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柱 作品数:30 被引量:28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14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术前血清白蛋白正常者115例(〉35g/L,正常组),降低者31例(≤35g/L,降低组)。结果血清白蛋白正常组和降低组术后分别有50例(43.5%)和28例(90.3%)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7.4%和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经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胃下部癌,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于胃中上部癌。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降低的胃癌患者(尤其胃下部癌者)根治术后预后不佳.应予以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 刘宁 梁寒 张汝鹏 潘源 柯斌 赵敬柱 刘翔宇 韩涛关键词:胃切除术 血清白蛋白 预后 残胃再发癌与残胃原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残胃再发癌与残胃原发癌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残胃再发癌与84例残胃原发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与残胃原发癌相比.残胃再发癌出现较早、恶性程度较高、根治性切除率较低(均P〈0.05)。残胃原发癌与残胃再发癌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和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能明显改善残胃癌患者预后(P〈0.05)。结论残胃原发癌与残胃再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存在一些差异:根治性切除是残胃癌的最佳治疗方式。 李坊璇 张汝鹏 赵敬柱 王刚关键词:残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胃肠道来源卵巢转移瘤的手术治疗及预后 2010年 目的 探讨胃肠道卵巢转移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胃肠道卵巢转移瘤患者的治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年龄45岁.原发病灶位于胃82例,结直肠28例.全组中位总体生存期16.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2个月,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4%、15.4%和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部位(P<0.01)、转移灶范围(P<0.01)、肿瘤细胞减灭术(P<0.01)、腹腔化疗(P<0.05)和卵巢转移瘤组织学类型(P<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月经史、腹水、不同疗程化疗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部位(P<0.01)、转移灶范围(P<0.05)、肿瘤细胞减灭术(P<0.01)是影响卵巢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卵巢转移瘤的预后较差.在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积极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赵敬柱 张汝鹏 王学军 王刚 柯彬 梁寒关键词:卵巢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预后 B超介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探讨二维B超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例92例,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采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rm,TI-RADS),根据超声图像的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CDFI的特征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定性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1%。通过横切、纵切及斜切对癌灶的部位进行评估。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术前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以协助制定、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赵敬柱 高明 张晟 李亦工 于洋 程文元 张艳 杨力珍 赵文川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方法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1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早期复发86例(距首次手术≤1年),晚期复发61例(距首次手术〉1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手术方式、T分期、N分期、TNM分期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N分期是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术后化疗(P〈0.05)、T分期(P〈0.05)、N分期(P〈0.01)、TNM分期(P〈0.01)、复发时间(P〈0.01)和再手术(P〈0.01)是影响复发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1)、复发时间(P〈0.05)和再手术(P〈0.01)是复发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TNM分期和N分期是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预后较差,积极行再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赵敬柱 张汝鹏 王刚 李防璇 王学军 薛强 梁寒关键词:胃肿瘤 复发 进展期胃癌术后长期生存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64例长生存组和65例短生存组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免疫组化检测胃癌局部浸润的CD8+T和FOXP3+T淋巴细胞。结果:CD8+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癌巢的间质中,部分呈巢状分布。FOXP3着色位于淋巴细胞核内。长生存组的CD8+T高表达率高于短生存组,FOXP3+T高表达率低于短生存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直径和清扫范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及转移率、切除方式方面,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FOXP3+T细胞阳性表达率、切除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结论:FoxP3+T细胞、切除方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率与进展期胃癌术后长生存有关。 赵敬柱 张汝鹏 王刚 李昉璇 王学军 薛强 梁寒关键词:胃肿瘤 存活率 LOGISTIC模型 CD8阳性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首诊于我院的2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模... 赵敬柱 高明 李亦工 于洋 张艳 程文元 杨力珍 潘毅 赵文川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临床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2011年1—10月所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PTC初治患者44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97例合并HT。结果PTC合并HT组女性发病比例、多灶病变发生比例高于单纯PTC组(P〈0.05)。两组在年龄、肿瘤直径、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C合并HT组术前血清FT3、FT4水平低于单纯PTC组,而TSH水平、甲状腺自身抗体Anti-TG和Anti-TPO水平高于单纯PTC组(P〈0.05)。对本组134例PTC患者癌灶进行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PTC合并HT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35.3%,单纯PTC组突变率为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C合并HT中女性发病比例、多灶病变的发生比例高于单纯PTC;HT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能与PTC的发生有关;PTC合并HT组BRAF^V600E基因突变率较单纯PTC组低。 刘友忠 于洋 赵翠 夏婷婷 赵静 李小龙 魏松锋 赵敬柱 程文元 高明关键词:乳头状 桥本病 促甲状腺素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FNMT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32个FNMTC家系的6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按比例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18:2例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SPTC)作为对照。为更加客观地分析具有亲子关系的FNMTC患者的临床特征,另引用文献中的部分数据进行结合分析。结果FNMT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4岁,女性57例(86.4%),其中具有同胞关系的家系23个,共47例(71.2%)患者;具有亲子关系的9个,共19例(28.8%)患者;第一代9例,第二代10例。FNMTC和SPTC在病灶多中心性、病灶双侧性、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伴发桥本氏甲状腺炎和复发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家系进一步分为具有同胞关系和具有亲子关系与SPTC进行比较时,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特点表现在具有同胞关系的家系中,病灶双侧性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则呈现在具有亲子关系的家系中(均P〈0.05)。此外,第二代FNMTC患者的中位确诊年龄较第一代早、男性患者比例高,且具有病灶多中心性、病灶双侧性及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特点。结论FNMTC恶性程度可能更高,且第二代FNMTC患者可表现出遗传早现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应更加仔细地询问患者一级亲属中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长期随访,以便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治和观察建议。 高健 于洋 李小龙 赵静 赵翠 赵敬柱 刘友忠 李亦工 高明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胃癌微环境中免疫活性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主要研究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胃癌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分析局部免疫活性细胞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局部免疫活性细胞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TNM分期、肿瘤组织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及免疫细胞联合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记忆性T细胞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胃癌局部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可以很好地预示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胃癌局部浸润的记忆性T细胞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赵敬柱 张汝鹏 于津浦 李慧 王刚 王学军 薛强 李昉璇 任秀宝关键词:胃癌 免疫活性细胞 肿瘤微环境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