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启林

赵启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连轧
  • 8篇冷连轧
  • 7篇轧机
  • 6篇带钢
  • 5篇冷轧
  • 4篇轧机组
  • 4篇过程控制
  • 4篇程控制
  • 3篇动态变规格
  • 3篇热连轧
  • 3篇连轧机
  • 3篇冷连轧机
  • 2篇带钢轧机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热连轧精轧机
  • 2篇热连轧精轧机...
  • 2篇人工智能
  • 2篇网络
  • 2篇冷轧机

机构

  • 14篇东北大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北京钢铁设计...

作者

  • 19篇赵启林
  • 16篇刘相华
  • 12篇王国栋
  • 10篇王军生
  • 9篇矫志杰
  • 5篇吕程
  • 4篇刘立忠
  • 1篇韩冰
  • 1篇黄贞益
  • 1篇查显文
  • 1篇张燕燕
  • 1篇于庆波
  • 1篇胡贤磊
  • 1篇宋孟

传媒

  • 4篇轧钢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钢铁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上海金属
  • 1篇重型机械
  • 1篇钢铁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1篇199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昌1220mm冷轧机组控制模型软件的开发被引量:7
2001年
介绍了益昌 1 2 2 0mm冷连轧机组二级计算机过程控制模型软件的构成及功能 ;提出了过程控制软件的设计思想和步骤 ;同时介绍了二级计算机与一级和三级计算机的连接及其数据流程 ,可为现有冷连轧机组的改造提供参考。
王军生矫志杰赵启林吕程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冷连轧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
冷连轧动态变规格辊缝动态设定原理与应用被引量:11
2001年
以变断面、变张力逆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动态变规格模型为基础 ,考虑了材料变形抗力偏差及轧机入口带钢厚度偏差来修正动态变规格过程辊缝的设定值 ,建立起冷连轧动态变规格辊缝动态设定系统。通过宝钢益昌 12 2 0冷连轧机组实际应用表明 ,该系统可以提高动态变规格过程轧制参数的稳定性 ,同时可以提高变规格过程中带钢的厚度精度 。
王军生矫志杰赵启林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辊缝带钢轧制
宝钢益昌冷连轧机组改造新技术被引量:4
2002年
介绍了宝钢益昌 12 2 0全连续冷连轧机组改造后的工艺、设备及控制系统 .着重论述了该机组现代化改造所采用的新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王军生赵启林矫志杰刘相华王国栋鹤田诚北冈贤一
关键词:冷连轧机组
棒线材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被引量:9
2016年
在分析研究棒线材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讨论了棒线材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在节能减排、降成本的大趋势下,棒线材免加热直接轧制技术在改造现有生产线及新建生产线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多;针对提高产品质量的需求,预计将会出现一种有别于常规加热炉的节能型均温炉,其作用是消除铸坯的头尾温差和表面与芯部温差,同时起到连铸与轧制两个工序间的缓冲作用;从长远看,当方坯拉速达到6m/min以上时,棒线材生产采用无头轧制技术将成为可能,这将为棒线材的生产带来革命性变化。
刘相华查显文赵启林刘立忠
关键词:棒线材生产工艺无头轧制
T-WRS&C冷轧机工作原理与应用被引量:9
2001年
本文探讨了带钢边部减薄的机理及锥形工作辊横移与交叉的 T-WRS & C(Taper Work RollShift and Cross)冷轧机边部减薄控制原理及工作特性 ,制定了轧机工作方案 ,确定了轧机工作的控制参数。在宝钢益昌冷连轧机组的实际应用表明 ,T-WRS& C冷轧机可以有效地控制带钢的边部减薄 。
王军生赵启林矫志杰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边部减薄横移冷轧机带钢
冷连轧动态变规格轧辊速度的动态设定被引量:13
2002年
以变截面、变张力逆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动态变规格控制方式为基础 ,通过轧辊速度及带钢出口速度的实测值来动态修正变规格过程轧辊速度的设定值。实际应用表明 ,轧辊速度的动态设定可以保证变规格过程中冷连轧机组各机架速度的稳定和使机架间张力稳定 。
王军生赵启林矫志杰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
极薄带轧制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27
2017年
随着3C产品微型化和微制造技术兴起,电子、计算机、医疗、能源、交通等行业对高质量金属极薄带出现迫切需求,轧制极薄带的开发研究与产业化成为新热点。分析探讨各类极薄金属带材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状况,介绍世界各国轧制极薄带的典型轧机和产品。介绍异步轧制条件下最小可轧厚度研究新进展,给出考虑搓轧区比例的最小可轧厚度新公式。重点介绍极薄带轧制研究中超延展现象、非典型塑性、变形诱导反应扩散等三个新发现,并从二类微尺度效应入手对其原因做了分析。分析试验中出现的单层晶、加工软化、尺寸效应等现象,提出极薄带轧制中的几个特征参数,并将其用于极薄带轧制机理分析。介绍晶体塑性有限元在极薄带轧制分析方面的应用进展,指出了轧制极薄带的发展方向。
刘相华宋孟孙祥坤赵启林于庆波
关键词:异步轧制最小可轧厚度
冷轧薄带钢工作辊边部接触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为研究工作辊接触对冷轧带钢生产的影响,用影响函数法建立模型,并用现场生产数据模拟计算了四辊轧机的辊系变形.通过计算得到的接触压力、带钢厚度、张应力等分布数据分析了冷轧薄带时发生工作辊接触现象对轧制压力、出口厚度、出口张应力以及板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辊接触使带钢边部轧制压力降低,工作辊与支撑辊间接触压力增大.工作辊接触使带钢凸度和横向厚差减小,对降低边部减薄有利;使出口张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减小了边浪,提高了带钢的平直度.
赵启林刘相华王国栋
关键词:辊系变形影响函数法冷轧板形
一种板形检测值处理方法的开发及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接触式分段板形仪的板形检测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流程.用该方法处理板形检测信号不需要计算带钢在板形仪上形成的包角.该法编制成程序后,作为一个模块被应用在一台可逆冷轧机的板形控制系统中.轧机投入运行后,生产稳定,并取得了良好的板形控制效果,平均板形偏差控制在5 I以下,表明该方法是稳定、有效的,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赵启林王军生王国栋
关键词:板形冷轧可逆轧机
人工智能在轧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1
2017年
人工智能在轧制领域中的应用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我国轧钢界曾经出现过一波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现场应用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潮。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控制、智能优化算法等人工智能方法在轧制过程中应用的一些实例,涉及轧制力等参数计算、负荷分配、温度控制、宽度厚度控制、板形控制等具体内容,以及涉及原料管理、加热、冷轧和热轧、卷取、产品组织性能预报等,并对今后轧制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相华刘相华赵启林
关键词:人工智能过程控制参数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