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
- 作品数:2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泰泽病原体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种简洁稳定、特异灵敏的检测泰泽病原体(Tyzzer’s organism)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reverse dot blot,RDB)。方法根据泰泽病原体16S rDNA保守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上游引物用生物素标记,进行PCR扩增,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方法,用此法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同时,用RDB、ELISA和IFA对41只小鼠、38只大鼠进行了检测。结果 RDB特异性强,最低检测限为4.5 ng/μL。对79例实验动物的检测中,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阳性率是7.59%(6/79);与IFA一致性为92.4%(73/79),IFA阳性率是0%。结论建立了PCR扩增与分子杂交相结合的准确、灵敏、特异的泰泽病原体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
- 赵婷婷严磊魏立雯韦莉王会娟赖国旗谭毅
- 关键词:反向斑点杂交实验动物
- ERα4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 探索雌激素受体ERα4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 ERα46/ERα6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及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3-1中的表达。构建 ...
- 赵婷婷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
- 文献传递
- 奶母果对肾阳虚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奶母果对肾阳虚大鼠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采用氢化可的松肌注制备肾阳虚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淫羊藿0.9 g/kg),奶母果低、中、高剂量组(1.8、3.7、7.4 g/kg),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肾阳虚大鼠行为、体重和激素水平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奶母果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肾阳虚体征明显改善,体重下降趋势得到纠正,且显著延长大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降低血清雌激素(E2)水平和升高血清睾酮(T)水平(P均<0.05)。结论:奶母果可改善肾阳虚大鼠模型症状,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激素水平和机体代谢有关。
- 丁月妮宋根伟刘华赵婷婷张晓燕
- 关键词:肾阳虚
- 金属镉促进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金属镉对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FRO、MCF-7和MAD-MB-231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1)表达水平。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 mmol/L)镉(Cd Cl2)处理FRO、MCF-7及MAD-MB-231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0.5 mmol/L镉分别处理FRO细胞0、5、10、15、30 min,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GPER1抑制剂G15处理FRO细胞后,设计合成针对GPER1的小干扰RNA(GPER-siRNA)并转染FRO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再次检测ERK1/2和Akt磷酸化水平。分别用GPER1抑制剂G15、ERK1/2抑制剂(PD98059)和PI3K-Akt抑制剂(LY294002)、GPER-siRNA处理FRO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 GPER1在MAD-MB-231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CF-7、FRO细胞。不同浓度Cd Cl2处理FRO、MCF-7及MAD-MB-231细胞48 h后,低浓度Cd Cl2促进FRO、MCF-7细胞增殖,对MAD-MB-231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高浓度Cd Cl2对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0.5 mmol/L Cd Cl2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后,ERK1/2与Akt的磷酸化水平在15 min达最大值。GPER1抑制剂G15处理FRO细胞,ERK1/2与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GPER1的小干扰RNA干扰后,ERK1/2与Akt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G15、PD、LY和GPER-siRNA处理FRO细胞,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下降。结论金属镉通过GPER1-ERK/Akt信号通路促进FRO细胞的增殖。
- 赵婷婷朱平莫小梅赵乐代宇婕刘智敏
- 关键词:镉甲状腺未分化癌ERK1/2PI3K-AKT
- 大鼠C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CaSki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构建大鼠CB1(r C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r CB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r CB1对人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r CB1基因,通过酶切、纯化、连接PCR纯化产物与p CDNA 3.1(+)质粒,构建pc DNA3.1(+)-r CB1。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HEK293和Ca Ski细胞,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方法检测r CB1的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 CB1、Bcl-2、Bax、Bad表达。结果酶切重组质粒获得5300 bp的载体片段和1500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和r CB1基因序列(NM_012784.4)一致。转染HEK293细胞后,r CB1在HEK293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表达。转染Ca Ski细胞后,r CB1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r CB1基因上调Bax、Bad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c DNA3.1(+)-r CB1真核表达载体,r CB1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 CB1可以明显促进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其机制是上调Bax、Bad和抑制Bcl-2表达。
- 严磊李晶赵婷婷王会娟王蕾赖国旗
- 关键词:HEK293细胞CASKI细胞细胞凋亡
- 检测小鼠肝炎病毒的SNaPshot分型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建立一种能对MHV1、MHV3、JHM、A59 4种常见小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MHV)进行分型检测的SNa Pshot新方法。根据MHV 4种常见毒株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设计内外两对PCR通用引物和4个单碱基延伸引物,提取MHV 4种常见毒株RNA,逆转录后进行PCR扩增,纯化扩增产物,用SNa Pshot方法进行单碱基延伸,将产物进行毛细管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分析毒株基因型。优化SNa Pshot分析条件,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分析。用ELISA法和SNa Pshot方法检测41例小鼠(Mus musculus)血清样本,将阳性样本进行克隆测序检测。当T1-T4引物修饰的poly T的数量分别为0、3、10和15,其浓度比为4:6:5:10,引物大小分别为16 bp、19 bp、26 bp和31 bp时,SNa Phot分型检测MHV c DNA的最低浓度为1.25 mg/L,特异性为100%,与ELISA和T-克隆测序比较,其准确性为100%(41/41),阳性样本均为JHM毒株。实验结果说明,所建立的SNa Pshot检测方法能对MHV1、MHV3、JHM、A59进行分型检测,并且具有灵敏、特异、准确的优点。
- 赵婷婷王会娟王蕾谭毅王胜张道华赖国旗
-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神经调节因子对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s,NRGs)对ErbB2受体信号转导活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neuregulin(NRG)的表达o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处理MDA-MB-231,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和迁移实验;明胶酶谱实验检测MMP-2、MMP—9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MP-2、HIF-1α蛋白表达。结果:神经调节因子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呈显著表达,Western blot实验可见分子量44KD的NRG抗体阳性反应条带。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后,MDA-MB-231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依赖关系(P<0.0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MMP-2、MMP—9的活性降低(P<0.05);MMP-2、HIF-1α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存在神经调节因子分泌,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因子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使ErbB2受体信号转导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影响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 赵婷婷邓华瑜赵敬张亚梅
- 关键词:神经调节因子
- 神经调节因子与乳腺癌
- 2008年
- 神经调节因子(NRGs)是一类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类蛋白,其受体属于ErbB酪氨酸激酶型受体。NRGs在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对神经系统、心脏和乳腺等器官的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已证实,NRGs在乳腺癌中有广泛表达,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 赵婷婷邓华瑜
-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转移DNA突变分析
- 检测小鼠肝炎病毒和泰泽病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是最基本的四要素之一,但其是四要素中的制约性要素,会影响整个实验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实验动物的质量是动物实验科学研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保障。自1994年起,我国发布了许多的实验动物相关标准,以...
- 赵婷婷
- 关键词:肝炎病毒反向斑点杂交实验动物
- 17β-雌二醇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三叶草因子1分泌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estradiol,E_2)刺激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迁移及生长因子类似物人三叶草因子1(trefoil factor family 1,TFF1)分泌及分子机制。方法 ELISA检测E_2、ERβ激动剂(propylpyrazoletriol,PPT)、ERβ激动剂(diarylpropionitrile,DPN)对K-1细胞TFF1分泌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表达量;设计合成ERαsiRNA、ERβsiRNA后,转染K-1细胞,采用ELISA观察其对E_2诱导的TFF1分泌的影响。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检测ERα、ERβ与TFF1基因启动子的相互作用;MTT检测E_2对K-1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E_2对K-1细胞迁移的作用。结果 E_2处理后K-1细胞上清TFF1含量逐渐升高,24 h达到峰值,随后降低;PPT处理K-1细胞后TFF1含量增多,而DPN处理降低TFF1含量;转染ERαsiRNA后细胞TFF1分泌量减少;而转染ERβsiRNA后分泌量升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K-1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高于ERβ。染色体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ERα能与TFF1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MTT结果显示,E_2处理促进K-1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E_2处理增强K-1细胞迁移。结论 E_2可以通过ERα促进K-1细胞中TFF1的表达及分泌,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
- 廖凌瑶戴宇婕赵婷婷刘智敏
- 关键词:17Β-雌二醇甲状腺乳头状癌雌激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