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付文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电信号
  • 3篇肌电控制
  • 3篇肌电信号
  • 3篇假手
  • 3篇表面肌电信号
  • 2篇信号采集
  • 2篇信号采集模块
  • 2篇在线识别
  • 2篇多自由度
  • 2篇残肢
  • 1篇电诊断
  • 1篇时域
  • 1篇稳定性
  • 1篇模式识别
  • 1篇模式识别系统
  • 1篇开环控制
  • 1篇康复
  • 1篇康复医学
  • 1篇康复医学工程
  • 1篇老年

机构

  • 7篇清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蔡付文
  • 7篇王人成
  • 3篇李芳
  • 3篇郑双喜
  • 2篇姜明文
  • 2篇王敬章
  • 2篇王爱明
  • 2篇罗志增
  • 1篇王广志
  • 1篇金德闻
  • 1篇李广庆
  • 1篇刘宏
  • 1篇张济川
  • 1篇朱德有
  • 1篇王茂斌
  • 1篇姜力
  • 1篇吴方芳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残疾人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指多自由度假手用肌电控制能力检测训练方法
一种为安装基于模式识别的肌电控制多指多自由度假手用肌电控制能力检测训练方法。技术方案是:包括下列步骤:用信号采集模块采集残肢表面肌电信号数据;利用信号分析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采集的残肢表面肌电信号具有可分...
王人成罗志增郑双喜蔡付文王爱明
文献传递
低成本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改进原有矢状面人体步态分析系统,增加额状面运动轨迹和肌电信号检测功能,完善系统软件,使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方法:增加部分硬件,改进运动轨迹检测步骤,优化标志点自动识别算法和软件流程。结果:该系统可以检测与分析矢状面和额状面运动轨迹、地面反力和表面肌电信号,并且能够对患者平衡控制功能进行训练治疗。结论:额状面的肩摇晃系数、髋内收和内旋系数、脚面侧翻角度等参数,弥补了单一矢状面运动分析的不足,新系统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矢状面人体步态分析系统的功能,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功能齐全的步态分析工具。
蔡付文王人成李广庆王茂斌
多指多自由度假手用肌电控制能力检测训练方法
一种为安装基于模式识别的肌电控制多指多自由度假手用肌电控制能力检测训练方法。技术方案是:包括下列步骤:用信号采集模块采集残肢表面肌电信号数据;利用信号分析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以确定采集的残肢表面肌电信号具有可分...
王人成罗志增郑双喜蔡付文王爱明
文献传递
多指假手肌电控制实验系统的研究
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控制假肢的主要生物信息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肌电假肢技术不断成熟,性能不断提高。但市场上的大多数肌电前臂假肢手部只有一个自由度,即简单的张合运动,很难满足广大截肢者对假手多功能和操作灵活的要...
王敬章王人成蔡付文李芳姜明文
关键词:康复医学工程表面肌电信号
文献传递
基于SD方法的老年人平衡控制机理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该文用平衡控制机理研究年龄增长对人体平衡控制能力的影响。利用三维运动跟踪系统对6名老年人及8名年轻人进行了平衡测试,根据SD(stabilogram-diffusion)分析方法,讨论老年人和年轻人平衡控制机理的差异。结果显示:老年受试者在开环控制体现更多不稳定性,闭环控制反馈控制活动明显延迟;与年轻受试者相比,老年受试者6个评估参数(短时间间隔扩散系数,长时间间隔扩散系数,短时间间隔Hurst指数,长时间间隔Hurst指数,开、闭环控制临界点时间间隔及位移变化均方差)值均有所增加,其中有3个参量(短时间间隔扩散系数,开、闭环控制临界点时间及位移变化均方差)具有显著性差异。
吴方芳蔡付文王人成金德闻张济川王广志
关键词:稳定性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域处理方法
肌电信号(EMG)因可以无创地检测肌肉电活动,而在肌电假肢、康复机器人、人体运动康复评估、神经肌肉生物反馈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sEMG属于随机信号,其分析方法包括时域法、频域法、时频域分析法和参数化模型法等许多。本文介绍...
王敬章王人成蔡付文李芳姜明文
关键词:电诊断表面肌电信号
文献传递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手指运动模式识别系统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指运动模式识别系统。方法:研发了基于有源电极的sEMG检测装置和包含信号采集、分析、离线识别和在线识别模块的配套软件。结果:该系统能够同时采集4个通道sEMG数据,用16种时域、频域和时频域方法对其分析,并可以对7种sEMG特征提取及分类方法进行对比研究,还能在线控制假手。结论:本系统为多指、多自由度假手sEMG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该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手指运动模式识别,而且也可以用于人体其他运动模式的sEMG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器的对比研究。
王人成郑双喜蔡付文姜力朱德有刘宏李芳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模式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