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娥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用物体的弹性原理指导小静脉穿刺被引量:1
- 2000年
- 为了观察小静脉穿刺时回血量的多少 ,利用物体的弹性原理指导小静脉穿刺。结果显示 ,观察组较对照组回血明显 ( χ2=6.89,P<0 .0 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薛金娥田翠姣涂珍珠
- 关键词:静脉穿刺回血
- 血浆标本的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对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浆标本的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对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取18位患者的血液,分离血浆并分成25份,保存于由不同温度和时间组合的25种环境条件下,分析其血浆胰岛素浓度与血浆标本的保存温度、保存时间的关系。结果①血浆的保存温度(F=4.0,P=0.023)与保存时间(F=27.3,P=0.000)对胰岛素浓度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对胰岛素浓度的交互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7.3,P=0.001)。②4℃时,不同时间的胰岛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37℃时,不同时间的胰岛素浓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4℃时,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相对于即时冷冻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偏离度呈小范围水平波动趋势;20℃和37℃时,随着时间增加,各标本胰岛素浓度的偏离度大都呈迅速下降趋势。结论血浆标本的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均是影响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因素,低温是保持血浆胰岛素稳定性的最重要措施。
- 薛金娥汪长银罗文静崔坤炜
- 关键词:血浆标本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影响因素
- 两种静脉穿刺进针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 2000年
-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分别用直刺法和斜刺法对 2 0 0例病人进行大、小静脉 40 0人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 ,直刺法和斜刺法两组病例疼痛不明显、滑动现象经统计学处理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大静脉穿刺穿透率经统计学处理 ,无明显差异 (P>0 .0 5 ) ;小静脉穿刺穿透率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提示直刺法可减轻病人痛苦 。
- 田翠姣薛金娥涂珍珠
- 关键词:静脉穿刺直刺法斜刺法
- p22phox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p22phox基因第4外显子242C/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将随机选取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2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75例),并设对照组(6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三组患者的p22phox基因型,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未发现TT基因型;对照组和DN组的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N组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22phox基因242C/T多态性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 严兆丹薛金娥徐焱成郭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P22PHOX基因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HOX基因
- 惠尔康溃疡贴治疗褥疮的临床评价被引量:7
- 2001年
- 为了观察惠尔康溃疡贴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 ,将 32例褥疮病例分为观察组 19例 ,对照组13例 ,评价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 ,护理工作量 ,治疗费用的差异 ,提示溃疡贴治疗褥疮可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工作量 。
- 薛金娥张怡红田翠姣张瑛
- 关键词:褥疮
- ^90Sr敷贴治疗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12年
- 目的观察^90aSr敷贴治疗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方法对224例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患者进行^90aSr敷贴治疗,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随着患儿的年龄增大,^90aSr敷贴治疗的患儿血管瘤的痊愈率逐渐降低(X^2=22.1,P=0.000),患儿血管瘤的^90aSr治疗显效率逐渐增高(X^2=14.5,P=0.001),患儿血管瘤的治疗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P=0.157);患儿血管瘤的治疗无效率逐渐增高(X^2=6.8,P=0.033)。结论年龄段越小的草莓状血管瘤,治疗效果越好。
- 薛金娥张水生
- 关键词:草莓状血管瘤放射性核素治疗疗效
- 年龄因素对^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90锶-^90钇(^90Sr-^90Y)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24例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和儿童皮肤血管瘤患者进行^90Sr-^90Y敷贴器治疗,回顾性分析了其疗效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1)在1个月至〈1岁组和1至〈5岁组之间,1个月至〈1岁组和5~10岁组之间,1至〈5岁组和5~10岁组之间,其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痊愈率逐渐降低,而其显效率、好转率和无效率却逐渐升高。(2)^90Sr-^90Y敷贴器治疗后痊愈或显效的199例患者中,在1个月至〈1岁组和1至〈5岁组之间,1个月至〈1岁组和5~10岁组之间.其疗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至〈5岁组和5~10岁组之间,其疗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所需疗程数呈增加的趋势。结论患者的年龄是影响^90Sr-^90Y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的因素,患者年龄越小则疗效越好、疗程越短、射线的不良反应越轻。
- 薛金娥文兵汪长银张水生郭辉
- 关键词:血管瘤放射性核素治疗疗效评价
- 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骨转移病灶总体分布的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总体分布特征。方法病理学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144例、乳腺癌患者360例以及肺癌患者460例,均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比较三种肿瘤的各骨骼的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 (1)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率(70.8%,102/144例)高于乳腺癌的骨转移率(41.7%,150/360例;χ2=35.8,P=0.000)和肺癌的骨转移率(56.1%,258/460例;χ2=10.2,P=0.001)。(2)前列腺癌的盆腔骨骼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为28.6%(572/2000个),明显高于乳腺癌盆腔骨骼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19.8%,262/1324个;χ2=33.6,P=0.000)和肺癌盆腔骨骼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21.8%,496/2279个;χ2=26.5,P=0.000)。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的脊椎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2,υ=2,P=0.759)。(3)三种肿瘤患者的颈椎、胸椎、腰椎、骶尾骨、锁骨、肱骨、股骨和四肢骨中远端的骨转移病灶分布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癌的髂骨、坐骨、耻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相对较大(P<0.05),乳腺癌的胸骨、颅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相对较大(P<0.05),肺癌的肋骨、肩胛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相对较大(P<0.05)。结论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总体分布既有共同的特点,又呈现不同的特征,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骨转移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汪长银薛金娥郭辉江凌龙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