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广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物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毒力
  • 2篇毒力测定
  • 2篇秀珍菇
  • 2篇眼菌蚊
  • 2篇诱杀
  • 2篇诱杀效果
  • 2篇受害
  • 2篇受害率
  • 2篇菌蚊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杀菌剂
  • 1篇双孢蘑菇
  • 1篇培养基
  • 1篇培养基组分
  • 1篇培养条件优化
  • 1篇无公害防治
  • 1篇物理防治
  • 1篇物理防治技术
  • 1篇蘑菇

机构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6篇边广
  • 5篇温志强
  • 2篇余新炜
  • 2篇刘新锐
  • 1篇谢宝贵
  • 1篇王玉霞
  • 1篇洪丽文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粘虫色板防治菇蚊菇蝇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给粘虫色板在食用菌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技术方案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行了对5种不同颜色的粘虫色板对菇蚊菇蝇的诱杀效果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比较了粘虫色板的悬挂高度、悬挂密度、悬挂时间和黄板色差的诱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粘虫色板对食用菌菇蚊菇蝇的诱杀效果有显著差异,其中黄色粘虫色板对菇蚊菇蝇诱杀效果最佳。利用黄色粘虫色板悬挂在菇房中菌墙的上方30cm左右,晚间结合灯光诱杀效果最佳,处理菇房的菌袋受害率降低了15.33%,挽回产量损失达12.2%,防治效果显著。
温志强边广刘新锐余新炜
关键词:诱杀效果受害率
秀珍菇菇蚊菇蝇的消长规律与物理防治技术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周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秀珍菇菇蚊菇蝇的主要种类包括:闽菇迟眼菌蚊(Bradysia minpleuroti Yanget Zhang)、黑粪蚊(Scatopse sp.)、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白翅型蚤蝇(Megaselia sp.)、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其年消长规律一年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是3月中旬至7月初和9月中旬至12月初。通过应用色板、色板加黑光灯、诱虫灯等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色板、色板加黑光灯、诱虫灯对菇蚊菇蝇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9.59%、74.53%、82.35%。
温志强边广
秀珍菇菇蚊菇蝇的消长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本实验以福建省闽清县秀珍菇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生产过程中害虫的种类,摸清了菇房中菇蚊菇蝇总量以及主要害虫全年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并就色板颜色、悬挂高度、悬挂密度、杀虫时间对及色板色差对菇蚊菇蝇主要害虫的诱杀效果进行了比较...
边广
关键词:秀珍菇无公害防治
文献传递
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及双孢蘑菇的毒力测定被引量:9
2008年
选择14种常见的杀菌剂分别对菌盖疣孢霉菌丝、分生孢子和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和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杀菌剂为特克多,对菌盖疣孢霉菌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性相对较低.其次是甲基托布津、断灰、适乐时、施保功、施保克、多菌灵6种杀菌剂,它们对菌盖疣孢霉菌的毒力比对双孢蘑菇菌丝毒力相对较高.世高、富力库、爱苗、腈菌唑、福星、扑海因、代森猛锌等7种药剂对疣孢霉菌和蘑菇菌丝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温志强王玉霞边广谢宝贵
关键词:杀菌剂双孢蘑菇毒力测定
粘虫色板防治菇蚊菇蝇的研究
为了给粘虫色板在食用菌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技术方案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对5种不同颜色的粘虫色板对菇蚊菇蝇的诱杀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比较粘虫色板的悬挂高度、悬挂密度、悬挂时间和黄板色差的诱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粘...
温志强边广刘新锐余新炜
关键词:诱杀效果受害率
文献传递
防治眼菌蚊Bt.菌株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11株Bt.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得出91019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有较高的毒力效果,其发酵原液和250倍稀释液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10%和82.76%。通过正交试验对91019菌株的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理论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为:玉米粉1.0%、黄豆饼粉2.5%、酵母粉2.0%、鱼粉2.0%、蛋白胨0.4%,KH2PO4 0.5 g/L,CaCO3 4.0 g/L,MgSO4.7H2O0.5 g/L,ZnSO4.7H2O 0.02 g/L;接种量2.0%、pH7.0、装液量25 mL、培养温度25℃。
温志强边广洪丽文
关键词:毒力测定正交试验培养基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