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奕川

作品数:26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潮州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尿道
  • 9篇电切
  • 9篇膀胱
  • 7篇电切术
  • 7篇尿道电切
  • 7篇经尿道电切
  • 7篇膀胱炎
  • 6篇射精
  • 6篇射精管
  • 6篇腺性
  • 6篇腺性膀胱炎
  • 5篇移行细胞
  • 5篇移行细胞癌
  • 5篇射精管梗阻
  • 5篇尿道电切术
  • 5篇细胞
  • 5篇细胞癌
  • 5篇经尿道电切术
  • 5篇梗阻
  • 5篇膀胱移行细胞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潮州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6篇蔡奕川
  • 16篇姚友生
  • 11篇黄海
  • 10篇王涛
  • 9篇林明恩
  • 5篇潘涟春
  • 5篇李迎东
  • 5篇黄健
  • 4篇詹振声
  • 3篇陈楚槐
  • 2篇王家伟
  • 2篇陈祥鹏
  • 1篇王一峰
  • 1篇郭正辉
  • 1篇韩金利
  • 1篇沈昌里
  • 1篇柯楚琴
  • 1篇谢文练
  • 1篇王一锋
  • 1篇黄敬彬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体积前列腺治疗中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大体积前列腺治疗中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行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行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SF-36)与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研究组较对照组Q_(max)、SF-36评分、前列腺切除重量更高,RUV、IPSS评分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P<0.05)。结论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下尿路症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蔡奕川黄耀林洪英洽
关键词:大体积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增生残余尿量
523例女性腺性膀胱炎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对比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提高对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回顾16年来诊疗、随访的女性腺性膀胱炎5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五组:单纯经尿道电灼治疗的6例为A组;单纯经尿道电切的24例为B组;经尿道电切后加塞替派(噻替哌)直接经尿道灌注膀胱的66例为c组;经尿道电切后加吡柔比星、维拉帕米(异搏定)、甘露聚糖肽(力尔凡)序贯联合灌注膀胱的362例为D组;经尿道电切后单独应用力尔凡灌注膀胱的65例为E组。比较五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为8个月至16年,平均8年10个月。A组患者的症状几乎没有改善;B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5.0%,复发率为22.2%;C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9%,复发率为10.0%;D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9%,复发率为4.4%;E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3%,复发率为5.0%。D组与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典型的腺性膀胱炎膀胱镜下肉眼基本能诊断;单纯经尿道电灼治疗的方法不可取;单纯经尿道电切的复发率较高;经尿道电切后加噻替哌直接经尿道灌注膀胱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和预防其复发的简单、便宜、有效的方法;经尿道电切后加吡柔比星、异搏定、力尔凡序贯联合灌注膀胱效果最好;经尿道电切后单独应用力尔凡灌注膀胱可取得与序贯联合灌注膀胱相棒近的效果.
姚友生湛道明黄健王一峰林明恩黄海王涛蔡奕川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膀胱灌注
不同性别大鼠同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性别供体的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方法以雄性Lewis大鼠作受体,以雄、雌Fisher大鼠作供体,分为两组进行同种肾移植,建立大鼠同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移植后每4周检测受者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移植后24周处死受体大鼠,对移植肾进行显微镜检、免疫组化、核糖核酸酶保护测定等检测,对比两组数据评价供体性别对移植肾的影响。结果两组比较,第20周雄性供体组的24 h尿蛋白(21.14±0.98)mg/24 h、肌酐清除率(0.35±0.01),雌性供体组24 h尿蛋白(24.15±2.38)mg/24 h、肌酐清除率(0.33±0.02),具有明显差异,雌性供体组的肾功能明显严重受损。雄性供体组移植肾仅有低度间质纤维化和轻微的血管内膜增厚,肾小球硬化百分数(19.7±4.2)%,淋巴细胞CD5^+数量(14.9±3.0),雌性供体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和血管内膜增厚更严重,肾小球硬化百分数(23.9±3.92)%,淋巴细胞CD5^+数量(17.3±1.0),雌性供体组均高于雄性供者组,有统计学意义。雄性组TGF-β(0.0143±0.0031)和IL-6(0.0018±0.0024)的mRNA表达比雌性组TGF-β(0.0092±0.0018)和IL-6 (0.00064±0.00022)高。结论在大鼠同种肾移植慢性排斥动物模型上,供体的性别对移植肾的功能和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影响。
姚友生黄海黄健王涛蔡奕川
关键词:肾移植性别排斥反应
Caveolin-1在腺性膀胱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Caveolin-1在腺性膀胱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的关系。方法: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腺性膀胱炎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Caveolin-1、PCNA与VEGF的表达,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标本的Caveolin-1阳性率分别为0、7.27%与39.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伴随肿瘤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增高Caveolin-1阳性率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腺性膀胱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aveolin-1表达与PCNA、VEGF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Caveolin-1可作为反映腺性膀胱炎向膀胱癌转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膀胱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生长有协同作用。
蔡奕川姚友生李迎东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腺性膀胱炎CAVEOLIN-1
干扰素α-2b单独与联合利巴韦林对合并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2012年
目的:评价干扰素α-2b单独与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合并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珠贫)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合并珠贫的CHC患者进行平行、随机、对照试验。3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2b单独应用组(单药组)18例及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组(联合用药组)14例。单药组患者接受每周3次普通干扰素α-2b300万单位皮下注射;与此同时联用组患者接受每周3次普通干扰素α-2b 300万单位皮下注射,以及利巴韦林800~1 200 mg/d分3次口服。两组疗程24~4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有6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提前结束治疗,其中联合用药组5例(36%),包括4例严重贫血患者及1例甲状腺炎患者;单药组1例(6%),为抑郁症患者。联合用药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结束时,联合用药组完成所有疗程的9例患者终点应答率9/9,单药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用药组ALT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停药6个月时,联合用药组、单药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4/9、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珠贫的CHC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单独使用干扰素α-2b。
黄敬彬柯楚琴蔡奕川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利巴韦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膀胱粘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TX-A)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方法及结果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A(BTX-A)在间质性膀胱炎(IC)治疗中的效果。方法:48名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男性2名,女性46名,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9±16)岁,平均病程46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及膀胱区疼
姚友生王家伟黄海蔡奕川黄健
文献传递
Caveolin-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它们在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
姚友生蔡奕川
文献传递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射精管梗阻引起的精囊囊肿
目的:进一步探讨由于射精管梗阻引起的精囊囊肿的治疗。方法:采用精液分析(包括精液的量、PH 值、果糖的测定),经直肠指检和 B 超声检查精囊腺,手法检查和 B 超检查附睾的方法诊断。于2005年11月~2006年12月,...
姚友生王涛黄海蔡奕川林明恩
文献传递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探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组织切除量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膀胱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96.2±8.7)min、住院时间(6.3±2.2)d短于对照组的(113.5±8.9)min、(9.2±3.1)d,术中出血量(163.6±9.3)ml少于对照组的(189.5±12.5)ml,腺体组织切除量(57.4±3.5)g大于对照组的(44.3±3.5)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SA、PVR、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 PVR少于对照组, 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切确,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黄耀林潘涟春蔡奕川陈楚槐詹振声李迎东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Caveolin-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小窝蛋白-1(Caveolin-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它们在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
蔡奕川姚友生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腺性膀胱炎CAVEOLIN-1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