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璧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上海光源
  • 3篇束流
  • 3篇光源
  • 2篇毒品
  • 2篇离子迁移率
  • 2篇SSRF
  • 1篇形变
  • 1篇在线检测
  • 1篇直流
  • 1篇束流测量
  • 1篇束流负载
  • 1篇束流寿命
  • 1篇热形变
  • 1篇萃取
  • 1篇系统设计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化
  • 1篇监测系统
  • 1篇SYNCHR...
  • 1篇ANSYS程...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7篇赵国璧
  • 2篇周伟民
  • 2篇蒋大真
  • 2篇魏永波
  • 2篇冷用斌
  • 2篇叶恺容
  • 1篇刘德康
  • 1篇戴兴
  • 1篇夏绍建
  • 1篇袁任贤
  • 1篇余俊
  • 1篇成诚
  • 1篇朱毅
  • 1篇陈永忠
  • 1篇陈之初
  • 1篇陈杰
  • 1篇吴茂源

传媒

  • 3篇核技术
  • 1篇同位素
  • 1篇中国核学会核...
  • 1篇第三届全国加...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海光源BPM纽扣电极束流负载热形变仿真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纽扣电极型探头主要用于束流横向位置测量,在拾取束流信号的同时会存在发热形变问题,有可能引入额外的系统测量误差,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设备损坏,在强流电子储存环的设计和运行中对此问题需要加以研究。介绍了上海光源储存环纽扣电极的束流负载热效应的分析建模方法,对不同束流流强、不同填充模式下的电极发热问题进行了ANASYS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海光源所有设计运行模式下,电极因束流负载引起的发热形变均小于加工公差,对位置测量的影响可基本忽略,但极端情况下探头内的温度可达270°C,存在一定的设备损坏风险,需要提出相应对策。
赵国璧冷用斌袁任贤陈之初周伟民
关键词:SYNCHROTRON热形变
毒品、爆炸物品在线检测技术的前期研究——离子迁移率方法在毒品、爆炸物品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国内最先采用IMS方法,首先引入离子约束机制和直线加速交变梯度电场聚焦技术,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在1~2分钟内完成若干种物质的鉴别,仪器对物质单峰分辨率小于0.2ms,显示其出在毒...
蒋大真魏永波赵国璧
关键词:离子迁移率
文献传递
离子迁移率探测器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求,研究和开发能实用的在线爆炸物和毒品的检测仪器成为当前分析仪器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这中间IMS(Ion MobilitySpectrometry)因其具有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分析迅速,工作...
赵国璧
关键词:离子化
文献传递
离子迁移率方法在毒品、爆炸物品检测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对利用离子迁移率(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 IMS)方法在线检测毒品和爆炸物品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了IMS仪器,并在设计中引入离子约束机制和直线加速交变梯度电场聚焦技术.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1~2 min内完成若干种物质的鉴别,仪器对物质单峰分辨率<0.2 ms,显示出其在毒品、爆炸物品检测方面广阔的发展前景.
蒋大真魏永波赵国璧成诚
关键词:离子迁移率毒品在线检测
SSRF同步光测量
采用同步光来测量束团横向截面尺寸和束团纵向长度等得到各种束流参数,也可监测束流的不稳定性。有实时、无阻拦等诸多优点,但由于一般光学系统由于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对十几微米小束斑进行测量。本文介绍比较先进的测量方法,用双缝干...
叶恺容赵国璧戴兴陈杰
文献传递
上海光源同步光监测系统第一面萃取镜设计
2006年
本文介绍了上海光源(SSRF)同步光监测系统第一面萃取镜的设计。设计要求从同步光中尽可能不失真地分离出可见光。设计难点在于同步光中的高能X射线会致使萃取器件发热灼损,产生形变,影响可见光成分的波前和幅度。我们通过对同步光的功率谱分析和基于ANSYS程序的受热形变分析,设计出一面带水冷系统的铍镜用以反射可见光和透射X射线,以满足设计要求。
吴茂源赵国璧朱毅夏绍建叶恺容
关键词:上海光源束流测量ANSYS程序
上海光源储存环直流流强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07年
上海光源储存环调试运行需要一个分辨率达到微安量级的直流流强监测系统。为此设计完成的硬件系统包含一个Bergoz公司NPCT型探头、一个NI公司PXI总线数字电压表模块以及一个PXI总线的输入输出控制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与控制系统的接口通过EPICS Shared Memory IOC core技术实现。实验室测试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直流流强测量分辨率可达2微安,束流寿命相对测量精度可望达到0.5%。
冷用斌周伟民陈永忠赵国璧余俊刘德康
关键词:上海光源EPICS束流寿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