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川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电网
  • 3篇电力
  • 2篇电力系统
  • 2篇调度
  • 2篇发电
  • 2篇风电
  • 1篇低频振荡
  • 1篇低碳
  • 1篇电工
  • 1篇电网规划
  • 1篇电网黑启动
  • 1篇电源点
  • 1篇调度模型
  • 1篇端系统
  • 1篇新能源发电
  • 1篇需求响应
  • 1篇蚁群
  • 1篇蚁群算法
  • 1篇用电设备
  • 1篇用电需求

机构

  • 11篇国网四川省电...
  • 6篇四川大学
  • 2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南京南瑞继保...

作者

  • 11篇袁川
  • 3篇刘友波
  • 2篇刘俊勇
  • 2篇李博
  • 2篇杜新伟
  • 1篇周桦
  • 1篇吕林
  • 1篇许立雄
  • 1篇向月
  • 1篇吴磊
  • 1篇王彪
  • 1篇张安安
  • 1篇张国松
  • 1篇王渝红
  • 1篇李建
  • 1篇龚薇
  • 1篇刘洋
  • 1篇黎岚
  • 1篇邵霄
  • 1篇刘洋

传媒

  • 3篇四川电力技术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电力建设
  • 1篇中国电业
  • 1篇现代国企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
2014年
概述了四川省新能源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调研了解的信息介绍了省内新能源发电发展的最新情况,结合当前四川省水电发展形势和电网现状及规划分析了省内新能源发电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袁川黎岚刘洋金键可邵霄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水电
直流异步联网对送端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大型交流电网采用柔性直流系统进行异步联网后,可以完全消除区域系统间的低频振荡,但送端系统内部的低频振荡特性也会发生改变。为探讨送端系统在柔性直流异步联网前后的低频振荡阻尼构成和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负荷、交流联络线功率、运行电压及线路阻抗对系统阻尼的影响,并推导了交流联络线上增加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后,换流站不同控制方式及安装位置对送端系统低频振荡阻尼特性及小干扰稳定能力的影响机理,得出了异步联网情形的阻尼系数表达式;最后采用PSASP程序仿真计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柔性直流异步联网能够阻断区域间低频振荡,提升送端系统阻尼特性及小干扰稳定能力,但有可能改变送端系统的区域内振荡模式。
王媛王渝红王彪李建袁川韩连山
关键词:阻尼柔性直流输电低频振荡小干扰稳定
电网精益化规划中的几个问题初探
2018年
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形式一般为差额补助,同级财政部门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对医院自办职工食堂(食堂)补助仅限用于支付食堂直接性支出,不得用于直接发放到医院员工个人。广泛采用的虚拟充值预收款充值IC卡系统因虚拟充值导致食堂与医院会计主体之间发生关联交易,处理食堂的内部关联交易是食堂会计核算首要解决的问题。
杜新伟金健可袁川李博
关键词:电网规划精益化电力系统
考虑源荷碳势耦合的电力系统双层低碳经济调度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目前低碳调度中负荷侧低碳手段单一且源荷两侧减碳方法相对独立缺乏联动的问题,在利用碳排放流引导多类型负荷需求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考虑利用碳势耦合源荷多降碳手段的电力系统双层低碳经济调度模型。上层模型基于阶梯碳交易市场,计算源侧的碳市场交易成本,并按照负荷分类进行针对性区域碳排约束,建立考虑源-荷碳势约束的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求解机组初始调度方案;下层模型利用碳排放流理论,基于上层模型的调度方案计算负荷侧各节点碳势指标和碳排责任分摊量,建立负荷侧多类型需求响应模型,利用用户侧调节能力优化负荷分布进一步实现系统低碳效益。最后在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建模的前提下,基于改进的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调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风电消纳,降低碳排放量。
张翰林汪睿哲刘友波袁川向月刘俊勇
关键词:需求响应
一种基于孤岛搜索的电力系统拓扑分层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电力系统拓扑自动识别是电磁暂态自动建模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拓扑识别方法大多局限于单层拓扑描述的不足,结合电磁暂态自动建模进行厂站模块化封装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孤岛搜索的电力系统拓扑分层识别算法,实现了基于电网主流仿真数据的"站间拓扑+站内拓扑"自动分层识别。首先给出了算法原理及实现细节,然后利用CEPRI 36节点算例及某实际省级主网数据对算法进行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研究表明,该算法可直接应用于省级复杂电力系统的拓扑自动生成及可视化建模工作。
唐伦史华勃袁川丁理杰周波
关键词:可视化建模
东西关电厂作为南充遂宁电网黑启动电源点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电网全部或部分因故障停运后,采用黑启动方案,通过系统中具有自启动能力的机组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机组,可实现整个电网的恢复。分析了黑启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东西关电厂作为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水电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的优劣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PSCAD仿真和试验,验证了东西关电厂作为黑启动电源的可行性。
袁川刘俊勇张国松吴磊龚薇
关键词:黑启动水轮机
高渗透率风电接入下地区高压电网转供模型被引量:5
2018年
中等规模风电通常经35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直接并入地区电网,具有非均匀接入特性及不确定性,易导致地区电网出现局部消纳困难与局部负荷重载并存的现象,造成阻塞风险甚至消纳困境。基于高压配电网的拓扑重构能力,提出以110 kV变电单元组的可行拓扑状态为控制对象的高压配电网机会约束转供模型,利用风电-负荷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对随机变量进行多状态建模,以源荷功率均衡分布为目标,构建不确定性条件下以拓扑重构为手段的高压电网运行优化技术。实际算例测试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疏导高渗透率风电非均匀接入后地区高压电网的消纳矛盾,并有助于提升高压电网资产的利用效率以平抑阻塞风险。
宁世超吕林刘友波许立雄袁川杜新伟
关键词:风电功率均衡
提升风电场响应效能的混合储能最优经济配置被引量:2
2019年
在风力发电补贴越来越低,未来更可能取消补贴且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以风电场AGC辅助服务性能与整体收益为目标的混合储能系统配置方法。首先,基于华北地区的两个细则,分析了AGC辅助服务的考核指标。然后,采用充放电次数限制少、充放电功率高的全钒液电池与成本低廉、容量较大的铅酸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提出基于AGC服务性能指标和发电量有效上网率的响应效能指标,更好的反映加入储能系统的效果,并制定了储能系统充放电响应及SOC状态强制回归策略。基于计算效率高、全局收敛性能好的混沌蚁群算法,通过建立储能系统的成本子模型、风电场AGC服务收益及增加有效上网电量收益子模型,构建了以日收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计算某风电场储能系统的最优经济配置,分析了加入储能前后的响应效能与收益。结果表明:最优经济配置方法合理有效,加入储能系统后提升风电场约30%的综合性能收益。研究成果对未来风电场合理配置混合储能系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曾鉴袁川朱觅杨新婷刘友波
关键词:风电场储能系统混沌蚁群算法可再生清洁能源
考虑气水打捆外送的气水协调双层优化模型
2024年
针对水电“丰多枯少”资源特性给电力系统调峰、输电通道利用率造成的挑战,提出一种考虑气水打捆外送的气水协调双层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川渝地区气水融合发展策略,提出气水打捆外送模式;其次,建立考虑气水打捆外送的气水协调发电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考虑气电投资成本的系统年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气水协调的容量优化配置,下层模型以年运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气水协调优化运行;然后,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结合CPLEX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Shapley值法实现气水打捆外送的利润分配;最后,以某区域电力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优化配置气电装机容量,实现气水协调优化运行,缓解水电季节性矛盾造成的调峰困境,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
杨威周松王富平李茜梅琦张安安袁川
关键词:双层优化
基于源荷匹配的梯级水风光蓄系统优化运行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亟需进行能源结构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调节性水电站和抽蓄电站具有良好的调蓄能力,可以作为调节电源与风光电源联合运行,从前端减缓风光不稳定出力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促进新能源集中上网消纳。因此,充分利用梯级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性能,制定合理的一体化调度策略,有利于在发电侧实现水风光蓄打捆送出和协同消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基于对梯级水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在短期调度中电网侧负荷需求和梯级水电水资源利用率的考虑,构建以源荷差异最小、梯级水电蓄能增量最大为目标,以常规水电站、风光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安全运行条件为约束的短期互补调度模型,并采用粒子群-动态规划内外层嵌套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选取西南某流域常规梯级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周边风光电站组成的水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1)抽水蓄能电站倾向于在梯级电站水头较低时选择泄水发电,而在梯级电站水头较高时选择抽水或维持当前水位不变;(2)所构建模型有效提高了系统总出力曲线与电网负荷曲线的匹配度,实现了梯级水电站之间负荷与水量的合理分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梯级水电站效益损耗,提高了水能利用率,增加了梯级水电蓄能增量,有利于源网协同运行和梯级电站之间的稳定运行。
袁川李博李相锐张帅吕孟冉贺星棋
关键词:优化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