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仁臣

作品数:94 被引量:95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39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2篇盆地
  • 35篇松辽盆地
  • 20篇层序
  • 18篇油气
  • 16篇地层
  • 14篇凹陷
  • 14篇北部
  • 14篇层序地层
  • 11篇松辽盆地北部
  • 9篇姚家组
  • 9篇微相
  • 9篇湖盆
  • 9篇格架
  • 9篇沉积微相
  • 9篇成藏
  • 8篇三角洲
  • 8篇坡折带
  • 8篇白垩统
  • 7篇岩相
  • 7篇青山口组

机构

  • 68篇中国地质大学...
  • 2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3篇东北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海石油(中...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国际...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大港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青海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吐哈...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94篇辛仁臣
  • 17篇刘豪
  • 8篇王英民
  • 6篇梁江平
  • 6篇王树恒
  • 5篇柳成志
  • 5篇吴怀春
  • 5篇李彦芳
  • 5篇蔡希源
  • 5篇郑求根
  • 4篇李桂范
  • 4篇马洪
  • 4篇王永兴
  • 3篇张光亚
  • 3篇王兆明
  • 3篇马锋
  • 3篇温志新
  • 3篇赵志魁
  • 3篇陈汉林
  • 3篇吴河勇

传媒

  • 15篇大庆石油学院...
  • 5篇沉积学报
  • 5篇地球科学(中...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学报
  • 4篇地层学杂志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沉积与特提斯...
  • 4篇古地理学报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现代地质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海洋石油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高教学刊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中部含油组合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一段是松辽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习惯上称之为中部含油组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及古生物资料综合研究表明,中部含油组合由超层序SSQq-qn的高水位时期和湖泊萎缩时期形成的青山口组二三段和SSQy-n的低水位时期和湖泊扩张时期形成的姚家组和嫩江组一段组成。中部含油组合内部的姚家组底界为超层序界面,其顶底分别为超层序SSQq-qn和SSQy-n的密集段。中央坳陷区中部含油组合发育的地层较全。青一段和泉头组四段顶部组成1个三级层序,包含2个四级层序;青二三段由3个三级层序构成,又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姚家组由2个三级层序组成,并分别对应1个四级层序;嫩江组一段相当于1个三级层序,其中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不同级别的层序在古生物、岩性—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资料上都有特征的响应。
辛仁臣张翼张春卉郭涛张雪辉
关键词:层序格架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上白垩统松辽盆地
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油气分布(一)被引量:14
2019年
基于全球4981个地质单元前寒武纪以来各地质时期(纪或世)的岩相古地理等地质特征分析,应用全球岩相古地理编图新方法,系统编制全球现今地理位置13个纪或世关键时间点的岩相古地理图,结合古板块恢复成果实现古构造位置下的原型盆地和岩相古地理恢复。研究表明: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发育22种岩相组合和10种古地理单元,其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主要受板块解体、汇聚造山及大陆形成的影响;以前寒武纪及古生代7个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结果为例,前寒武纪晚期及寒武纪为罗迪尼亚超大陆大规模解体时期,造成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面积较小,滨浅海相区规模及其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扩展;泥盆纪随劳俄超大陆的形成,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面积开始增加,滨浅海相区规模及其浅水碳酸盐岩台地萎缩;二叠纪潘基亚大陆形成,全球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陆相区的发育达到极盛,滨浅海相区分布十分局限。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为分析全球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等成藏要素形成条件,揭示全球油气分布规律,科学预测油气富集区奠定了基础。
张光亚童晓光辛仁臣温志新马锋黄彤飞王兆明于炳松李曰俊陈汉林刘小兵刘祚冬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图原型盆地油气分布
松辽盆地西部坡折带的成因演化及其对地层分布模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2
2005年
大型坳陷湖盆中存在与海相盆地中陆坡相似的坡折带。松辽盆地西部发育套堡—双岗高位坡折带和红岗—海坨子低位坡折带两级坡折带,本次研究系统分析了坡折带的成因演化及对其地层分布的控制作用。早期两级坡折带都受到基底断裂的影响,后期发育过程中套堡—双岗高位坡折带物源的方向和侵蚀力是其主控因素,红岗—海坨子低位坡折带后期主要受沉积物的供应和差异压实作用的影响。套堡—双岗高位坡折带和沟槽的共同作用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展布,红岗—海坨子低位坡折带控制了低位域发育的范围。
王颖王英民王晓洲辛仁臣赵志魁赵占银
关键词:坳陷湖盆松辽盆地坡折带层序地层
南海周边陆缘深水沉积的基本类型及其油气成储意义
近年来多有关于南海中存在大规模等深沉积物的论证。我们认为,对此问题须持谨慎态度。南海系一封闭程度甚高的边缘海盆,东北部虽有巴士海峡,且深度可达2000m以上,但深水道较为狭窄曲折,并不通畅。深水底流自西太平洋而来,那里同...
方念乔刘豪姜正龙李琦吴怀春丁旋辛仁臣
关键词:深水沉积油气勘探成藏机制
文献传递
山东东营凹陷广利东三维地震工区沙三中亚段高频层序分布及主控因素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三维地震工区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通过地震反射轴的仔细解释和追踪,在东营凹陷广利东三维地震工区沙三中亚段识别出10个高频层序,自下而上分别编号A至J,不同高频层序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变化。高频层序的A、C、D、G、H、I的规模较大,其余高频层序的分布范围较小。井震对比研究表明,在莱10-3井处,只发育A、D、E、G、I个高频层序。在这10个高频层序发育过程中,发生了4次明显萎缩和2次明显的物源向西迁移过程。高频层序分布区域的萎缩和迁移受湖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应的控制,其中沉积物供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于建成辛仁臣梁江平王树恒乔敏
关键词:高频层序东营凹陷
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与油气分布(二)被引量:11
2019年
基于中新生代6个地质时期现今地理位置和古板块位置岩相古地理图编制及分析,重点阐述中新生界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结合前寒武纪及古生代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特征与演化规律及其对全球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形成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前寒武纪以来,全球岩相古地理演化具有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陆生长时期的隆起剥蚀区及碎屑岩沉积区显著增加;滨浅海相区具有前寒武纪泥盆纪、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新近纪等3个明显的旋回,与之相对应浅水碳酸盐台地发育亦呈3个旋回;湖泊相在中新生代相对发育;蒸发岩盐沼相主要发育在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系是全球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其次是侏罗系和古近系烃源岩;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油气比碳酸盐岩储集层多;泥页岩为盖层的油气藏数量及油气储量最多,而蒸发岩盖层封闭能力最强,可形成一些超大型油气田。
张光亚童晓光辛仁臣温志新马锋黄彤飞王兆明于炳松李曰俊陈汉林刘小兵刘祚冬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烃源岩储集层盖层油气分布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界面特征及低位域沉积模式被引量:60
2004年
白垩系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 ,松辽盆地为深水坳陷湖盆 ,沿长轴方向为缓坡 ,而在短轴方向为陡坡。缓坡条件下 ,三级层序界面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 ,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不明显 ,陡坡条件下 ,三级层序界面不仅表现为沉积相带的迁移 ,而且在地震剖面上的超削反射终止特征十分明显。在层序内部均可识别出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在层序的低位域 ,沿盆地长轴方向 ,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 ,在河口的前方形成分布较广、相对较薄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及湖底扇 ;沿短轴方向 ,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 ,而发育河口坝和远砂坝 ,向湖区方向 ,过渡为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 ,在前三角洲和深湖沉积区发育大量重力流成因的湖底扇。
辛仁臣蔡希源王英民
关键词:沉积相地震剖面三角洲
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被引量:177
2003年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的研究表明 ,在箕状断陷湖盆中发育有多级坡折带 ,其成因类型有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作为凸起、斜坡 (断阶 )和洼陷等次级构造单元之间分界线的大型同沉积断裂往往形成断裂坡折带 ,从而从陡坡带到缓坡带依次发育有凸起 -陡坡边缘、陡坡 -洼陷边缘、凸起 -缓坡边缘、缓坡 -洼陷边缘等断裂坡折带。在这些坡折带附近的较小的同沉积调整断层可以形成更次级的断裂坡折 ,并形成各种复杂的坡折平面组合样式。在凸起边缘断裂坡折带的上下有时会形成侵蚀坡折带。挠曲坡折带主要与同沉积背斜、同沉积鼻状构造相伴生 ,其中在中央背斜带两翼、陡坡带的滚动背斜带和缓坡带的鼻状构造的两翼最为发育。沉积坡折带发育在大型三角洲前缘 ,以沿长轴发育的东营三角洲前缘最为典型。断裂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体以及岩性 -构造复合圈闭的发育 ,沉积坡折带控制了低位扇、高位滑塌浊积扇以及岩性圈闭的展布 ,而挠曲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除了对砂体有控制作用外 ,更突出地表现为对地层超覆、削蚀尖灭线以及对地层圈闭发育的控制。坡折带附近是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场所 ,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巨大。
王英民金武弟刘书会邱桂强李群刘豪辛仁臣杨飞
关键词:坡折带隐蔽圈闭断陷盆地
俄罗斯北极地区新生代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系统研究了俄罗斯北极地区新生代的岩相古地理。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共识别出隆起剥蚀区、冲积区、湖泊区、滨海区、浅海区和半深海—深海区6种古地理单元,其中:隆起剥蚀区沉积记录缺失;冲积区为砂岩+泥岩或砾岩+砂岩+泥岩两种岩性组合;湖泊区为砂岩+泥岩岩性组合;滨、浅海区沉积则以砂岩+泥岩岩性组合为主,局部有蒸发岩+碎屑岩或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砾岩+砂岩+泥岩3种岩性组合发育;半深海—深海区以泥岩为主。新生代俄罗斯北极地区以隆起剥蚀区为主,新近纪隆起剥蚀区面积大于古近纪。古近纪冲积区和湖泊区仅在巴伦支海发育,滨浅海区分布在西西伯利亚盆地和北冰洋海域,半深海—深海区发育在北极极顶周缘地区;新近纪由于受斯匹次卑尔根褶皱带隆起作用的影响,隆起剥蚀区面积进一步增加,巴伦支海地区成为隆起剥蚀区,而西西伯利亚盆地在渐新世开始隆升,于中新世成为隆起剥蚀区,俄罗斯具有了与现今相似的地理形态,冲积区仅发育在新地岛前缘,湖泊区消失,北冰洋海域滨浅海区继承性发育,随着加科尔脊的不断扩张,半深海—深海区面积有所增加,北冰洋也初具现代雏形。
刘恩然辛仁臣
关键词:新生代岩相古地理
全球原型盆地演化与油气分布被引量:9
2020年
在全球古板块重建基础上,对全球4091个地质单元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特征和原型盆地性质进行厘定,并以468个重点盆地为关键标定,恢复了全球前寒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和新近纪13个地质时期的原型盆地类型及其古、今位置分布,探讨了全球原型盆地演化规律及其与烃源岩发育和油气富集的关系。全球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板块构造演化密切相关:(1)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分离阶段,主要形成克拉通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2)冈瓦纳大陆漂移与潘基亚超大陆的形成控制古生代被动陆缘盆地、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共同发育;(3)潘基亚超大陆的裂解主要控制了裂谷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的发育。全球烃源岩发育与大陆裂解、海平面上升和海侵广泛有关,主要发育于拉张环境下形成的被动陆缘盆地和裂谷盆地,以侏罗纪和白垩纪最为发育。针对多期叠加型盆地,通过分别恢复不同期次的盆地原型,预测其生-储-盖组合分布与油气富集有利区,对中国石油公司开展海外战略选区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光亚温志新刘小兵黄彤飞王兆明于炳松童晓光李曰俊辛仁臣陈汉林马锋刘红罗贝维
关键词:原型盆地罗迪尼亚冈瓦纳油气分布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