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书礼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肿
  • 2篇硬脑膜
  • 2篇硬脑膜下
  • 2篇硬脑膜下血肿
  • 2篇手术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硬脑膜下...
  • 2篇膜下
  • 2篇膜下血肿
  • 2篇脑膜
  • 2篇复发
  • 1篇血肿复发
  • 1篇手术效果
  • 1篇内血肿
  • 1篇缺损
  • 1篇颅骨
  • 1篇颅骨缺损
  • 1篇颅脑
  • 1篇颅脑创伤
  • 1篇颅内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京生
  • 3篇赵书礼
  • 2篇徐珑
  • 2篇王小平
  • 1篇赵元立
  • 1篇刘伯运
  • 1篇宫剑
  • 1篇陆峥
  • 1篇李彦生
  • 1篇田永吉
  • 1篇孙涛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计算机辅助渐进成型技术在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评价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渐进成型技术塑形的钛网板在神经外科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基于患者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基于重建模型设计修复体,然后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修复体的实物模型,比照实物模型采用渐进成型技术压制钛网板,剪边后得到最终的修复体,并实施常规手术修复。结果行颅骨修复12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27.21±27.77)min,比传统手工塑形手术时间[(159.95±43.34)min]缩短约30min。术后皮下积液5例,硬膜下出血1例。塑形后的钛修复体表面光滑,曲度自然,边缘与缺损处贴合良好。术后患者头颅外形美观,双侧对称。术后随访110例,随访时间4~29个月,平均13个月。无伤口感染、钛板脱落移位及头皮慢性切割破损等远期并发症。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渐进成型技术塑形的钛修复体与传统手工塑形相比,具有手术步骤简便、塑形的钛修复体曲度自然、非常接近原颅骨外形、术中无需再加工、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颅骨缺损修复中推广应用。
李京生孙涛陆峥刘伯运赵元立赵书礼李彦生宫剑田永吉
关键词:颅骨缺损计算机辅助设计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复发及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颅脑创伤的一种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多发于老年人,大部分有头部外伤史。常于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一般为1个月。在老年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6.5/10万人,其起病过程隐匿,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特征,手术效果较好,但研究发现约8%~37%患者术后血肿复发,无症状患者复查头颅CT,约80%显示残存程度不等滞留液,
徐珑王小平赵书礼李京生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复发老年人群颅脑创伤颅内血肿手术效果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复发及手术治疗探讨
徐珑王小平赵书礼李京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