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涛
- 作品数:44 被引量:2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合流制面源污染传输过程与污染源解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科学认识和全面理解合流制面源污染发生路径和污染贡献源对于治理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珠海市典型老城区的合流制小排水区为例,分析了污染物在地表与管道中的累积-冲刷过程,并运用质量守恒法解析了污染物的贡献源.结果表明,地表街尘累积量为(28. 81±10. 69) g·m^(-2),多场降雨事件中地表街尘冲刷量为(19. 27±10. 90) g·m^(-2),冲刷率为(52. 69±13. 3)%,其冲刷形成的地表径流中SS场降雨浓度为52~109 mg·L^(-1),管道径流中SS的浓度为68~158mg·L^(-1);地表径流对SS的贡献率为39%~72%,旱流污水对SS的贡献率<20%,管道沉积物再悬浮对SS的贡献率为13%~56%;管道沉积物的厚度在小雨和中雨时增加1~14 cm,大雨和暴雨时,减少7~17 cm;降雨特征影响了污染源贡献比率,其中地表径流对各污染物的贡献范围为2%~52%,旱流污水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范围为9%~65%,管道沉积物对各污染物的贡献范围为8%~81%.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合流制面源污染提出控制措施,以期为我国城市受纳水体污染的解决提供参考.
- 房金秀谢文霞朱玉玺沈雷马玉坤李佳姜智绘李叙勇赵洪涛
- 关键词:地表径流源解析
- 海绵城市地块汇水区颗粒污染物的传输被引量:6
- 2020年
- 目前我国海绵工程建设多集中在地块汇水区单元内开展,通过多个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协同完成地表径流水质水量的调控,但基于地块汇水区尺度下城市面源污染的产生和控制效果鲜有报道.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硬化率地块汇水单元内的面源颗粒污染物晴天累积、降雨冲刷、地表径流及径流输出负荷状况.结果表明,地块汇水单元内硬质路面是面源颗粒污染物贡献的最主要的下垫面类型,中硬化率(61.1%)地块和高硬化率(73.6%)地块路面街尘累积量分别约占汇水区单元的88.4%(2.22~12.51 g·m^-2)和90.1%(4.99~33.43 g·m^-2),对径流SS的输出贡献比率分别约为91.7%(0.97~7.34 g·m^-2)和90.5%(0.92~18.77 g·m^-2),降雨径流SS污染负荷占比分别约为95.2%和83.1%,经LID设施处理后输出径流污染负荷约为地表径流的24.0%和40.2%.硬质路面的街尘晴天累积及降雨冲刷以>150μm为主,地表径流及输出径流则以<50μm粒径段为主,同时地块不透水比例的增加,细粒径(<105μm)颗粒物的累积及冲刷分布增大(24.4%和106.4%),而粒径<50μm的颗粒物在路面径流中的分布减小(12.4%).屋面的街尘累积、冲刷及降雨径流的粒径分布状况与硬质路面大致相似,但中硬化率地块(>1000μm)和高硬化率地块(250~450μm、<45μm)在3个粒径段范围的颗粒物累积和冲刷相较于路面街尘粒径分布明显增加(>1000μm:58.1%和108.5%;250~450μm:72.9%和41.8%;<45μm:59.2%和64.8%).以上结果揭示了颗粒污染物在地块汇水区尺度下的污染全过程(累积-冲刷-输出)分布及LID设施对地块整体SS污染负荷的控制效果,可为地块汇水单元内LID设施工程绩效的科学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 李佳谢文霞姜智绘单溪环廖云杰赵洪涛李叙勇
- 关键词:街尘降雨径流粒径分布
- 一种基于透水-不透水格局的面源污染迁移能力估算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透水‑不透水格局的面源污染迁移能力估算方法,包括:S1,根据不透水地表面积比率将城市地块划分为第一数量种类的开发强度地块;S2,根据透水地表‑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将城市地块划分为第二数量种类的空间模式地块...
- 赵洪涛廖云杰江燕李叙勇
- 文献传递
-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义乌“五水共治”新模式被引量:9
- 2021年
- 义乌市的"五水共治"行动已开展了8年。尽管耗氧物质已得到全面管控,但仍面临水质型饮用水短缺和水系统功能受损的挑战。为助力该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义乌)长三角中心提出了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议义乌市以生态资源经济化与经济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实行多水源开发与风险防控;将初期雨水治理、雨污分流处置、管网系统优化、水质质量保障、内外污染防控与生态环境品质提升作为工作重心;增设智慧化管理平台保障监测与控制;实行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双核算制度。以上举措有望协助义乌市走出一条集约化发展模式下的绿色流域构建道路。
- 邵志平徐圣君徐圣君焦茹媛赵洪涛严岩赵洪涛严岩尹澄清刘俊新庄绪亮
- 关键词:水资源保障水生态
- 基于粒径与下垫面特征对传统指数冲刷方程的改进方法
-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粒径与下垫面特征对传统指数冲刷方程的改进方法,包括:S1,基于不透水地表的下垫面特征将估算区域划分为m类分区;S2,采集各类分区中的街尘样品,筛分为n个粒径段,计算各类分区下街尘的粒径分布;S3,对各类...
- 赵洪涛李隆博
- 雨水口改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口改造方法,包括:制作溢流环;其中,所述溢流环包括截留壁,所述截留壁的下部为密闭环周,所述截留壁的上部开设有多个截流孔,所述多个截流孔沿着所述截留壁的周向均匀分布;将所述溢流环固定在雨水口上。本发明通...
- 赵洪涛李佳姜智绘李叙勇
- 文献传递
- 街尘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关系综述被引量:20
- 2012年
- 街尘是引起城市面源污染分布最为广泛、最重要的污染物载体,街尘及其负载的污染物与降雨冲刷相关过程的全面认识,对有效控制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全球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街尘及其降雨冲刷污染的研究现状,阐明了街尘及其降雨冲刷污染的不足与难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突破性给予展望。
- 赵洪涛李叙勇尹澄清
- 关键词:街尘面源污染粒径
- 城镇街尘污染与平原河网水体的源-汇效应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区域之一,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使该地区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嘉兴市新塍镇的地表街尘、地表径流、受纳河网水体和沉积物样品的分析,揭示了面源污染在平原河网景观格局中和水文条件下的发生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街尘作为城镇各种污染物的载体和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其5种重金属(Cr、Cu、Ni、Pb、Zn)的含量分别是122.5、152.6、90.2、172.1和319.0mg·kg-1,高于城镇土壤和农业土壤.在城镇地表径流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态主要为颗粒态.城镇地表径流使街尘发生运移并造成受纳水体的污染物浓度较降雨前有大幅提升,其中,重金属和TSS总浓度分别增加了43%~166%和270%~510%.平原河网的水文条件和景观空间格局特征使地表径流颗粒物在进入水体后发生原位沉积,城镇段河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其他河段高.在平原河网地区地表径流的运移过程中,城镇地表是面源污染物的"源",地表街尘是面源污染物的"载体",河道是面源污染物的"汇".
- 赵洪涛李叙勇王为东陈梅雪尹澄清
- 关键词:平原河网重金属面源污染
- 一种反坡式截流渗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坡式截流渗滤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反坡式截流渗滤系统使城市地表径流从地面流向河道,且所述反坡式截流渗滤系统包括沿着城市地表径流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植被过滤区、反坡滞留渗滤区、反坡和溢流排放装置,植被过滤区和...
- 赵洪涛宫曼莉李叙勇池艳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城市地块尺度面源污染动态输出特征评估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地块尺度面源污染动态输出特征评估的方法,包括:S1,根据不透水地表面积比率将城市地块划分为第一数量种类的开发强度地块;S2,根据透水地表‑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将城市地块划分为第二数量种类的空间模式地块;S...
- 赵洪涛廖云杰苏静君李叙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