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建 作品数:11 被引量:87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更多>>
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及检察监督的引入 被引量:2 2008年 我国宪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保护公共财产,尤其是政府资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但由于传统管理体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致使资产闲置、流失现象严重。本文旨在探索政府资产管理机制的改革,并建议引入检察监督,真正把宪法所规定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落到实处。 薛小建关键词:政府资产管理 检察监督 公共财产 资产管理机制 社会主义 宪法中土地制度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土地不可再生性、在特定地域数量的固定性以及特定时间使用的有限性,使得土地资源成为所有者(或使用者)、政府和开发商共同需要的财产:用途的确定、产权归属的流向和产生利益的分配结构等制度与规则是否正义公平,成为衡量土地制度是否成功的判准:因为土地利用牵涉的当事人众多,触动的利益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影响也就非常重大。 薛小建关键词:土地制度 宪法 土地资源 产权归属 土地利用 有限性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德性取向 被引量:3 2019年 秦代开创的监察制度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大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但由于秦制的价值取向是效益最大化,其于终极价值领域的悬空为后代监察制度的德治取向留下了成长空间。西汉以降,监察制度的运行,除了遵从"政"之原则,还有兼具"教"的意义。宋代监察对隋唐体制有了重大突破,实行台谏合一,台谏制度成了党争的催化剂;明代以六科为代表的监察官员位卑而权重,在"癸巳京察"事件中出现的重大政治风波显示出明代监察体制"政"与"教"的失衡;清代的监察制度一度陷入以密折专奏为核心的异化监督,其根源在于君主极权的单线治理格局。"政"与"教"成为中国传统监察制度价值取向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传统监察制度之流变亦映射出二者间极为微妙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 薛小建 张富利关键词:监察制度 基本权利体系的理论与立法实践 被引量:17 2004年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条款之一就是在宪法第33条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专门条款。随着人权作为宪法保护的对象进入宪法,我国对人权的法律保障将面临蓬勃发展的新契机。如何进一步理解有关人权的问题,如何构建新的权利体系是理论和实践中的新课题。本期刊发的这篇文章,希望能作为背景材料,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薛小建关键词:基本权利体系 宪法权利 权利体系 中国国家监察制度七十年发展变迁 被引量:5 2019年 中国国家监察制度经历了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建国前的华北人民监察院(1948—1949年)肇始,至建国初期的人民监察委员会(1949—1954年),再到“五四宪法”颁行后的监察部(1954—1959年),中经行政监察制度的重建和探索(1986—2017年),最终经过2016年迄今的监察制度改革形成了新的监察委员会制度。中国国家监察制度的发展围绕人民性、独立性、实效性等核心命题,解决在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通过制度建构实现廉能统一,在保持国家能力的前提下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约束之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腐之路。 薛小建 王理万关键词:监察制度 监察部 征地补偿制度法律问题探讨 被引量:8 2010年 征地补偿是一项宪法制度。国家享有征地的固有权力。但如同国家享有其他权力一样,国家行使这项权力必然伴随着一定的宪法义务与宪法责任。补偿就是行使征地权力必须履行的义务,获得补偿则是被征地公民享有的权利。征地补偿说到底就是国家和公民之间的权力(利)义务关系。中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起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历部宪法中都有征地之内容,但直到82宪法及其修正案通过以来,第一次确立了征地与补偿的唇齿关系,有了较为完整的征地补偿宪法规范。征地补偿必须具有宪法明示或认可的公共利益之目的,而非"建设"或"国家建设",通过正当而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和可行的救济机制平等地保护城乡公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是完善中国征地补偿制度不可或缺之因素。 薛小建关键词:征地补偿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协力共进:环境规制模式新探 2007年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备受学界与实务界关注。其中如何科学合理配置环境行政权力,尤其是纵向配置问题更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探讨了环境管理在中央与地方(主要是省级)之间的权力配置问题。 薛小建关键词:环境管理 社会保障权的价值:正义 被引量:7 2005年 社会保障权(right to social security)作为一项权利的明确提出,始于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但这一权利具体化的思想则应以英人贝弗里奇1941年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为标志.贝弗里奇的报告虽然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保障权"这一概念,但报告中所提出的全体公民平等享有,由国家予以平等保障的因社会风险导致的损失的补偿和救济以及享有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的理念,则可以说是社会保障权应有之内涵和外延. 薛小建关键词:社会保障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公正审判权之冲突 被引量:18 2004年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本文就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个人隐私权以及公正审判权之冲突作了阐述。 薛小建关键词:言论自由权 名誉权 公正审判权 隐私权 公民权利 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基础 被引量:16 2010年 薛小建关键词:社会保障权 宪法基础 《世界人权宣言》 社会文明 基本权利 宪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