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
- 作品数:90 被引量:53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放血疗法起源探讨
- 放血疗法曾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种古老治疗手段,它体现了人类对于疾病的最初认识。本文通过对比医学起源,运用合理逻辑推理细致分析放血疗法的起源。
- 冯鹏赵雪郭义陈泽林
- 关键词:放血疗法
- 文献传递
- 井穴诊疗法的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井穴是位于人体四肢末节的腧穴。观察或检测井穴的相关变化可协助诊断疾病。刺灸井穴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井穴刺络放血,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现代临床也将该疗法用于急救内科疾病、中毒和外伤导致的昏迷,并从多角度阐释了其相关作用机制。井穴的临床运用还进一步扩展至其他领域,如预防保健等。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团队多年来在井穴诊疗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综合国内外有关井穴的研究,系统介绍了井穴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成果,并提出“井穴刺络,通调脑络”“刺激井穴,健脑启智”“十二井穴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重要部位”等观点。
- 周丹郭义周国平周国平周智梁岳颖金军高旸张赛程世翔丁晶丁晶陈泽林潘兴芳郭永明马岩璠潘兴芳王秀云马岩璠徐汤苹徐枝芳余楠楠徐汤苹卢轩余楠楠高靓卢轩赵雪蒋丽元张洁张静莎屈超超刘宝虎姜小秋赵烨
- 关键词:井穴昏迷启智
- 中国针灸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 目的:构建针灸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提出针灸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思路和方式方法,使标准制定向有序和协调的方向发展,有利于针灸的安全性。方法:以文献研究、会议研讨、问卷调研三种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针灸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的形成。...
- 何文菊赵雪刘阳阳李桂兰王红陈泽林郭义
- 文献传递
- 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中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以指导临床及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1989~2011.2),维普资讯(VIP,1989~2011.2)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1994~2011.2),万方数据库(1989~2011.2)。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文章内容以及RCT文献的方法学特征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9篇,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集中发表在《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上;研究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统一;临床治疗主要集中在穴位注射、针灸结合、单纯针刺和针药结合上;临床选穴主要集中在足三里、胃俞、中脘等;RCT文章方法学特征报道不完整。结论:国内研究者对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做了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数据库",为今后规范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和研究提供依据。
- 姜锐赵雪陈泽林郭义潘兴芳
- 关键词:针灸萎缩性胃炎文献计量学
- 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的认知及应用现状调查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的认知及应用现状。方法:于2021年1月28日—2021年2月28日选择128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知晓率为68.75%,临床使用率为55.47%,引用率为35.94%,其对不同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的知晓率、临床使用率、引用率不尽相同,排名前5位的均为针刺、拔罐、艾灸、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结论: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需加强宣传推广与临床应用。
- 张青颖赵雪付姝菲郭义陈泽林
-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护理
- 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介绍大鼠清醒状态下尾静脉注射的快速操作技巧与体会,提高操作成功率。方法采用自制大鼠束缚衣结合操作者轻按的方法固定大鼠,一人辅助固定,一人穿刺,一人注药,在注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鼠尾的损伤和对大鼠产生的应激,严格规定进针点和穿刺次数,限制一次性最大给药剂量和注射速度,并采取将进针与注射药液的部位分开等方法避免药物污的染和浪费。结果本法操作快速、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动物配合度高。结论本法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和污染,对于药物昂贵的尾静脉注射实验此做法尤为推荐。
- 张阔洪寿海何芹芹马思宇王凝露李强王慎军赵雪郭义
- 关键词:清醒尾静脉注射
- SCI及PubMed源期刊有关针灸不良事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SCI、PubMed源期刊有关针灸不良事件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ISlwebofknowledge网站在线检索WebofScience及PubMed数据库(1969-2010年)中有关针灸不良事件的文献。纳入个案报道、病例系列、调查研究及其他观察性研究,排除系统评价、翻译及临床试验论论文。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18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32篇,涉及针灸不良事件389起。结论针灸疗法相对安全,多数针灸不良事件通过规范操作是可以避免的。
- 何文菊席强赵雪李岩琪郭义
- 关键词:针灸疗法文献计量学
- 浅论腧穴敏化被引量:39
- 2011年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布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反应点和传导点。人体腧穴存在"静息"与"敏化"2种状态,静息态即生理状态下的腧穴状态[1]。病理状态下,脏腑相关腧穴可发生敏化,腧穴敏化的形式主要有功能改变和形态改变。功能改变如腧穴痛敏化、热敏化、电敏化、
- 陈静霞刘阳阳赵雪李中正郭义
- CGRP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6年
-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进展。CGRP与针刺的神经保护、抗缺血、调节血压、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免疫调节、镇痛作用均有密切联系,在针刺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指出从局部CGRP入手开展针刺作用原理研究,对揭示针刺效应始动机制以及进一步阐明针灸作用的普遍规律和共性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 潘丽佳赵雪郭义
- 关键词:针灸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针刺效应
- 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5部分:拔罐》转化为WFAS国际标准的经验与思考
- 2024年
- 标准的转化是中国标准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随着针灸走向世界,亟需包括拔罐在内的针灸国际标准支持。中国于2008年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21709.5—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并在2023年成功转化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发布的标准WFAS 006.9—202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拔罐》。以GB/T 21709.5—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转化为WFAS06.9—202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拔罐》标准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国家标准与WFAS国际标准在制定方法、操作细节、消毒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等方面的差异,回答了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的过程中如何满足国际需求、解决技术差异、确保标准的国际性和适用性等关键问题,并强调了熟悉国际标准制定程序、达成国际共识以及以国际组织名义发布的重要性。
- 李彧嘉陈泽林郭义郭义闻昊阳李丹付天聪赵雪郭扬杨毅赵雪赵天易
- 关键词:拔罐疗法中医药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