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志军

作品数:197 被引量:99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6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3篇理学
  • 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色谱
  • 38篇相色谱
  • 36篇贝类
  • 35篇液相
  • 33篇液相色谱
  • 31篇质谱
  • 29篇水产
  • 28篇水产品
  • 21篇毒素
  • 19篇高效液相
  • 1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7篇萃取
  • 16篇亚历山大藻
  • 13篇麻痹性贝类毒...
  • 11篇毒性
  • 11篇色谱法
  • 11篇扇贝
  • 11篇固相
  • 11篇固相萃取
  • 10篇荧光

机构

  • 17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5篇上海海洋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海洋大学
  • 17篇国家水产品质...
  • 10篇江苏海洋大学
  • 5篇大连工业大学
  • 4篇青岛科技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青岛市产品质...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烟台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威海长青海洋...
  • 2篇广州燃石医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96篇谭志军
  • 101篇翟毓秀
  • 100篇郭萌萌
  • 74篇吴海燕
  • 61篇李兆新
  • 38篇王联珠
  • 30篇姚琳
  • 30篇彭吉星
  • 27篇邢丽红
  • 27篇孙伟红
  • 25篇李风铃
  • 25篇冷凯良
  • 25篇江艳华
  • 22篇孙晓杰
  • 18篇颜天
  • 18篇尚德荣
  • 18篇周名江
  • 15篇苗钧魁
  • 13篇郭莹莹
  • 12篇卢立娜

传媒

  • 1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0篇海洋与湖沼
  • 9篇食品安全质量...
  • 8篇海洋科学
  • 6篇分析化学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色谱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食品科学
  • 3篇科学养鱼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水产科学
  • 3篇环境化学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水产学报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2篇2024
  • 13篇2023
  • 14篇2022
  • 10篇2021
  • 14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历山大藻溶血毒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了11株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的溶血毒性,其中7株亚历山大藻具有显著的溶血毒性,说明溶血毒性在亚历山大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各亚历山大藻藻株溶血毒性的大小与其所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能力无直接关系;针对性地研究了一株典型PSP产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tamarense,ATHK株)的溶血毒性特点,该株亚历山大藻具有较强的溶血毒性,指数期单个藻细胞的溶血毒性大小约相当于4pg皂素的溶血能力,而且其溶血毒性的大小与藻的生长阶段和细胞密度都有一定关系:指数期的溶血毒性最大;藻细胞、细胞碎片、细胞内容物都有一定的溶血毒性,其中细胞碎片的毒性最大;研究还表明一种PSP标准品STX毒素并没有溶血毒性,进一步说明亚历山大藻产生的溶血毒性是其他非PSP物质造成的,这类溶血毒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
谭志军颜天于仁成周名江
关键词:血细胞
典型贝类对一株拟菱形藻所产多莫酸毒素的蓄积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分离自中国台湾海峡的一株产神经毒素多莫酸(domoic acid,DA)的多列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MC4181)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中国3种典型经济贝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对其所产DA的蓄积能力。结果表明,连续暴露4 d后,3种贝类中DA的蓄积含量、组织分布差异显著。其中,太平洋牡蛎对DA的整体蓄积能力(以软体组织计)显著高于栉孔扇贝和紫贻贝(P<0.01),其最高含量为42.40μg/kg。紫贻贝的软体部质量与DA蓄积含量成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小个体贻贝蓄积DA能力要强于大个体,其他两种贝类中并未发现类似结果。虽然3种贝类的内脏团、外套膜、鳃丝、性腺及闭壳肌均具有一定的DA蓄积能力,但内脏团的蓄积能力最高,栉孔扇贝、紫贻贝和太平洋牡蛎内脏团中的DA含量分别为11.12、1.63和26.96μg/kg。本研究揭示了不同贝类对DA蓄积含量的差异性,初步探讨了贻贝蓄积DA含量与其自身大小的相关性,可为进一步开展贝类食用安全风险评估、促进沿海贝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郑关超吴海燕彭吉星郭萌萌李兆新李扬谭志军
关键词:贝类蓄积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8种青霉素残留被引量:20
2011年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8种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双氯西林)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以青霉素G-D7为内标,样品经80%乙腈水溶液提取,C18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滤管过滤后进行分析。采用HyPURITY C18色谱柱,以乙腈(含0.1%甲酸)-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后,目标分析物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氨苄西林、青霉素G、萘夫西林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6μg/kg;青霉素V、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在2.5~1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1.5μg/kg;阿莫西林在5.0~2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3.0μg/kg。8种青霉素的加标回收率为74%~9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准确、灵敏、高效、环保,适用于水产品中多种青霉素抗生素的同时测定。
郭萌萌李兆新谭志军吴海燕韩现芹冷凯良翟毓秀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水产品青霉素分散固相萃取
牡蛎中营养、呈味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2年
牡蛎,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俗称蚝、生蚝、海蛎子等,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中国、日本、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均为牡蛎生产大国。牡蛎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目前已发现的牡蛎有100多种,主要养殖牡蛎以巨牡蛎属(Crassostrea)和牡蛎属(Ostrea)种类为主。
李旭东彭吉星吴海燕郑关超郭萌萌赵新楠冯志华谭志军
关键词:牡蛎营养物质呈味物质
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23种全氟烷基化合物被引量:35
2013年
建立了快速检测水产品中23种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lkyl substances,PFASs)的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FLC-MS/MS)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QuEChERS方法,以酸化乙腈提取目标物,C18填料和石墨化碳黑(GCB)分散固相萃取净化,C18色谱柱分离,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扫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同位素标记的内标物进行内标法定量,以提高方法的准确度。23种目标物在12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并在各自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检出限为0.002~0.02μg/kg。加标回收率在75.6%~11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14.5%。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郭萌萌吴海燕李兆新谭志军翟毓秀
关键词:水产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鳗鱼中氟甲喹和噁喹酸的残留量被引量:8
2009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鳗鱼中氟甲喹和噁喹酸残留量的方法。用乙腈萃取鳗鱼样品中氟甲喹和噁喹酸残留物。色谱柱采用C8Luna,柱温为35℃,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2nm和369nm,流动相为0.01mol/L草酸:乙腈=65:35(V/V)。氟甲喹和噁喹酸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1~100ng/m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对带皮的鳗鱼肉进行3种浓度的回收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回收率80%~110%,变异系数≤10%。氟甲喹的检测限为2.5μg/kg,定量下限为5μg/kg;噁喹酸的检测限为1μg/kg,定量下限为2μg/kg。整个提取过程步骤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满足世界各国目前对出口水产品检测的限量要求。
刘艳萍冷凯良王清印王志杰孙伟红谭志军郭萌萌
关键词:氟甲喹鳗鱼高效液相色谱
脂溶性贝类毒素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3年
200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共同组建的双壳软体生物毒素工作组根据贝类毒素的基本结构将其分为8类(组)。其中,大田软海绵酸类毒素(okadaic acid,OA)、原多甲酸毒素(azaspiracid,AZA)、环亚胺类毒素(cyclic imine,CI)、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蛤毒素(pectenotoxin,PTX)、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均属于脂溶性贝类毒素(lipophilic phycotoxins,LPs),这6大类毒素均为聚醚类物质,在贝类中富集的时间较长,目前已成为欧盟调整检测方法、最高残留限量等法律法规的主要目标。LPs的主要成分在中国均已被发现,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贝类消费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外贸出口还将面临新的技术和贸易壁垒。本文就LPs的化学性质、污染分布、毒理学评价、检测方法、限量标准、监控预警技术和政策法规等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等逐一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我国在LPs方面的科研举措进行展望,旨在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谭志军吴海燕郭萌萌杨帆王联珠李兆新翟毓秀
关键词:污染分布毒理学评价监控预警
基于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坛紫菜与条斑紫菜的风味特征被引量:10
2021年
评价坛紫菜和条斑紫菜的风味特征,采用电子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并结合呈味物质的检测分析2种紫菜在滋味和气味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坛紫菜的鲜味、鲜味回味、苦味和涩味的强度值显著高于条斑紫菜,这与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以及味精当量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可以从紫菜中分离并鉴定出36种挥发性成分。条斑紫菜气味物质的总体含量更高,其中氧化芳樟醇、正己醇、丁内酯、苯乙醛、壬醛等是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饱和醇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的阈值一般较高,对紫菜的气味贡献小,苯乙醛、壬醛等醛类化合物阈值较低,对紫菜的整体愉悦气味有较大贡献。坛紫菜和条斑紫菜在滋味和气味方面有很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其高值化、高质化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曹荣胡梦月谭志军谭志军刘淇
关键词:坛紫菜条斑紫菜电子舌
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群体感应系统LuxS/AI-2影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的]探讨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构建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与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曲线、AI-2活性、运动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耐药性,分析LuxS/AI-2系统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野生株和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luxS基因的缺失导致AI-2合成受阻、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四环素耐药性降低。[结论]luxS基因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研发控制技术提供基础。
江艳华王婷林才云王鹏王鹏李风铃王联珠王联珠谭志军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LUXS基因生物膜
南北方养殖不同规格皱纹盘鲍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探究养殖模式和规格对鲍营养和呈味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全年北方养殖、南北接力养殖和全年南方养殖3种模式下小规格、中规格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分别对其基本性状指标(总重、足肌重和壳长等)、营养成分(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和呈味物质(游离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和甜菜碱)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小规格南北接力养殖皱纹盘鲍的足肌重[(17.85±0.57)g]、蛋白质[(67.55±5.01)g/100 g]、呈味物质[等效鲜味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2.06±0.02)g MSG/100 g]、腺苷酸(71.04±8.15)g/100g和琥珀酸(8.16±0.76)g/100g]含量均高于小规格全年北方养殖皱纹盘鲍(P<0.05),但小规格全年北方养殖皱纹盘鲍必需氨基酸总量[(20.12±0.62)g/100g](P<0.05)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acidindex,EAAI)(65.73)高于南北接力和全年南方养殖皱纹盘鲍;中规格全年北方养殖皱纹盘鲍EUC值[(1.64±0.05)g MSG/100 g]显著高于(P<0.05)中规格南北接力养殖鲍,但营养方面反之。3种来源的中规格皱纹盘鲍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小规格皱纹盘鲍;除全年北方养殖鲍外,小规格皱纹盘鲍呈味物质含量均高于中规格鲍。结论不同养殖模式、规格皱纹盘鲍营养成分和呈味品质均有差异,全年南方养殖和南北接力养殖鲍营养品质均优于全年北方养殖鲍,但全年北方养殖鲍呈味品质优于南北接力鲍(小规格除外);同一来源中规格鲍营养优于小规格鲍,但小规格鲍呈味品质均优于中规格鲍(全年北方养殖鲍除外)。本研究结果将为皱纹盘鲍养殖、消费、加工及其营养品质评价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王腾彭吉星卢龙飞赵新楠林怡辰谭志军薛勇
关键词:皱纹盘鲍北方养殖营养成分呈味物质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