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廷启

作品数:14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6篇胰岛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胰岛素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疗效
  • 3篇甘精胰岛素
  • 3篇病患
  • 2篇隐匿性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免疫性
  • 2篇成人隐匿性自...
  • 2篇成人隐匿性自...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机构

  • 12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赵廷启
  • 5篇王黎明
  • 3篇毛玉山
  • 2篇王少敏
  • 1篇苏娴
  • 1篇叶孟
  • 1篇何文明
  • 1篇余筱燕
  • 1篇励晶
  • 1篇崔巍
  • 1篇洪中立
  • 1篇麦一峰
  • 1篇倪曙民
  • 1篇韩丽萍
  • 1篇徐利
  • 1篇施秉银
  • 1篇吕迪
  • 1篇张红波
  • 1篇严海燕

传媒

  • 4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05年浙...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良T2DM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原预混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与对照组40例(在原方案基础上调整剂量)。两组均予阿卡波糖片100 mg每晚餐中口服及二甲双胍片0.5 g三餐后口服,同时根据血糖调整各组胰岛素用量。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3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血浆OX-LD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FBG、三餐2 h PG、晚餐前血糖、日血糖差值、Hb A1c、OX-LDL均下降(均<0.05);治疗后对照组日胰岛素剂量及BMI明显增加(均<0.05),而观察组无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BG、3餐后2 h PG、晚餐前血糖、日血糖差值,Hb A1c、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及OX-LDL均下降(均<0.05)。结论用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欠佳的T2DM患者,改为早餐前甘精和预混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改善血糖谱及低血糖风险的同时,能降低血浆OX-LDL水平,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进展。
励晶赵廷启王黎明毛玉山王铁樵严海燕
关键词:胰岛素OX-LDL
不同游离脂肪酸通过PI3K/AKT途径对INS-1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A)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OA)对INS-1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INS-1β细胞体外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两种浓度OA均能促进INS-1β细胞生长,其中0.25 mmol/L OA能显著促进细胞生长(<0.05);两种浓度PA对INS-1β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0.50 mmol/L PA有显著抑制作用(<0.01)。Z-VAD-fmk能对抗PA对INS-1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LY294002则能促进PA对INS-1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抑制OA对INS-1β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OA能对抗高糖环境所引起INS-1β细胞的凋亡,而PA能显著增加INS-1β细胞凋亡的比例。结论 PA抑制INS-1β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而OA对INS-1β细胞则具有保护作用;PA引起的细胞凋亡有依赖Caspase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而PI3K/Akt信号通路在胰岛细胞脂性凋亡中对维持应激细胞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戴盈崔巍徐利施秉银赵廷启
关键词:胰岛Β细胞INS-1棕榈酸油酸
硫化氢对糖尿病大鼠ED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糖尿病(DM)大鼠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组,6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10只注射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阿朴吗啡诱导勃起后检测DM造模成功大鼠的勃起功能情况,将存在ED的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硫氢化钠组(DM+NaHS组)和糖尿病+西地那非组(DM+sildenafil组)。DM+NaHS组每天腹腔注射NaHS(50μmol/kg),DM+sildenafil组每天给予西地那非(5 mg/kg)灌胃,DM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体积为0.25 mL。持续饲养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勃起功能情况,采集各组大鼠动脉血,测定血液中H2S含量及各组阴茎海绵体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活性及CSE表达水平。结果:STZ诱发的DM造模成功率为81.7%(49/60),DM大鼠发生ED的比例为73.5%(36/49),与DM组比,DM+NaHS组和DM+sidenafil组大鼠勃起功能良好,3个实验组大鼠勃起率分别为(33.3±5.5)%、(54.5±5.3)%和(63.6±9.1)%。与正常大鼠组比,各组DM大鼠阴茎海绵体中CSE活性与表达水平均有下降,其中DM+NaHS组大鼠的CSE活性及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M组(P<0.05)和DM+sildenafil组(P<0.05)。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中ED发生率较高,H2S对糖尿病合并ED大鼠勃起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源性给予H2S可以反馈性抑制大鼠阴茎组织中CSE的活性和表达。
毛玉山叶小磊麦一峰王少敏洪中立王黎明赵廷启王铁樵吕迪何文明
关键词:硫化氢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降糖方案(胰岛素和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主的口服药)对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疗效,探讨LADA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把谷氨酸脱羧酶(GAD-Ab)和/或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52例)予胰岛素降糖治疗,拒绝胰岛素治疗的患者(46例)采用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主的口服药降糖,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的糖脂代谢,体质量指数,C肽水平及抗体变化。结果两种治疗方法血糖均可达到良好控制,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及脂代谢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两年后观察发现促泌剂治疗组GAD-Ab滴度及ICA阳性率较前明显升高,C肽水平也较前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而胰岛素治疗组GAD-Ab滴度明显下降(<0.05),36%的患者ICA转阴;C肽水平较前明显升高(<0.05)。结论临床确诊为LADA的患者尽量避免使用促泌剂类药物,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留残存的胰岛细胞。
赵廷启王黎明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三种不同维持方案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应用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及格列齐特三种维持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195例,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随机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Gla组)、门冬胰岛素30(Asp组)及格列齐特(Gli组)维持治疗,每组各65例.比较各组维持治疗前后BMI、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急性期胰岛素分泌反应(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各组维持治疗后BMI、FBG、HbA1c、TG、TC、HDL-C及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和AIR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Gla、Asp组HOMA-β和AIR水平优于Gli组(P<0.05);Gla、Asp、Gli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0(0.00%)、1(1.54%)、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继续行胰岛素的维持治疗方案,可有效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缓解IR及病情进展,安全性较好,治疗效果优于格列齐特维持方案.
赵廷启王铁樵
关键词:胰岛素格列齐特疗效安全性
艾塞那肽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52周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对于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艾塞那肽联合口服药降糖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和甘精组,两组均采用二甲双胍常规治疗,艾塞那肽组加用1 d 1次艾塞那肽,甘精组加用甘精胰岛素1 d 1次,随访52周,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等有效性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艾塞那肽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甘精组显著下降(P<0.05),艾塞那肽组△HOMA-13显著高于甘精组(P<0.05),两治疗组体重的改变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用于长期的血糖控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低血糖风险低,降低体重。
苏娴赵廷启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和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和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临床特点比较,探讨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提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的必要性。方法:对415例临床初诊的T2DM患者提检GAD-Ab和胰岛...
赵廷启王黎明
文献传递
代谢综合征患者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及代谢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及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行限制摄食干预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02例,分析限制摄食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胸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脂代谢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评价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基线甲状腺激素及糖脂代谢的关系。结果限制摄食后体质量、BMI、胸围、SBP、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限制摄食前(均P<0.05);限制摄食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限制摄食前(P<0.05),基线FT3水平与体质量、BMI及胸围均呈正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呈负相关(均P<0.05);基线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空腹胰岛素、HOMA-IR均呈负相关(均P<0.05);基线促甲状腺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HOMA-IR均呈正相关(均P<0.05);同时基线体质量与胸围、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基线体质量、胸围、HOMA-IR及FT3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可见明显下降,代谢功能获得改善;限制摄食后体质量变化与基线体质量、胸围、HOMA-IR及FT3水平密切相关。
赵廷启王铁樵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摄食体质量甲状腺激素代谢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63例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勺型组(n=18)、非勺型组(n=87)和反勺型组(n=58)。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反勺型组患者的绝经年龄显著早于勺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龄是反勺型血压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8;95%CI=1.020~1.292;P=0.020);通过更进一步的发现,绝经年龄与夜间血压下降率成负相关(收缩压r=-0.159,P<0.05;舒张压r=-0.161,P<0.05)。结论女性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绝经年龄是反勺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戴盈赵廷启毛玉山张红波韩丽萍
关键词:绝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绝经年龄
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对新诊断T2DM患者给予二肽基肽(DPP-4)抑制剂联合口服药降糖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DPP-4抑制剂,随访24周,观察FPG、2hPG和HbA1c等有效性指标及BMI,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和HbA1c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HbA1c达标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P<0.05),两组治疗后BMI及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T2DM降糖效果更好,对体重无影响,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赵廷启王黎明
关键词:DPP-4抑制剂二甲双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