料组分与结构的角度出发,采用具有质子传导特性的复合载体,探索微结构可控复合载体材料的合成技术,开发出一系列的高效氧电极复合载体材料以及载体催化剂.实现载体材料高质子、电子导电性及微结构的可控优化,对于PEMWE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 王新东刘高阳许军元蒋钜明黄敏李庆峰
- 关键词: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