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胜波

作品数:23 被引量:19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青藏
  • 9篇铁路
  • 8篇青藏铁路
  • 6篇沙害
  • 2篇冻土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铁路沿线
  • 2篇农村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铁路沿线
  • 2篇景区
  • 2篇风沙
  • 1篇地表
  • 1篇地貌
  • 1篇地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公园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冻土工程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内蒙古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23篇谢胜波
  • 17篇屈建军
  • 8篇庞营军
  • 5篇张克存
  • 5篇徐湘田
  • 5篇韩庆杰
  • 4篇肖建华
  • 4篇安志山
  • 3篇牛清河
  • 2篇赖远明
  • 2篇姚正毅
  • 2篇周志伟
  • 1篇柳本立
  • 1篇阎永康
  • 1篇张国明
  • 1篇孙永宁
  • 1篇赖俊华
  • 1篇陈怀顺
  • 1篇谭立海
  • 1篇俎瑞平

传媒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铁道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与单调加载作用下冻结黄土的变形与损伤特性被引量:17
2014年
针对冻土工程中地基冻土体受力形式复杂、常处于变应力路径、反复加卸载作用问题,开展了冻结黄土静力条件下的三轴加卸载试验与单调加载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应力路径下冻结黄土的变形和损伤特性.通过对比发现,加载方式对冻结黄土变形特性随围压的变化规律影响不大.循环加卸载作用下,冻结黄土的压密变硬增强了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卸载阶段,冻结黄土表现出卸载体胀的弹性现象,呈现出与融土不同的体变特征.基于弹性模量的劣化定义了冻结黄土的损伤变量,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冻结黄土的损伤演化规律可用双曲线函数来描述.在较低的围压下,围压增加对冻土损伤的发展有抑制作用;而当围压足够大时,由于冰的压碎和压融的出现,围压增大加剧了损伤的发展.
徐湘田赖远明周志伟谢胜波
关键词:加卸载
敦煌月牙泉景区典型风沙天气的局地流场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月牙泉周边5个气象观测点资料,对东北、南、西西南和北风过境时月牙泉周边风速和风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起沙风频率为16.67%,其中,西西南和东北方向的起沙风频次最大,分别占总起沙风频次的23.08%和17.52%;月牙泉所在的大泉湾地形走向为近东西方向,对过境气流的分流作用明显,有利于月牙泉南北两侧沙丘坡面沙物质的输移,维持坡面稳定;东北风对月牙泉南北两侧坡面沙物质的输移作用最大,故应该限制月牙泉东北方向绿洲的规模,减少大小泉湾处的高大建筑物及防风林,以保持月牙泉东北方向来流的强度不会减小;南风会导致月牙泉南侧沙垄北移,是最主要的有害风。
庞营军屈建军牛清河张克存安志山谢胜波
关键词:风沙天气风场
青藏高速公路修筑对冻土工程走廊的热力影响及环境效应被引量:24
2017年
青藏工程走廊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战略通道,已建数条重大工程聚集于这一狭窄地质环境脆弱敏感带内。随着西藏自治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包括青藏高速公路、铁路复线、高压输变电线路等重大线性工程已纳入到国家相关发展规划中,尤其青藏高速公路的建设迫在眉睫。廊内控制性环境地质问题是冻土,重大工程建设在受到冻土地质环境制约的同时,也将产生显著的环境效应,且随着走廊工程布局的日益密集,构筑物群相互热影响及对走廊冻土地质环境的扰动将日益突显。面对这一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展"青藏高速公路修筑对冻土工程走廊的热力影响及环境效应"研究。从项目的研究意义、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4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科研、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马巍穆彦虎谢胜波毛云程陈敦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毗邻地区降水特征及风沙环境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18个气象站点近40a来的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区域降水、风况、大风日数和沙尘暴等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由于受沙漠、湖泊和绿洲等景观格局的影响,巴丹吉林沙漠及其毗邻地区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风和沙尘天气主要集中在拐子湖和民勤两地,年均沙尘暴日数分别为28.9d和37.3d。沙漠地区降水与其外围相同纬度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沙漠东侧年均降雨量明显高于西侧。年均降雨量最小区域主要集中在额济纳旗,不足50mm;而在沙漠东侧的诺尔公和吉兰泰年均降雨量分别为114.7mm和116mm。通过本研究,不仅为预测巴丹吉林沙漠及其毗邻地区风沙环境发展趋势提供基础资料,也能为揭示区域环境演变规律和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克存姚正毅安志山谢胜波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
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区固沙措施对流沙理化性质的改良效应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区流沙治理技术(砾石覆盖+人工植被+围封)对流沙理化性质的改良效应,为区域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比分析固沙区和流动沙丘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和养分等指标开展研究。[结果]采用植物和工程相结合的固沙措施,在流沙表面覆盖砾石、播种固沙植物,并对该区域进行围封后,沙丘表面植被盖度增加,流沙基本固定。与流动沙丘相比,固沙区土壤的黏粒、粉粒明显增多。固沙区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比流动沙丘高;尤其是土壤表层0—5cm,分别比流动沙丘高出634.3%,268.0%,506.5%,38.3%,343.8%,66.7%。固沙区0—5cm土层的pH值比流动沙丘降低了11.5%;电导率比流动沙丘增加了268.1%。[结论]该项流沙治理技术(砾石覆盖+人工植被+围封)的固沙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作用明显,适宜在该区推广使用。
庞营军屈建军陈怀顺谢胜波肖建华
关键词:砾石覆盖流沙
青藏铁路工程防沙产生的积沙对下伏冻土的热影响及机理被引量:7
2013年
工程防沙必然会引起积沙,地表积沙后下伏冻土的热状况如何变化目前尚不明确。为此,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红梁河沙害路段实验场,利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通过野外同步对比观测方法,对青藏铁路不同工程防沙措施产生的不同厚度积沙后下伏冻土热状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积沙较厚的外缘阻沙工程与积沙较薄的内缘固沙工程都能使下伏冻土地温降低,季节融化深度减小,活动层变薄,冻结层增厚,冻土上限上升。其中,冻土地温的年平均值最大降幅为0.3℃,上限上升幅度最大达0.4m。分析表明:地表积沙后冻土热状况改变的主要原因是沙层反射率高、热传导性能差;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段地表积沙,有利于提高冻土上限,增强路堤稳定性,对类似地带工程有借鉴意义。
谢胜波屈建军
关键词:青藏铁路冻土热状况
青藏铁路工程防沙积沙对地表热交换影响的试验分析
2017年
作为青藏铁路防沙的主要方式,工程防沙必然会引起积沙,积沙对地表热交换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为此,在青藏铁路红梁河沙害路段试验场,利用四分量净辐射传感器,通过野外同步对比观测结合室内测试等方法,对青藏铁路工程防沙积沙后地表辐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青藏铁路工程防沙积沙后,地表反照率增大,积沙地表的年平均反照率比无积沙地表增加0.05;地表向上的短波辐射增大,积沙地表向上的短波辐射通量密度年平均值、年平均日总值、年总值分别高出无积沙地表8.56 W/m^2、0.74 MJ、269.99 MJ;地表净辐射减少,与无积沙地表相比,积沙地表的净辐射通量密度年平均值、年平均日总值、年总值分别降低12.49 W/m^2、1.08 MJ、393.47 MJ。导致积沙地表的热量来源减少,同时,由于沙层的热传导性能弱,通过积沙传导到地下的热量减少,从而有利于铁路沙害防治路段多年冻土的保护。
谢胜波屈建军徐湘田庞营军王涛
关键词:青藏铁路反照率净辐射热交换
青藏铁路沙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青藏铁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沙漠冻土的高原铁路。建成以来风沙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危及铁路安全运营的一大隐患,因此,沿线的风沙防治一直备受关注。由于青藏高原风力强劲,沙物质丰富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铁路沙害呈现出分布相对集中,冻融与风力、水力复合侵蚀,不断发展并持续累积,风沙活动稳定性差等特点。沙害分为路基风蚀、道床积沙、磨蚀等类型。累计有轻度、中度、严重沙害路段440km,主要分布在锡铁山、伏沙梁、红梁河、秀水河北麓河、沱沱河、通天河、扎加藏布、错那湖等8个路段。目前铁路沙害防治以机械措施为主,在设置初期有一定的防沙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被积沙埋没而失效。因此,青藏铁路防沙应以生物措施(恢复植被)为主,机械措施为辅。
谢胜波屈建军刘冰徐湘田
关键词:青藏铁路沙害
高立式格状沙障防风效益被引量:15
2014年
针对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半隐蔽式格状沙障容易遭沙埋,且其防护年限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沙措施——高立式格状沙障(高1m,长×宽=8m×8m),并对该沙障的防风效益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高立式格状沙障对风速具有显著削弱作用;且越接近地表,风速被削弱的程度越大;沙障内5个观测点2m高处风速平均减弱了33.0%,而0.2m高处风速平均减弱了81.5%。(2)高立式格状沙障使沙障顶部高度(1m)以下的风速廓线偏离对数曲线;沙障顶部以上风速和高度继续呈对数关系,且风速梯度明显大于对照点。(3)高立式格状沙障使地表粗糙度增大了44倍。
庞营军屈建军谢胜波肖建华韩庆杰
关键词:防风效益粗糙度
青藏铁路红梁河段沙害成因及防治模式被引量:17
2014年
青藏铁路红梁河路段沙害严重,目前致灾机理尚不明确,防沙措施效果有限。为系统认识青藏铁路的沙害规律,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计算等方法,对红梁河路段的沙物质来源、风沙动力环境、防沙措施进行研究。发现红梁河路段沙物质主要来自铁路西侧沙山,颗粒组成以细沙为主;年起沙风以 W 和 NNE 两组风向为主,分别占全年总量的18.43%和17.21%,实际造成沙害的为 W 风;年输沙势为315.50 VU,年合成输沙势为204.97 VU,年方向变率指数为0.65,合成输沙方向为102.41°;在大风干燥季节(主要为1-3月),风吹扬沙物质自西向东搬运,遇到近似南北走向的铁路路基阻挡产生堆积而致灾。本文提出以阻(沙)、固(沙)为主,远阻近固(外阻内固),输导为辅的防沙模式,对类似地区防沙有借鉴意义。
谢胜波屈建军庞营军周志伟徐湘田
关键词:青藏铁路沙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