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亚玲
- 作品数:90 被引量:3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水稻OsSUT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启动子对基因时空表达的调控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水稻蔗糖转运基因(sucrose transport genes, SUTs)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OsSUT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了顺式调控作用元件的分析。通过构建pOsSUT3::GUS的表达载体并转入水稻,检测了转基因植株中GUS基因在不同器官的表达,分析了此启动子的表达调控模式。结果显示,此启动子包含着涉及基因表达的多种调控顺式元件,能驱动GUS基因在水稻不同的组织中(叶片,花)中表达。此结果说明,本研究所克隆的OsSUT3基因上游1 628 bp的DNA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能够驱动报告基因的有效表达,可作为在离体条件下研究水稻基因表达和调控作物品种改良中探索目的基因表达的新工具。
- 李丹丹李娟栾一方张春龙徐汝聪吕东谭亚玲谭学林
- 关键词:启动子基因克隆组织特异性表达水稻
- 高原耐瘠杂交粳稻滇杂35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5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5A和优质恢复系南34组配育成。该组合杂种优势强、稳产高产、抗稻瘟病性强、耐瘠薄,适应性广,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中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 金寿林谭学林张忠林洪汝科黄大军谭亚玲王樨陈丽娟
- 关键词: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5选育耐瘠
- 中国西双版纳水稻老品种在育性恢复基因Rf-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
- 2009年
- 云南西双版纳素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是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中心区和优异种质富集区之一。本研究利用8个位于Rf-1位点的PCR分子标记对53份西双版纳地方籼稻、粳稻和光壳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5种多态性扩增片段。Shannon's信息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西双版纳水稻地方品种在Rf-1位点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些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分析表明西双版纳籼稻的遗传多样性要显著高于粳稻和光壳稻。结果还表明籼稻与粳稻和光壳稻之间的分化要显著大于粳稻与光壳稻之间的分化,光壳稻与粳稻的亲缘关系更近。这一结果可能表明水稻Rf-1位点的遗传分化与水稻的籼粳分化紧密相关,还暗示水稻Rf-1位点遗传分化可能是与籼粳分化同时进行的。
- 寇姝燕谭亚玲李俊周英陈丽娟谭学林
- 关键词:水稻
- 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5被引量:11
- 2008年
- 滇杂35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5A与优质恢复系南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 金寿林谭学林张忠林洪汝科黄大军谭亚玲王樨陈丽娟
- 关键词: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5选育
- 滇一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回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对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中可育株的育性、出现频率及其对不育系恢复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 :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中存在少数可育株 ,依据对不育系恢复能力的不同 ,可育株分为无恢复力和有恢复力两种类型 ,前者来源于保持系混杂 。
- 谭亚玲陈丽娟谭学林张忠林黄大军
- 关键词:杂交水稻
- 选育不同生态条件育性稳定的滇Ⅰ型粳稻不育系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育不同生态条件育性稳定的滇I型粳稻不育系的方法,属于农业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保持现有不育系选育方法与常规方法相同,不同生态条件异地同季播种栽插不育系材料,采用温凉地区海拔1800~1900米和温热地区...
- 黄大军谭学林洪汝科文建成张忠林金寿林谭亚玲
- 文献传递
- 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被引量:7
- 2012年
- 杂草稻是在稻田或可耕地周边生长的类似杂草并兼有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稻属植株或群体。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稻起源和进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亚种间和品种间特定亲本杂交组合(7个籼/粳,4个籼/籼)的后代中均可分离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其频率为籼/粳>籼/籼;籼粳交或籼籼交F2-F4代群体中产生类似杂草稻植株的频率随世代增加呈现递增趋势(F2最低为1.26%,F4最高为15.35%),这与双亲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即籼、粳亚种的遗传背景差距越大,其杂交组合后代中产生杂草稻的机率越高;籼/粳交组合安山稻/9311F3代分离群体中类似杂草稻的植株以籼型为主(占52.8%);韩国粳稻品种安山稻在籼粳组合中不论作母本或父本,杂交后代都易产生类似杂草稻单株,这可能与其籼粳组分遗传异质性较高有关;粳/粳组合后代中未鉴定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预示粳稻品种间杂交可能不易产生杂草稻。本研究为杂草稻的防控和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熊海波许红云徐群朱骞甘树仙冯德党张小玲谢小东张慧李娟谭亚玲文建成李东宣石瑜敏魏兴华陈丽娟
- 关键词:杂草稻栽培稻进化杂交
- 低温处理对水稻正反交F_1雄配子基因型频率的影响
- 2012年
- 利用来自云南海拔2 670 m高寒稻区的地方粳稻品种小麻谷与具有籼稻细胞质背景的籼粳交品系南34进行正反交产生F1,用经14℃和17℃低温离体处理的正反交F1的稻穗与育性稳定的1个滇Ⅰ型细胞质不育系授粉获得3个测交群体。对F1的花粉育性和所获得测交群体的PCR位点进行分析,发现温度及细胞质背景都对F1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发生了选择,导致雄配子基因型的遗传比例偏离孟德尔规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探讨温度对水稻遗传分化的影响,还可探讨通过对雄配子基因型的差异选择提高定向育种效率的育种方法,将有助于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水稻及其他作物的遗传变异将产生的影响。
- 张云谭学林文建成谭亚玲
- 关键词:基因型频率水稻细胞质
-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回复株的基因型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对在套袋繁殖产生的滇Ⅰ型不育系合系42A群体中发现的可育株、及其与不育系杂交产生的F1和可育株自交S1代的育性和核恢复基因位点分析,发现不育系合系42A中出现的大约0.11%可育株包括两种类型。一类细胞质正常可育,核无恢复基因,基因型为N(rf/rf),类似保持系,认为是保持系混杂所致。另一类可育株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核有恢复基因,其恢复基因位于水稻Rf-1基因区域,基因型为S(Rf/rf)。这类可育株不可能来自异品种或保持系串粉,可能是细胞核携带的育性相关基因发生育性自然回复突变导致。本研究将这类可育株简称为"育性回复株"。
- 文建成黄大军谭学林王石华谭亚玲顾晓明李伟华房毅
- 关键词:可育株恢复基因育性
- 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系细胞质基因组的溯源分析
- 2023年
- 滇一型和BT型是杂交粳稻生产应用中仅有的两类不育系,到目前为止,对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来源并不清楚。为明确滇一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来源,本研究从滇一型不育系中克隆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79D1,发现它与BT型不育系中orf79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诱导ORF79D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发现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我们开发的滇一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特异的功能分子标记,对来源于云南不同地域的53份云南地方籼稻种质资源的分析发现,有22份资源具有滇一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经测序分析发现22份种质中的orf79D1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说明具有orf79D1不育基因的细胞质广泛存在于云南的地方籼稻种质资源中,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应来源于云南地方籼稻种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细胞质特性奠定了基础。
- 张月余金慧雷娟肖飞谭亚玲徐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